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圣先师当然与众不同: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

 铁血老枪 2018-04-09

孔子是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历朝历代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而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后代所住的孔府、孔子及其家族后人所安眠的孔林也都是天下仅次于皇族的规格。

至圣先师当然与众不同: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

不过在中国古代的礼法制度中,皇帝的墓地被称为“陵”,王公大臣的墓地被称为“墓”,一般老百姓的墓地则被称为“坟”或者“茔”。但是孔子及其家族后人的墓地却被称为“林”,这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那么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呢?

至圣先师当然与众不同: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的墓葬习俗为“不封不树”,也就是不在墓地的外面堆砌坟丘和种植树木,没有任何表示坟墓所在位置的标志物。直到春秋晚期墓地上才出现了早期的坟丘,据说第一座“封土为坟”的坟丘就是孔子为其父母的合葬墓所建的。

至圣先师当然与众不同: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

孔子生前曾明确要求自己的身后事要严格按照礼法来办,因此孔子墓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封不树”的。但孔子的弟子们不想敬爱的老师安眠的陵墓,便在孔子墓的周围种植树木作为标记,其中最有名的是“孔门十哲”之一子贡所中的一颗楷树。

至圣先师当然与众不同:孔子的陵墓为什么叫“孔林”?

随着弟子种植的树木越来越多,孔子墓逐渐变成了一片茂盛的树林,孔子墓也就被称为“孔林”。汉朝的时候,孔子成为官方认定的大圣人,“孔林”也就成为孔子家族墓地的正式名称。此后圣人的墓地一般都被称为“林”,规格甚至高于皇帝的“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