分享

13.感冒、疫毒

 学中医书馆 2018-04-09

7.1·特效感冒宁(宋健民)
[组成] 苏叶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
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0克黄芪10克甘草3克
[功能] 解邪固表。
[主治] 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见恶心、大
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用法] 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200毫升,
浸药半小时,煎取lOO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约120毫升,煎取
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晚温服。一
般3剂即愈,重证可继服3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
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方解] 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
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
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
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
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
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双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
芪以固表,使邪去不复发也。
[加减] 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
者,加浙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
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
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按语) 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
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本方适应于普通型、流行性感冒、习惯性
感冒,通过临床验证,疗效满意。1989年流感流行,某些学校、工
厂集体服用,效果显著,并有预防作用。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几例重证感冒,曾住院用中西药物、输液治疗,效果不显,服本
方3~6剂即愈。
附 宋健民简介:1922年生于山东乳山。现为山东省中医药
学校主任医师。宋氏于1937年习医,后拜当地名医为师,并在烟
台、济南、南京研修。长期从事中医内、妇科及伤寒金匮的医疗
与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讯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山东中医药学校。 邮编:265200
7.2·解毒清热饮(刘绍勋)
[组成] 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
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15克黄芩15克
甘草15克 黄芩15克 蝉蜕15克 生石膏20一30克 滑石
20一30克
[功能) 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主治]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热、低热均可服用。
[用法] 先煎生石膏20一30分钟,然后煎群药,水煎服,早
晚各服1次。
[方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柴胡发汗解表,清解
外邪;蝉蜕疏风清热,定惊解痉;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
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甘草、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生
石膏清阳明之热,而无伤津之弊;滑石利窍,清热解肌,有发汗
作用;黄芩清气泄热。据抗菌试验,银花抗菌谱较广,连翘对流
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于是使患者的邪热,一从汗解,一从便解,从
而使邪退病除。
[加减] 如兼见咳嗽加前胡15克、杏仁15克、橘红20克;
痰多者加川贝10一15克、海浮石20一30克。
(按语] 本方是在银翘散、桑菊饮、六一散、白虎汤基础上,
经临床摸索多年化裁而成。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个人心得体会
认为,对高热感冒和一般伤风、感冒低热,皆宜服用,均有良好
效果,屡试屡效。
[典型病例] 马某,女,70岁。
突然高热、头痛、周身烦痛,体温41℃,服用西药多日热仍
不退,症状不减。服此方3剂后,热退症减,3天后病愈身和。
刘某,男,45岁,干部。
突然发烧、头痛身痛,后背麻冷,肢倦乏力,体温38.5℃,服
此方2剂很快体温下降,第3天照常上班工作。
附刘绍勋简介:刘氏生于1915年,辽宁沈阳人。现为沈阳
市中医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曾任沈阳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辽
宁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刘氏中西合参,经验丰富,善治疑
难病证。 .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中医研究所。 邮码:110000。
7.3·达原柴胡饮(郑惠伯)
[组成] 柴胡15克槟榔15克厚朴lo克草果lo克
知母12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甘草5克
[功能] 和解表里,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燥湿。
[主治] 因湿热秽浊内蕴膜原,表气不通,里气不和,气机
不畅所致的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症见寒热似疟,甚或憎寒
壮热,胸痞呕恶,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或舌质正常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儿童患者,当根据其年龄、病
情而变化剂量。
[方解] 方中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清解邪热;槟榔,草果
辟秽化浊,达原截疟;知母养阴清热;赤芍凉血活血,厚朴宽中
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双解表里,达原透邪之功。
(加减] 郑氏主张辨证辨病结合。凡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
证,均选用达原柴胡饮加减。如诊断为流感加升降散、板蓝根;病
毒性肺炎属湿热型的,合麻杏石甘汤加僵蚕、草河车;高热无汗
加苇根;高热有汗重用石膏、知母;喘重加苏子、射干;痰多加
葶苈子、莱菔子、冬瓜子;咳重加百部、枇杷叶;结核性胸膜炎
加白芥子、百部、夏枯草;胸胁痛甚加桃仁、元胡;咳嗽胸满、气
急加葶苈、桑白皮;潮热加青蒿、白薇、地骨皮;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加大青叶、草河车、苡仁;淋巴结肿大加僵蚕、夏枯草、
连翘;咽喉炎加僵蚕、蝉衣、桔梗、牛蒡;胆囊炎、胆石症加大
黄、桃仁、郁金、金钱草、茵陈、虎杖;热毒重加板蓝根、草河
车、银花;呕吐加半夏、竹茹;痛甚加元胡、川楝子;便秘加大
黄、玄明粉、虎杖;湿温伤寒加黄连、茵陈、藿香;胸痞呕吐加
半夏,或藿香、佩兰;热重加鱼腥草、穿心莲、白花蛇舌草;便
秘加大黄;急性肾孟肾炎加龙胆草,海金沙、黄柏;畏寒重发热
轻,头身痛加防风、羌活;高热汗出重用知母,加石膏;呕吐加
半夏,阿米巴痢疾加白头翁、常山、鸦胆子;初起伴表证加葛根、
防风;热毒重加银花、黄连;湿浊重胸闷恶心加半夏、藿香。
[按语] 本方系在《瘟疫论》达原饮的基础上,加柴胡而成。
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常有西医诊断不明的发热,以及诊断明确的
发热,用抗菌素无效者,郑氏根据中医温疫、湿温辨证,采用此
方加减,屡获良效。。
[典型病例] 葛某,男,40岁。
发热20余天,西医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
无效,寒热如疟,倦怠乏力,头身重痛,上午体温38。C左右,午
后39℃以上,咽部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口淡,舌苔自厚腻,舌
质红,脉濡缓。证属湿热秽浊,内蕴膜原。予达原柴胡饮加大青
叶、草河车、苡仁、僵蚕,2剂热退,诸症减。仍步前法,再服3
剂而愈。
附 郑惠伯简介:郑氏生于1914年,四川奉节人。现为四川
省万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分会理事。
《四川中医》编委等职。郑氏幼随父学医,少师承名医,后毕业于
京师大学堂。擅长治病,对于发热、急黄、小儿肺炎、尿毒症等
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通讯地址:四川省万县人民医院。 邮编:634000。
7.4·健身固表散(赵清理)
[组成] 黄芪40克 白术20克防风20克百合40克
’桔梗30克
[功能] 补益脾肺,强卫固表。
(主治] 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
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
[用法] 以上诸药共为细末,每次服9克,每日2—3次,开
水冲服,7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或改为汤(照上
方诸药剂量均减半),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一般服3一
、 “
5剂即可。 一
[方解] 气虚不能卫外,则津液不固而自汗;卫气不固则腠
理空疏,容易感受风寒。惟黄芪甘温益气补三焦而固表,为玄府
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乃补剂中之风药也;防风
上行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痛,外解四肢挛急,称之为治风之仙
药;f自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而实卫。夫防风之驱风,得黄芪
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温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
三药合用,为善散风邪之专剂——玉屏风散。盖因三药俱辛温之
品,故加百合甘寒滋阴润肺,以救其燥烈过亢之弊;桔梗为舟楫
之剂,可载诸药上行,且入手太阴肺经而开达肺气。肺主皮毛,肺
之宣发肃降之令行,则皮毛得濡养而润泽,以此可助玉屏风固表
之力。诸药合用,使补者得补,散者得散.,以达燥湿相济,阴阳
和顺病邪自祛,体自康健。
[加减] 若素有慢性鼻炎而见鼻塞不通者,可加辛夷15克;
若兼有头痛、身痛者,可加苏叶10克、羌活10克;若见咳嗽吐
白痰者,可加橘红10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若兼心慌气短
者,可加太子参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
[按语] 本方是赵清理教授运用补益脾肺之法治疗体虚感冒
之经验方。凡属习惯性感冒,或感冒多次发汗,汗出过多,损伤
卫阳,致表虚不固,常自汗出,感冒时作,数月不愈者,皆可以
本方治之。
[典型病例] 刘某,男,28岁,1990年4月27日就诊。
患者于去年3月患感冒,曾服用解热止痛药,始小效,但汗
出不彻,仍头痛、身痛,继而加大剂量,一次服APC2片,饮姜
汤一大碗,覆被取汗,少顷周身涔涔汗出,又饮红糖水一碗,须
臾,全身汗出如水洗、湿衣沾被。第二天头痛、身痛已减,自觉
病愈。以后,稍有劳作,即见汗出,因余无不适,未予理会。一
日,下地回家,自觉劳累,卧床稍息,不意入睡,一觉醒来,即
觉头痛不舒,周身酸懒,服安乃近等药。嗣后,身常自汗出,无
汗时反觉全身不适,头痛、鼻塞,因此家中常备APC、安乃近等
药,如此缠绵到今。诊其脉缓而无力,右脉尤弱,舌质淡苔薄白,
此乃气虚自汗,体弱感冒也。随处以本方,研为细末,每次9克,
开水冲服,每日3次。于服药后第6天,患者欣然来告,自汗已
止,感冒已愈。为巩固疗效,又嘱其按照原剂量,每日服2次,再
继服7天,迁延年余之痼疾遂获痊愈。
7.5·加味银翘散(米伯让)
[组成] 银花17.5克一35克连翘17.5克一35克薄荷
10.5克竹叶10.5克淡豆鼓10.5克牛蒡子10.5克芥穗
7克桔梗10.5克生甘草14克鲜芦根35克党参10.5克
杭芍10.5克升麻10.5克葛根14克
[功能] 辛凉解表,透热解毒,益气护阴,散血净血。
[主治] 温毒发斑挟肾虚病,卫分证(流行性出血热发热
期)。
[用法] 每剂加水6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
过滤出200毫升,煎二次总量4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二
次,早晚饭前温服,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2剂。
[方解] 本方由银翘散加党参、杭芍、升麻、葛根所组成,
不仅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卫分证之主方,而且有明显的预防厥逆
证(休克期)和越期而愈的作用。因本病与其它热性病不同,往
往在发热期热将退时出现厥逆证,故应在解表药中加入补药以辅
助机体抗邪机能,达到预防厥证出现之目的。方中银花、连翘清
热解毒;薄荷、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桔梗、牛蒡
子开利肺气、祛风除痰;竹叶、甘草、芦根甘凉轻清,清热兼养
胃阴;党参、杭芍益气护阴;升麻散热净血;葛根解肌生津,鼓
舞胃气。诸药同用,具有祛邪扶正固本之功。1965年,本方曾用
于流行陛出血热卫分证高热患者50例,均未出现厥证现象。
[加减] 1:1渴甚者加天花粉17.5—35克生津止渴;腰痛阳
虚者加杜仲14克、阴虚者加知母14克以顾肾气;咳者加杏仁
10.5克开利肺气;眼结膜及颜面轻微红肿者加知母28克、白茅根
35克凉血消肿利水;若胸腹斑疹隐隐,去淡豆豉、芥穗,加生地
14克、丹皮10.5克、大青叶10.5克、元参35克凉血解毒化斑;
若兼见气分证:口渴、汗出、气喘者加知母14克、生石膏14—28
克;若邪入营分,舌绛暮热、烦躁不安者加生地28克、元参17.5
克、麦冬21克以保津液;衄血者去芥穗、淡豆豉,加生地28克、
元参14克、麦冬21克、玉竹10.5克、侧柏炭14克、焦桅14克、
白茅根70克凉血止血;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各i0.5克散热
解毒消肿;胸闷者加藿香、郁金各10.5克以防邪犯心包;若干呕、
舌苔自者加姜半夏10.5克、藿香14克化浊燥湿止呕;苔黄者加
竹茹、黄芩各10.5克清热和胃止呕。
[按语] 本方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方剂。盖本病发病
急、传变速,即病就有气血的证候,故不能按常法施治。本方用
银翘、薄荷等治卫之邪热;竹叶、芦根清心利尿引热下行;升麻、
芥穗升发阳盛气热;杭芍养血凉血解血分之毒邪。卫气营血俱备,
更以参草扶正以达邪,故临床收效显著。
附 米伯让简介:米氏生于1919年,陕西泾阳县人。现为陕
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兼任陕西中医学会副会长,
国家科委中医中药组成员等职。米氏自幼习医,后拜师于医学家
黄竹斋先生,得其真传,临证5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疾病,
尤精于水、热、血所致之病的治疗。
通讯地址: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710000。
7.6·银翘白虎增液汤(米伯让)
[组成] 知母14—28克生甘草10.5克生地35克粳
米17.5克银花17.5克连翘19.5—35克玄参35克麦冬
28克鲜白茅根140克生石膏28—70克
[功能] 大清气热,养阴解毒,壮水制火,预防出血。
[主治] 秋温时疫,伏暑证(钩螺旋体病)。
[甩法) 每剂加水800毫升,先煎白茅根去渣,再入诸药,
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出300毫升,煎二次共600毫
升,每服200毫升,一日分三次温服,每日1剂。若病不减,可
继服1—2剂,或一日服二剂,病势即减。
[方解] 本方由白虎汤、增液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所组
成。应用本方之原因·,主要是根据本病伏暑证高热期病在气分阳
明经证,随着机体强烈反应,导致气血两燔的机理,故决定预先
选用气血两治之法,以制机体强烈反应偏盛偏热。故将大清气热、
养阴和胃止血之白虎汤与增液通便、清血凉血之增液汤合用,再
加甘凉保津利尿之白茅根,透热解毒之银花、连翘以达壮水制火,
预防出血之目的。方中石膏泻火透热;知母清热润燥;甘草、粳
米益胃护津;玄参、麦冬、生地滋阴清热,生津润燥;银花味甘
微苦,性寒,有清血消炎,清热解毒,微有透表利尿之作用;连
翘味苦,性平微寒,能解热消炎,活血化瘀;白茅根味甘性凉,有
清热生津、利尿止血之作用。诸药同用,具有祛邪不伤正,扶正
不恋邪和预防病情转危之效用。本方曾用于钩端螺旋体病伏暑证
高热患者657例,均治愈。
[加减] 若舌质深红,暮热更甚,烦燥不安者加焦栀14克、
赞芩10.5克、丹皮17.5克、杭白芍17.5克以凉血解毒,清营透
气,一般连服1—2剂,病势即退;若热结胃肠,腹痛胀满大便二
三日不下,或谵语者加芒硝、生大黄各10.5克以增液通下,热随
便解,但以大便通利为度;若舌苔黄厚,腹痛胀满不减,大便燥
结,谵语、烦燥更甚者配服清热镇痉之紫雪丹,可根据病情轻重,
酌加芒硝、生大黄适量,再加枳实17.5克、厚朴14克。
[按语] 本病临床少见,验方甚少。本方配伍精当,扶正祛
邪兼施,不失为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良方。
7.7·沙参银菊汤(钟一棠)
[组成] 南北沙参各15克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
克(后下) 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
[功能] 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伴感染等。痖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
质偏红,脉数; 、 一 。 一。
  [用法]  每剂熬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
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
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外邪入侵肺系所致。同热之邪
最易犯肺伤津,致13干、咽痛、喉痒、舌红;肺失宣降则咳嗽气
急;初起邪正相争,故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治宜轻宣风热,清
肺养阴之法,使风热之邪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诸症自愈。方
中南北沙参清肺养阴、化痰止咳;银花、菊花甘凉轻宣,疏散风
热,同为主药;薄荷、杏仁、甘草清热透散,宣肺止咳共为辅佐
药。诸药配伍,合成轻宣透表、疏散风热、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之功。
[加减] 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
衣10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
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
前胡15克、象贝15克;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
地龙10克;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
克。
(按语] 钟氏善治呼吸系统疾病,他对感冒、咳嗽、发热、
慢支伴感染的治疗效果很佳。解表剂多数清香易挥发,久煮会影
响药效。采取沸水泡服的用法,一改中药煎煮常习,既方便病家,
又可增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典型病例] 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目初诊。
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谢青、链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天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
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
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I。大,测体温39.6‘C。诊断:急
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
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
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
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 C,恶心除。4剂药
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
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
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