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差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

 渐近故乡时 2018-04-09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的天气舞台颇为“热闹”,晴雨(雪)交替,气温起伏大。很多人来不及增减衣物,便已经受到感冒的困扰。更让人担忧的是,研究表明,一天内温度出现30华氏度的波动可能会使一个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升高10%!这项研究今年3月在201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018)上公布。


注:

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1.8


背景

许多人都知道,极度寒冷会使一个人的心脏病风险升高,根据英国心脏基金会的信息,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血流受到限制,因此心脏很难将氧气运输到全身,从而导致血压和心率的增加,最后会使心脏病风险升高。然而,对于温差的改变是否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却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温差改变对心脏病风险的影响,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Hitinder Gurm博士及其同事特进行了本项研究。


温差大,心脏病的发生率增加

本研究在2010~2016年间共纳入了密歇根45家医院超过30400名因心脏病需要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动脉阻塞的患者,同时查看了每家医院在患者送诊当天的温度日志。


Gurm博士及其同事发现,一天中的温度变化越大,因心脏病发作到医院就诊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的人数就越多。心脏病发作人数在温差在45华氏度的天气里要比温差在18~45华氏度范围天气的人数多。且研究还发现,温差每增加9华氏度,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增加约5%;与温度相对稳定的天气相比,一天内的温差超过30华氏度可能会使心脏病的发生率增加10%左右。


突然的降温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了影响

Gurm博士表示,这种剧烈的温度波动是很少见的,该研究中,仅有百分之五时间的温度变化是超过30华氏度的。约一半的时间一天中的温度变化只在10~20华氏度之间。并且天气由暖转冷的时间多于由冷转暖的时间。因此,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本研究结果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突然的降温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了影响。”


Gurm还说道:“这种心脏病风险升高似乎主要发生在温暖的天气里,最显著的就是心脏病发作主要发生在平均气温在86华氏度(30℃)的天气里。而在寒冷的天气,心脏病发作的比例并没有什么差别,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寒冷的天气里大部分人选择留在室内,这样大部分人就不会真正暴露在寒冷的室外环境中。”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心脏病风险产生影响,但是Hitinder Gurm博士还不能确定它是降低还是增加这种风险。


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并没有证明较大的温差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仅仅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白天和晚上天气暖和一些的话,可能会减少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异,而这可能会降低一个人的心脏病风险。



原文链接:https://www./heart-disease/news/20180301/big-outdoor-temp-swings-tied-to-heart-attack-risk#2

来源:根据嘉音微信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