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如刀,刀刀要命!两味药除湿热,老祖宗太聪明

 1966clz 2018-04-09


列位看官,我们今天的话题,从湿热二字说起。

湿热是什么?它是祖国传统医学里面的致病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

在这里,给看官举个例子——痛风。痛风会怎样?我们最先想到是脚趾的红肿热痛,同时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舌苔黄腻。它因何产生?源于“啤酒加海鲜”样的生活习惯。这类饮食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如今看来是嘌呤代谢紊乱等问题,而古人则根据酒肉之食的性味,以及患者的症状,提炼出“湿热”二字来。您看,古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形象而质朴。

其实,这湿热也不仅仅是“吃出来的”。外感湿邪,郁结日久而化热,或者素体脾虚生湿而化热,都会形成湿热。而且,湿热这东西也不仅体现于痛风一病。它可以蕴结在我们的中焦脾胃,形成湿热中阻症候。湿热还可以弥漫上中下三焦,形成湿热弥漫三焦症候。湿热还可以下结膀胱,形成恼人的膀胱湿热症候。倘若湿热把我们的脾给困住,就形成了湿热蕴脾的症候。湿热蕴结于大肠,则形成大肠湿热症候。总而言之,湿热在哪,哪里就遭殃。

不过,相较而言,“湿热下注”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湿热形成,容易下趋。流注于关节,就可能形成痛风。女性的阴道炎、男性的阴囊湿疹等,都和“湿热下注”有关系。

好了。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痛风的身上。

我们该怎么清除湿热、化解痛风呢?

文说写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元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朱丹溪。

朱丹溪这个人,聪明得很,但是早期努力的方向不对。他研习什么呢?研习理学,希望能搞出个名堂出来。可是搞来搞去,始终不见光明未来,就连他的老师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劝他换一条路子,学医。在当时,朱丹溪也是人到中年了。这个时候改弦更张,谈何易事?但人家朱丹溪觉得,自己有这么多年的学养做底蕴,研究中医恐怕也不成难事,于是就一头钻研下去,后来还拜了罗知悌为师,尽得真传。

朱丹溪真的学有所成了,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的医术高明到成什么程度呢?后来他行走杏林,被人称作“朱一贴”,就是说他开药之后,患者不必复诊,吃了就好了。朱丹溪在中医历史上,乃至整个东亚传统医学历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这么厉害的人物,对于湿热下注这件事,自然早有体认了。所以,他拟制了一张古方,只用区区两味药,就化解难题。这就是妙用黄柏和苍术。组方如下——

黄柏、苍术,各15克,水煎服,或者二药取等分,研细末搅拌均匀,每次服3到6克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这黄柏和苍术的搭配,最初朱丹溪可没有给出用量。上述用量,是我们参考目前中医《方剂学》教材里面而展示给大家的。此方源于哪里呢?源于《丹溪心法》。此方叫什么?有名字。但是,本订阅号不说。不说的原因,不是卖关子,而是避免广告之嫌。

现在,让我们集中精力,看看这苍术和黄柏,到底是怎么为我们清除湿热的。

方才说过了,这办法主治湿热下注之症。请大家仔细体会“湿热下注”这四个字。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病因有湿邪。第二,病因有热邪。第三,病位在下。好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找一味药,既能清热,还能燥湿,同时入下焦。找谁呢?找黄柏。


黄柏,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同时入肝肾二经,直入下焦,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接下来看苍术。我们知道,这湿热从哪里来的?除了外界因素之外,问题根源在我们的脾。脾虚,容易生湿。有了湿,才会生热。如果能把脾调好了,使得生湿的根源被切除,那么湿热自然无从出现了。

用什么呢?就用苍术。苍术苦温燥湿,健脾助运,治生湿之本。它恰好可以帮助我们。

其实,这苍术和黄柏搭配,奥妙远远不止上面说这些。就拿药性来说把。黄柏性寒,苍术性燥烈。两者配合在一起,不但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因为面对湿热之邪,如果只用温燥之法,恐怕助长热性。如果一味清热,则寒凉之药属阴,容易助长湿邪。但是,如果把黄柏和苍术配合起来,则可以兼顾左右,两全其美。

因此,这苍术配黄柏,乃是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痛风的良方。应用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加减。比较成型的方剂,比如说苍术、黄柏、川牛膝、防己、当归、赤芍、桑枝、独活、萆薢、络石藤各10克,银花15克,生薏苡仁20克。再比如苍术、黄柏各12克,川牛膝、延胡索、当归尾各15克,蒲公英20克,地龙、山慈菇各12克,滑石30克,水煎服。这些,都是在苍术、黄柏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如果辩证准确,单用这苍术和黄柏,也是可以起到效果的。患者的主要表现,再说一遍,就是关节红肿疼热痛,同时往往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不过,清利湿热之法,对于早期、急性期的痛风患者有用,如果病程日久,兼杂其他病机,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苍术配黄柏,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清利湿热的妙方。除了痛风,湿热下注所导致的其他疾病,比如带下、阴囊湿疹、风湿、类风湿等,都可以用它调治。它是中医方剂学、中药学里面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继承。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