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初探

 月波阁 2018-04-09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朱秋蓉  汤关木

 

  一、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需求错位、校本研修忽视教师主体的参与、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等三大问题。

  (一)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需求错位

  校本研修无法抵达教师发展的自觉诉求。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未以“教师需求”为基础,也未凸现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更多的是源于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和检查,将校本研修当成了学校教学研究的点缀,这是一种“过冷”现象。通过对本区域十余所中小学调研,发现真正潜心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把校本研修当成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有利途径的并不多见。大多数校本研修活动着重点在于培养“名师”这一特殊群体,使之成为了培养“少数人”的平台,而对于广大普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关注力度不足。为此,校本研修必须从“点”到“面”,以教师个体需求为基点,顺应广大一般教师的成长诉求,真正为广大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研修氛围,而不是少数教师才享有的“福利”。

  (二)校本研修忽视教师主体的参与

  学校对校本研修的内涵和价值把握不够透彻,把校本研修当作学校的“面子工程”,加以盲目的投入与扩大建设,形成一种“过热”的表象。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推动校本研修深入开展,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主体参与精神,为教师提供学习、探索、反思、研究的机会。而现在的校本研修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失缺教师主动的自主参与,导致在操作上过于形式化甚至命令化。这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束缚了教师的自由创造精神,因此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推进学校研修文化的变革。为此,校本研修应提倡“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和“提高教师专业修养”为核心的专业发展的理念,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由“受训者”变为“研修者”的角色、地位转变。通过调动、释放教师的才情与生命活力,增强学校团队凝聚力,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学校为教师成长创设的一个特定平台。

  (三)校本研修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教研员始终无法涉足校本研修。教研员的参加,只是象征性的顾问形式,大多情况是顾而不问。二是区域教研部门与校方之间还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存在着“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的研修理念差异。教研部门与校本教研始终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合作共同体,由此导致校本研修在“质”的提升上的缓慢,甚至“放养”。

  无论是“过冷”抑或“过热”,其实都是一种“伪校本研修”,导致了研修形式流于空泛,研修方向偏离中锋,研修机制缺乏保障,研修文化缺失。

 

  二、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的策略与模式

 

  为加强对校本研修管理机制的探索,实现“有效校本研修”,让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推进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研究以课堂梳理为载体,区域性推进校本研修创新管理的行动策略,并通过实践提炼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即通过“创新机制,有效研修,构建模式”培育出相应的校本研修文化。

  (一)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指对校本研修实施了“纵横交错,点块交融”立体式的干预及管理。区域教研部门为了加强对学校教研的介入及干预力度,实施了从“纵向、横向、块状、点状”同时展开的立体式管理机制。

  1.纵向:教研员领衔,开展攻关式校本研修,这既确保了指导的经常性,还能发挥交流沟通的便捷性、研修的本土性、适宜性等优势,甚至在活动成本最低化中获得校本研修的高效益。

  2.横向:学校结盟,开展校际研修文化交流。一是同一区域的学校之间甚至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在校本研修的操作与管理等方面显然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开展校际之间的研修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本区域面积小,交通便捷,使得开展校际间的研修交流更成了一种可能。三是本区域的传统学校与新兴学校之间在开展校际交流中能够获得文化互补。

  3.块状:教研组为方阵,以经验分享促进研修团队文化的发展。教研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最活跃的组织细胞。在教研组团队文化建设上,我们的策略是:一是推进“小作坊”制,加强教研组“研究”氛围的建设。二是实施“伙伴互助”制,促进思想交流与互补。三是倡导“群体互学”制,促进经验碰撞和分享。四是成立研讨例会,开展扎实有效的专题式教(科)研例会活动。五是善于与其它学科教研组乃至校外同类教研组进行合作与交流,有效利用研究资源。

  4.点状:教师在课堂行为反思中提升教学智慧。基于课堂梳理的直接指向是“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行为改进以“改”字为着眼点,注重反思与研究,即教师从课堂教学行为中发现问题,通过理性对照和实践验证.不断从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探索,形成教学特色,积累教育智慧。

  (二)有效研修

  “有效研修”,旨在通过以课堂梳理为运作轴心的校本研修,区域性推进校本研修创新管理,一方面能够让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推进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促使校奉研修能够成为解决日常教学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机制。

  “课堂梳理”旨在引导教师用“研究的视角和习惯”进人自己的日常课堂,进入日常的校本研修活动,借助对日常课堂中“教学细节”的不断反省与打磨,逐渐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课堂教学思想,并推进教学方式的真正改良,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可从梳理的内容、梳理的主体、梳理的方法来诠释课堂梳理这一内涵:

  (1)梳理的内容:显性(梳理课堂现场中的教学细节,比如师生对话,作业设计,教学推进的节奏等);隐性(梳理隐匿在教学细节背后的理念,旨在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有效性(。

  (2)梳理的主体:以从事日常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的独立梳理为主,专家与同事的梳理为辅。目的是培养一线教师对自我教学的独立反思精神及其习惯。

  (3)梳理的方法:主要以“问题定向法”进行课堂梳理。在参与校本研修前,教师个体或教研组团队事先定好一个课堂观察的问题方向;在课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在课后,把自己在现场中通过观察后所得到的想法或思考,在教研组内进行自由交流,在智慧碰撞的过程中深化问题研究,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然后再独立整理听课、交流的结果,并上传到网络上进行更广泛的论证。以此积累,让教师尝试形成相关的论文或报告。

  (三)构建模式

  “构建模式”,是指在区域教研部门的指导与管理下,校本研修开展“听课”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形成。以“提炼听课模式”与“形成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并对这种教学实践进行了模式的创新。

  1.“听”的模式:问题导向式

  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在校本教研中,我们不仅要引导教师“听而知不足”地从公开课中寻找与自身的差距,更要让教师在“观摩课中摸出一些门道”。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问题导向”听课模式。

  2.“教”的模式:三位一体式

  追求“有效研修”,是本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与归宿。有效研修的价值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解决“教”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的问题,三是解决教与学的平衡关系。前者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意在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最后谋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注重结合区情、校情、师情及学情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三并重”之“教”的模式,简言之,“教前,钻研教材与学情并重;教时,培育教与学风格并重;教后,思考师生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的成效

 

  通过创新机制,培育了校际研修的“交流开放”的融合文化。随着“课堂梳理”机制的推进,区域教研部门对学校研修的介入与管理开始发生明显的良性效果。校本研修逐渐走出了认识误区,并且在秉承“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原则上,校际的沟通与交流开始呈现灵活的态势,一种多元化研修文化在日趋靠近甚至融合。

  通过课堂梳理研修,培育了教师团队“思想争鸣”的合作文化。借助“课堂梳理”的实施,校本研修不再是简单的评课或挑刺,而是成为教研组成员之间教学思想发生“碰撞”甚至是“争鸣”的场域。

  通过“问题导向式”的听课模式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育了教师“问题意识”的文化。借助“课堂梳理”机制,为教师个体创造了一个对话的平台,使教师拥有了“问题”提出、交流的可能,促使教师在这种正视问题的过程中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不仅发现同伴身上的问题所在,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这种正视问题、问题影射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

  通过课堂梳理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构建起了一条以课堂梳理为运作轴心的校本研修机制,构建了一种与之匹配的研修文化,培育教师自觉投身校本研修。实践证明,经过创新的“纵横交错,点块交融”立体式的干预及管理机制,以课堂梳理为运作轴心的方式,以“问题导向式”的听课模式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进校本研修,构建了新的校本研修文化,成为该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思考

 

  校本研修需要让教师找到一种“文化归属感”,即要让普通教师在浸润校本研修文化过程中,进发出应有的热情与活力,这是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一是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需要在螺旋中推进。区(县)市的教研部门,不但承担着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的开创与发展之重任,而且承担着对这文化建设指导与管理之职责。这些部门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内省”的过程中实现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的螺旋式推进。

  二是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需要在稳定中推进。研修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许多学校在建设校本教研文化时,有“操之过急”甚至“贸然跃进”的浮躁心态,需要彻底避免这些误区。在审时度势地全面梳理区情、校情及学情的基础上,以开放与吸纳的姿态,建设有特色的区域性校本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