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鼓戏《半边月》全集!

 七彩阳光3109 2018-04-09


孩子们学唱韵味花鼓戏

长沙晚报讯(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董亚南)唱、念、做、打样样行;小生、小旦、小丑个个出彩。前日,开福区戏曲进校园启动式“戏曲普及月”暨文化志愿者进学校活动热闹开场,在花鼓戏专家等文化志愿者的助阵下,新竹小学的孩子们轮番登台献艺,将花鼓戏等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得淋漓尽致,尽显花鼓戏等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戏曲展演、现场VR体验、DIY戏剧脸谱……走进湘雅路街道百善台社区所在的新竹小学活动现场,这里浓厚的戏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舞台上,当娃娃版的《刘海砍樵》精彩登场,一招一式之间,让戏曲专家们更是乐在其中。“很开心能够站在舞台上为大家演唱花鼓戏,虽然只学习了两个月,但我们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花鼓戏。”表演结束后,“小刘海”李延维小朋友和搭档同学黄文倩一脸开心。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新竹小学被授牌成为“非遗进校园示范教学基地”,张洁、徐经伦、贺艾云等专家文化志愿者代表齐登场,与开福区各学校少年宫负责人签约,将提供授课等志愿服务,为学生讲授戏曲、舞蹈等基本知识,带领孩子们参与、体验戏曲等非遗文化的魅力。

05后热捧传统花鼓戏幕式活动在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芙蓉区文体新局联合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芙蓉区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为来自楚怡小学和育华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花鼓戏课。

开场热闹非凡的戏曲打斗,一上来便吸引了学生们的视线。紧接着,大筒、唢呐飘来耳熟能详的《浏阳河》旋律。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优秀青年演员们出演的经典片段《刘海砍樵》,小调联唱《放风筝》《扯白歌》《送财》,戏曲片段《打铜锣》,名家演唱《军民鱼水情》等唱段和互动依次上阵。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唱腔、惟妙惟肖的演艺,赢得了05后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不少孩子踊跃上台,兴致高昂地学唱起花鼓戏唱腔。

在众多剧种之中,载歌载舞、通俗易懂、幽默谐趣、长于表现潇湘风俗民情的湖南花鼓戏不仅是湖南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瑰宝,也是广大民众深深喜爱的地方戏曲。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花鼓戏、喜欢花鼓戏,欣赏花鼓戏,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棵湖湘文化的种子,期待在将来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 钟宜淳分享花鼓戏表演艺术红网邵阳分站11月17日讯(分站记者 王清)11月17日,在“走近经典、戏韵三湘——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邵阳学院专场讲座会上,来自邵阳学院音乐系大一的学生黄一飞说:“我以前对湖南戏剧不太了解,通过钟老师的讲座,我看到了老一辈的艺术家对湖南戏剧的奉献。这是我们大学生一次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让我对湖南戏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特邀主讲嘉宾钟宜淳,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及主席团成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常务理事,从艺数十年,塑造了100多个角色,多部作品荣获中央及省部级奖励。

出身湖南邵阳的钟宜淳,当天与家乡人分享了她与花鼓戏“一见钟情”的艺术人生。“我的艺龄与祖国同岁。”钟宜淳动情地说。作为魏源的第五代外孙女,她从小就是戏迷,考入当时全省唯一的文工团后,分配到花鼓戏剧团,便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花鼓戏,甚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其主演的《补锅》等花鼓戏剧目红遍大江南北。

钟宜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来自邵阳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们谈起了花鼓戏表演艺术。“在每个历史时期,花鼓戏都在触摸时代脉搏的跳动,积极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精神面貌。”钟宜淳希望,通过戏剧进校园的活动,让年青一代了解传传统精粹,让国粹薪火相传。

在教育部“重点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的号召下,“走近经典、戏韵三湘——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活动旨在向青少年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湖南图书馆《湖南地方戏剧资源库》,普及地方戏剧知识,帮助学生更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湖南图书馆还将编辑出版的一批《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读本》现场赠送给了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