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餐厅机器人服务员集体“下岗”!取代人力?为时过早!

 amlcaroline 2018-04-09

劳动报记者陈宁 邵未来


机器人端菜、做刀削面、迎宾、跟顾客对话……两三年前兴起的机器人服务员,现在基本上被店家“雪藏”了。


机器人服务员“上岗”后,又遭集体“下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实体店,特别是餐饮行业人工成本逐年升高的背景下,机器人服务员替代人工还有多远?


不稳定、功能单一

必胜客退回迎宾员“小必”

2016年11月,百胜中国旗下必胜客的全国首家概念店“ph ”上海中心地下二层正式开业。当时的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一个机器人领位员“小必”——

  • 消费者只需在机器人的“面孔”部位输入桌号之后,“小必”就会把顾客引导到空座边上

  • 只听到几声“嘟嘟”后,“小必”就一边说着“跟我来”,一边将客人引导入座

  • 除了引座功能,“小必”总是露出眯眼的微笑,还会说一些简单的话

  • 但它并不负责点餐和送菜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ph ”新概念店还打算将“小必”升级为送餐机器人,顾客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完成下单之后,拥有“大肚量”的“小必”会将食物快速地送到顾客的桌前


“ph ”承载了必胜客对于未来店的理念,包括以科技打造更智能、高效的用餐体验,提供美味健康的创新菜品。


不过日前记者来到这家门店发现,目前,该店的迎宾员“小必”已经不在了。据必胜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这台机器人已经不再使用了,而是退回了生产厂家。


记者辗转联系到“小必”的生产方Yogo机器人,据了解,必胜客使用的迎宾机器人是该公司老款的机器,而之所以没有继续使用下去,是因为机器的稳定性不是很好,此外,还需要长时间充电。


据了解,“小必”属于无轨机器人,而这已经是机器人中的第六代。尽管它的工作能力离一名人类迎宾员还有差距,但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注意到,在必胜客陆家嘴店开业前期,不少前去门店的消费者留下评论表示,在店里看到这个机器人迎宾小姐后,立刻被吸引,不少消费者还与它进行了互动,店内气氛也比较活跃。


“噱头”效应远大于实际效率

无独有偶,肯德基也曾引入过机器人点餐。用户在点餐时,可以用日常语言和机器人对话,完成从点餐到支付的全流程。不过目前,该机器人同样处于停用状态,成为店内的一个摆设。


据内部人士透露,停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机器人带来的“噱头”效应远大于实际应用中带来的效率提升。不像那些自助点餐机,确实很实用,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节省企业人工和消费者时间成本,机器人相对效率要低不少。


事实上,上述两家餐厅在引入机器人服务员时,顾客会留下“高端”、“高大上”的印象。从这点来看,机器人确实对门店的形象有拔高作用。


购买一台最低价的有轨机器人

相当于一名服务员半年的工资

但也有餐饮企业选择机器人代替服务员,是为了应对“用工荒”。那么,撇开机器人的工作能力不讲,用机器人代替服务员真的能节约成本吗?


答案却出乎意料。劳动报记者在1688网站上查询到,目前餐饮行业引进的机器人分有轨机器人和无轨机器人两种,价位从1.5万元到6、7万元一台不等。根据餐饮行业内一名资深人士介绍,目前一名服务员正常的月薪在3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购买一台最低价的有轨机器人相当于一名服务员半年的工资,且只能替代固定线路的送餐工作,并且不支持“汤汤水水”等需要稳定性较高的餐品。


“而且机器人时常需要软件更新,除去前期的投资外,还需要专业团队日常维护,这样算下来,成本远高于用人。此外,机器人如果因为系统原因不能稳定正常的工作,对于餐厅正常运转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餐厅选择放弃也是正常的选择。”


连倒杯红酒都做不到

“机器换人”还受技术制约

根据大众点评评价来看,同一个品牌,已引入机器人的门店,顾客给出的评价会相对较高。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机器人服务员的程序和动作都十分简单,还只会一些重复性的机械动作——

  • 在取菜窗口等候

  • 会有工作人员把做好的菜放进托盘

  • 餐厅地板上铺设有特制的电磁感应运动轨道,工作人员启动工作程序,机器人服务员就会按照预设路线,把菜送到对应的餐桌


机器人还无法完成点菜、传菜等动作,必须要有人在旁边帮忙或者客人自己动手,才能把菜从托盘端到餐桌上。因此,机器人在餐饮行业尚无法代替人工服务,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


猎户星空机器人创始人傅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假设顾客向机器人指示“服务员,给我倒杯红酒”,这一整套流程有多复杂呢?

“听”

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的耳朵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感官器。今天没有一个麦克风能超越。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中,当你想要听到一些话语时,可以排除很多噪音去听到那个核心要点。


“看”

“给我倒杯红酒”这个行为,除了涉及非常复杂的语义理解技术,还涉及图像识别技术。比如看你一眼,就要知道你在哪里,长什么样子,然后将红酒递送给你。


光看一眼,就非常难,为什么呢?因为可能在昏黄的灯光下,你可能只给他了一个侧脸,就可能导致人脸识别不准。


“更复杂的系统”

理解了“听到”和“看到”两个行为的难度之后——

你还得让机器知道红酒的位置吧?

也许在吧台,也许在厨房,中间路线怎么规划?

如果过程中突然有障碍产生,应该怎么避开?

即使看到红酒后,还得懂得塞子怎么打开?

包括红酒怎么倒、量多少、速度多快?

拿杯子的哪个部位、多大力?

怎么端过来?


他指出,当你走进餐厅,找服务员帮你倒一杯红酒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目前全世界没有一家机器人公司能做到。除非是固定轨道的机器人。


小i致力于研发服务型机器人,面对如今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应用,CEO朱频频坦言,新技术的产业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踏实的工作。


他认为在“机器人能否代替服务员”这一问题上,说代替还为时过早,事实上,说“机器人解放服务员”更为恰当。“做通用机器人非常难,能不能做出一款在特定场景确实有用的机器人,才能让用户真的觉得它对我有价值。”


劳动报原创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劳动报新媒体编辑:马思华


希望人工智能真正地服务人类,而不只是一个噱头!再给小编点个大拇指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