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2018-04-09 | 阅:  转:  |  分享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据《脉经》记载,凡寸

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

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

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

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

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

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

非常重要。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

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

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脉经》所说的“举”和“按”,

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



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

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

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

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

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

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

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

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

用“持脉轻重法”。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

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

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

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

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

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

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

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

滑、沉数、沉迟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

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



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根据脉

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

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

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

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

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

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

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

脉位变化。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

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

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

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

“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辨别数脉,只需

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

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脉经》说:

“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

《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

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

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

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内经》记载了正常



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

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

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

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

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

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

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

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一

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

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

很容易掌握。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

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

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

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

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脉经》说:“迟脉,呼

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

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

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

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

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



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由于古代医家以“呼

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

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

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

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

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

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

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

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

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5,洪脉

洪脉,古称“钩”脉,亦称“大”脉,或称“洪大”脉。脉学史上,确

定洪脉为常用脉名,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脉经》以前,洪脉称“钩”

脉。如《内经》所论季节脉的“钩”脉,其实就是洪脉。其基本特征是脉体“大”。

所以,古文献常将“钩脉”称“大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

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所谓“大者”,即是“洪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对六

经之脉进行论述时说:“太阳脉至,洪大而长。”这是将“洪”与“大”合称“洪

大”,属习惯性的称谓。由此说明,钩、大、洪、洪大,是同一种脉象,只是称

谓不同。《脉经》规范和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用“洪”取代了其他称谓,

此后,多数脉书都用“洪脉”之名,逐渐统一了洪脉的称谓。但在个别情况下,

仍有沿用“洪大”之名的习惯。洪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大于正常为构成条

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大”。如《脉经》说:“洪



脉,极大在指下。”根据《脉经》“极”字的用法,可以充分说明:凡脉体大于

正常即是洪脉。所谓“极大在指下”,并不是说“大”到极点才是洪脉,而是用

“极”代表正常脉体,其实际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体“大”即是洪脉。这是

受道家学说影响的表达方法,不能将“极”字理解为一般形容词。寸口脉正常

脉体的标准,是脉诊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指标。临诊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

脉象,都是由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才能

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但是,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除《难经》和《脉经》外,

历代脉书都没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掌握脉诊技术极其不利。其实,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若不掌

握寸口脉的正常标准,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很困难。因此,必须弄清寸口脉的

正常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正常标准作过

规定,这些规定虽有一定的理想倾向,但作为实际操作时的重要依据,是不容

忽视的。否则,既不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辨别。

《难经》最早记载了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这是一个应该充分挖掘的问题。

如:《难经》对“五部”的划分,是将“初持脉”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五等分,

每一等分是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即一部。由

此可知,若寸口脉的脉体大于三个层次,则超出“五部”规定的界限。因此,

从理论上说,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就是不大于每一部所规定的界限。显然,

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但是,对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确有一定意义。

特别是初学者,按“五部”的理论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堪为入门捷径。从《脉

经》以后,对洪脉有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主要是概念不清,其次是掺杂了一些

过分的夸张、形容或比喻,使洪脉的脉形规范复杂化了。比如《沈氏尊生书》



说:“浮而有力为洪”,这种说法就是概念不清,混淆了洪脉的构成条件和实际

意义。其实,洪脉不是诊察脉位变化的脉象,并不包括“浮”和“有力”的条

件,它只反映脉体“大”。所谓“浮而有力”,实际是浮脉的相兼脉,即浮脉再

兼有力。这是不能混淆的。再如《崔氏脉诀》说洪脉是:“大而力健”,这也是

两种脉象相兼。其他如,《诊家枢要》说洪脉是:“大而实也”,《洄溪脉学》说

洪脉是:“既大且数也。”这些说法,都违背了洪脉实际意义。从脉形规范和实

际意义来说,洪脉只是脉体“大”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洪脉

与其他脉象相兼,则是相兼脉,而不说是洪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脉体的变

化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大于正常的脉体,即洪脉;三是小于正常的脉

体,即细脉。临诊时,对脉体大小的诊察,不外乎这三种脉象。

6,细脉

细脉与洪脉正相反,以小于正常脉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

素。细脉和洪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都可以有程

度上的不同。因此,洪、细二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

脉。细脉之名出现较早。在古脉法时期就有细脉的记载。如《内经》说:“察九

候,独大者病,独小者病”。所谓“小”脉,其实就是细脉。《内经》对细脉的

记载很多,如“大则病进,细则气少”、“有脉俱沉细者,少阴阙也;沉细数散

者,寒热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等。这说明,在古脉法时期,“小脉”和“细

脉”是同一种脉象,“小”脉可称“细”脉,“细”脉也称“小”脉,有时还将

“细”和“小”合称,即“细小”脉。《脉经》规范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细

脉”和“小脉”合并,通称“细”脉。所以,从《脉经》以后,一般都用“细

脉”的名称,而不再称“小”脉或“细小”脉。《脉经》说:“细脉,小大于微,



常有,但细耳。”这种表达方法,既巧妙,又专业,寓意深刻,语言艺术很高,

耐人寻味。若不结合表达方法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则很难弄清“细脉”的脉形

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深刻理解《脉经》的表达方法,并结合脉诊的专

业特点,正确理解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小大于微”,涉及微脉,

所以,必须结合《脉经》对微脉的论述,才能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脉经》说: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可以看出,《脉经》论述细脉涉及微

脉,论述微脉又涉及细脉,这种表达方法非常隐晦,是通过微脉的解释表达了

细脉的脉形规范。“小大于微”的意思是说,细脉的构成条件应该和微脉相比较。

因此,若深入研究细脉的脉形规范,必须将细脉和微脉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

看出,微脉包括“极细”的条件。所谓“极细”,包含着细脉的脉形规范。只要

弄清“极细”的寓意,就等于弄清了细脉的脉形规范。“极细”的意思是说,以

“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正常脉体,凡比正常脉体“细”的脉象,即是细脉。这

里的“极”字,与洪脉“极大在指下”的“极”字是同一内涵。都是代表正常

脉的本体。这说明,“细脉”的实质,是脉体小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

件。所谓“常有,但细耳”,是与微脉的“或欲绝,若有若无”相对而言的。“但

细耳”三个字可以充分说明,细脉只是脉体“细”,不含别的。有些脉书没领会

《脉经》的表达方法,误解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对细脉的解

释有些不恰当,甚至混淆了“细脉”和“微脉”的构成条件。如《诊家枢要》

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外科精义》说:“细脉之诊,

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这一类解释,根本

不能说明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而是在误解的基础上七拼八凑,纯属纸

上谈兵。在诊疗实践中,“微细如线”、“萦萦如蜘蛛丝”的脉象,是根本不存在



的。即便寸口脉的搏动非常微弱,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细”到“蜘蛛丝”的

程度。所以,这些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澄清。细脉是纲领脉之一,它既是

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濡脉、微

脉等,都含脉“细”的条件。细脉还可与其他脉象构成相兼脉,比如,细数、

弦细、浮细、沉细等。

7,滑脉

滑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

脉的流利程度较正常更流利,即是滑脉。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种:一是正常的流

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

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

程度发生了变化。脉的流利程度,是由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表现出来的。

若血行滑利,超过正常的流利程度,则为滑脉。若血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

常,则为涩脉。但是,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必须通过脉的“体状”或脉

的频率等方面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滑脉和涩脉脉形的解释,必须结

合相关方面的变化。然而,滑脉和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通过相关方面的变化

体察脉的流利程度,而不是单纯辨别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是必须说清的问题。

历代脉书对滑脉脉形的解释很不一致,最经典性的解释是《脉经》。如《脉经》

说:“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这是《脉经》对滑脉的

解释,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滑脉的脉形规范。在《脉经》以前,虽有大量文献记

载并描述了滑脉的脉形,但主要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法,如:“漉漉如欲脱”、

“如珠走盘”、“如荷露”、“如滚珠”等,这些比喻或形容,虽然反映了滑脉的

脉形,但未能说明滑脉是针对哪方面进行诊察。所以,《脉经》指出滑脉是“流

利展转”,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利展转”,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滑利”,

超过了正常的流利程度。所以,明确滑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指出:“滑与数相类”。愈是相似或相类,愈不能相混,因此,应将滑

脉与数脉相辨别。其区别是:数脉诊察脉的至数,滑脉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数

脉的成因是心脏搏动比正常快,不含其他因素。滑脉的成因是脉管内的气血运

行比正常的流利程度更流利,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心脏的搏动次数,而是由很多

方面决定的。所以,滑脉与数脉有一定区别,不能混淆,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滑脉是纲领性脉象之一。它可以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脉浮滑、脉弦滑、脉

滑数等。历代脉书多是以滑脉与某脉相兼的形式论述脉象,而不说某脉以脉滑

为构成条件,这是由于滑脉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而其他脉象不以脉的流利程度

为构成条件。

8,涩脉

涩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较差,

与滑脉正相反。涩脉是流利程度较差的一类脉象,以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为

构成条件。从理论上说,涩脉只是流利程度差,不含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然

而,在实际操作时,涩脉的流利程度,与脉的“体状”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能

出现在“体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若气血充实、脉道充盈、血行流利,则不

可能表现为涩脉。所以,历代脉书对涩脉脉形的解释,往往用一些辅助性的说

解,借以阐明涩脉实际表现时的形象。然而,这些辅助性说解,很容易混淆涩

脉的脉形规范,甚至混淆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因此,应该明

确涩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脉经》说:“涩脉,细而迟,

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这里涉及“细、迟、往来难、散、以及“一止复来”



等许多条件。表面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涩脉的构成条件。其实并非如此。应该

分清涩脉的必备条件和辅助性说解。以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反映脉的流利

程度不及正常,这才是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细而迟”、“散”、“一止复来”

等,都是对涩脉脉形的辅助性说解,“往来难”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这是应该

弄清的问题。所谓“往来难”,是流利程度较差的表现,这是涩脉最基本的构成

条件。《脉经》以后,很多脉书没正确理解《脉经》对涩脉的解释,结果,歪曲

了涩脉的实际意义。比如,《脉诀》说涩脉是“无力缓涩”;《寿世保元》说:“迟

而无力为涩。”这些说法,都不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迟而无力”,质

言之,是脉的至数和力度不及正常,并不能反映脉的流利程度,故非涩脉。所

谓“无力缓涩”,质言之,是三种脉象相兼,并不能说明涩脉是什么。这一类说

法,都未明确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说到底是混淆了涩脉的实

际意义。对涩脉阐释最确切而无弊端的,首推唐代王冰。其曰:“涩者,往来时

不利而蹇涩也。”《脉诀刊误》对涩脉的论述也比较确切,其曰:“脉来蹇涩,细

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这些说法,在文字上虽有不同,其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都能反映出涩脉是针对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千金方》说涩脉“或如数”,

这种说法,若与《脉经》的解释结合起来,最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或

如数”,意思是说,脉的形象与数脉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数脉。数脉是脉的至

数加快,心脏搏动次数增加。而“或如数”则是心脏的房、室颤动。这种情况

下,虽有脉“数”的指感,但血行并不快,反而排血量减少,血行无力,血行

艰涩,导致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故为涩脉。这说明,《千金方》作者孙思邈,

能在“房、室颤动”脉显“数”象的基础上体察血行艰涩,无愧诊脉高手、一

代医圣。这种史实说明,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脉的流利程度进行诊察。涩



脉也是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与滑脉具有同等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因操作技术

较难掌握,往往影响对涩脉的辨别。必须明确,涩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

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既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不

是必须具备因辅助性解释所涉及的条件才能构成涩脉。简单说,只要脉的流利

程度较差,达不到正常的流利程度,即是涩脉。

9,长脉

长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长”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

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超过本位。

10,短脉

短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短”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不及本位。

长脉和短脉的构成条件非常简单,所以,辨别长脉和短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

是,有的脉书认为,《脉经》没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甚至认为,这是《脉

经》的错误。其实,《脉经》只是没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并不是不

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是因为,按脉诊的基本原理,

寸口脉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即“一寸九分”为界。从理论上说,超过“一寸九

分”,则为长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则为短脉。在“一寸九分”之间,则为

正常。但实际操作时,可按这种规定灵活掌握。所以,《脉经》没再单独论述长

短二脉的脉形规范。《脉经》只是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

脉,合为二十六种。所以,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是二十六种。有的脉书在二十

六种脉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实际上,并没超出二十六种脉象概括的范围,

总的看,意义不大,甚至画蛇添足。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

条件。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

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

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

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

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

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

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

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

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

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

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

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

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

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

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

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

“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

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

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



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

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

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

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

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

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

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

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

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

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

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

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

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

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

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

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

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

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素问.五脏生成

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

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



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

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

“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

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在《伤寒杂病论》,

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

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

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

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

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

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

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

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

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

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

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

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

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

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

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

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

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



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

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数”字并不是具有

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

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

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

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

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

“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

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

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紧脉是脉体“紧

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

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

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

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

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

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

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

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

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

缓脉的脉形。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



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

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

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缓脉之名最早见于

《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

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

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

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

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

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

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

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

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

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

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

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

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

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

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

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

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

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

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



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

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

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

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

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

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

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

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

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

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

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

人没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

际意义再挖掘出来。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

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

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

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脉学的发展史表明,

《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

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

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

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



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

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

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

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

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

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

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

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

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

《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

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

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

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

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脉经》说:“散脉,大而散,

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

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

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

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

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

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



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

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

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

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

“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

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

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

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

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

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脉经》

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

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

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

“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

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

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

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

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

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

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

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



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15,芤脉

芤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其脉形比较复杂。它综合了“浮、大、软、

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

其实质,是大量耗伤阴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尚不协调的特殊

脉形。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但是,

由于《脉经》对芤脉的解释比较清楚,后世医家对芤脉的理解比较确切,很多

诊脉高手都能辨别这种脉象。近代以来,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和报道并不少。这

说明,只有弄清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芤脉之名出

现较晚,《内经》没记载芤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伤寒杂病论》。如:“弦则为

减,大则为芤”、以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但是,《伤寒杂病论》不是

脉诊专书,对芤脉脉形记载不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这一段描述的脉形,

很可能是芤脉。所谓“下无根”,是芤脉兼见“无根”之象。其脉形“浮取虚、

按之无力、如葱叶、下无根”,表明肺气已绝,这是芤脉达到一定程度的脉形,

并不是芤脉的脉形规范。明确解释芤脉脉形规范的是《脉经》,所以,从《脉经》

以后,对芤脉的解释都以《脉经》为依据。《脉经》说:“芤脉,浮大而软,按

之中央空,两边实。”这种解释,概括了芤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形神兼备,

完整无缺,很容易理解。所以,《脉经》以后,诸家之说均从此出。如:《千金

翼方》说:“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活人书》说:“浮

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东垣说:“芤音抠,诀云按之即无,举之即

有,两边实,中央空者,名曰芤。”《外科精义》说:“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



之中央空两边实。”这些说法大致相同,都能反映芤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这说明,芤脉的基本特征是“按之中央空、软,两边实”,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因

伤失津血而脉管收缩的变化程度。《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脉象,一般来说都是

常见脉象,但芤脉并不常见。这说明,《脉经》将芤脉列为二十六种脉象,有一

定原因。这是因为,芤脉的诊断作用可以反映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

法。并且,掌握芤脉的脉形规范,对辨别其他脉象有一定帮助。比如,古代医

家论述革脉的脉形及其诊断意义,就与芤脉有一定关系。若不结合芤脉,则很

难理解革脉的实际意义。由此说明,脉诊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脉象,每一种脉

象都代表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每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挖掘出来,

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历史表明,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皆以“中

央空软,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

识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

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

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

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变化对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

法,在诊疗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上说明,芤脉虽不是临床常见脉象,

但是,它关系着其他脉象,并且,它反映了一种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方法,

特别是对人体机能的分析,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忽视芤脉的

脉形规范和诊断意义。

16,伏脉

伏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位沉潜,不含其他因素。它与沉脉是同

一类脉象,但性质截然不同。沉脉可以是正常脉象,但伏脉绝没常脉之说。伏



脉的构成条件是:脉位沉潜,超过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按“五部”理论说,

沉脉在“十五菽”以上,伏脉在“十五菽”以下。按脉象的变化程度说,沉脉

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伏脉最伏的程度是“著骨乃得”。按辨别方法

说,沉脉可用常规指力辨别,伏脉必须“极重指按之”。这说明,伏脉与沉脉,

有严格界限。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从“初持脉”至“按之至骨”的深度,依

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这是正常脉位可容许的变

化范围。其中,脾部居中位,为不浮不沉之脉。中部以上,是浮脉可容许的变

化范围。中部以下至“按之至骨”的深度,是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若脉位

超过“按之至骨”的程度,即是伏脉。所以,沉脉无论程度如何,都在可容许

的变化范围,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伏脉则不然,它只要出现,就是异常

脉象。因此,必须掌握沉脉与伏脉的界限,绝不能混淆。《脉经》说:“伏脉,

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这是《脉经》对伏脉的解释。这种解释,专业性很强。

必须结合“持脉轻重法”,才能说明伏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理解什么

是“极重指”,才能对伏脉进行辨别。若不说清这些问题,就不能分辨“沉脉”

与“伏脉”的界限。所谓“极重指按之”,是“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根据

脉诊的基本原理,必须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体现伏脉的脉形规

范和辨别方法。如:肺部脉在一至三菽之间,诊肺部脉的相应指力为“三菽之

重”。心部脉在四至六菽之间,诊心部脉的相应指力为“六菽之重”。依此类推,

对“五部”之脉的诊察都有相应的指力。这是常规操作的指力。所谓“极重指

按之”,是超常规操作的指力。用“极重指”触及的脉体,即是伏脉。也就是说,

诊“伏脉”必须用超常规的指力。需要说明的是,《脉经》所说的伏脉,有可容

许的变化范围,有程度上的不同。“著骨乃得”是伏脉最“伏”的程度。除“著



骨乃得”的伏脉之外,“五部”之脉都有“脉伏”的现象。比如,肺部脉伏、心

部脉伏、脾部脉伏、肝部脉伏等。可惜的是,由于《难经》和《脉经》没将“持

脉轻重法”介绍清楚,后世医家没重视“持脉轻重法”,使“五部”之脉伏的理

论和实践没沿续下来。然而,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古代医家非常

重视这一点。所谓“伏匿”,指阴阳更相乘、更相伏的反常现象。若阴部见阳脉

为阳乘阴。若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若脉居阴部见阳脉,又时现沉涩而短,为

阳中伏阴。若脉居阳部见阴脉,又时现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此即脉的伏匿

现象,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

方法。但是,基本上失传了。以上说明,虽然伏脉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二

者之间有严格界限。必须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伏脉的诊断作

用。另需说明一点,若不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和相互关系,就不能弄清革脉

的实际意义。

17,革脉

近代脉书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总的来说都理解错了。因此,近代

所说的革脉,基本上已经没用。虽然中医学的各种教材都有革脉之名,但是,

几乎没人见过革脉,也没人能将革脉用于临床实践。这是因为,中医教材对革

脉的解释都错了。脉学史上,对革脉有很多争议,其争议沿续了一千多年,这

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若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证实,这个千古之

谜,是《脉经》留下的伏笔。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有弄清

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近代脉书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其实是误解了《脉

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只有革脉,没有牢

脉,这是许多人不理解的。《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千金翼》以革为牢”。



这是导致革脉有争议的主要原因。《脉经》以后,脉学专书不下数百种,但对革

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以及《脉经》“有革无牢”和《千金翼》“以革为牢”等

问题,都没说清。其实,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这些问题都可以

说清。在古文言中,“革”也读作“亟”,是“急”的意思。另一种含义是“变

革”,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如《礼.檀弓》曰:“夫子之疾革矣。”意思是说,

夫子的病发生了变化。“革”字这种含义,可以反映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即事物

的变化和转变。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脉诊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因此,古代医家诊脉,

特别重视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并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这是

“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的历史渊源。“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最早见于《内

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

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

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少,涩则心

痛,浑浑革至如涌泉。”所谓“切脉动静”,是诊察脉象的“动”与“静”。在正

常脉的基础上,若未发生变化,称为“静”;若发生变化,称为“动”。这说明,

脉象的“动”与“静”,即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所谓“浑浑革至如涌泉”,

是“革”脉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由“浑浑”的脉象变为“如涌泉”的脉象,

故称“革”至“如涌泉”。所谓“革至”,是由某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的意思。

由此说明,从“革”脉的最早出处来看,“革”脉指的是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

是革脉最根本的实际意义。《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

一致,只是文字不同。如《伤寒论.辨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



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

血失精。”这段经文,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脉理,二是病理。将脉理和病理

有机结合,是张仲景的一贯特点。所以,不可认为这段经文就是革脉的定义,

更不能认为这是论述革脉的构成条件,它只是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

“革”。比如,“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大则为芤、芤则为虚”等,

这是对脉象的变化及其主病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不是说这是革脉的构成条件。

再如,“妇人半产漏下、男子亡血失精”,属于“精血耗伤”的病证。这类病证

如果见大脉,必然是大而“空软”,故曰:大则为芤。这类病证如果见弦脉,与

大脉比较而言,脉体必然“小”于大脉,故曰:弦则为减。弦脉主寒证,故曰:

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和“减则为寒”的意思是说,这类病证如果见芤脉,则

为虚证。如果见弦脉,脉体减小,则为寒证。显然,从《伤寒杂病论》的论述

来看,也是将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故曰: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这是用举例的方式表达革脉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

与《内经》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后人误解了《伤寒杂

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是将“芤”脉和“弦”脉作为“革”脉的构

成条件。于是,产生了“芤弦相合”即是“革”脉的错误说法。因此,有的脉

书认为,芤脉和弦脉合起来即是革脉。还有的脉书认为,《脉经》对革脉的解释

错了,因为《脉经》没有“芤弦相合”的脉象。实际上,芤脉和弦脉,根本不

能合在一起,更不能合起来构成另一种脉象。这是因为,弦脉是脉的张力增加,

脉体相对较小,芤脉有“空软”的条件,脉体相对较大,这两种脉象有互相矛

盾的因素。因此,以“芤弦相合”为革脉,这种脉形在脉理上说不通,不切合

实际。《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另有夹行小字说:“《千



金翼》以革为牢”。革脉与牢脉的争议,由此开始。但是,为何《脉经》有革脉

没牢脉?为何《千金翼》以革为牢?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这是脉学史上

的千古之谜。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方法,充分发挥脉

诊的诊断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史表明,《脉经》作者王叔和,曾整

理编次《伤寒杂病论》。并且,仲景之书经王叔和整理编次才流传后世。因此,

王叔和不可能不知道《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但是,《脉经》又说: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从文字看,这与《伤寒杂病论》的解释完

全不同。所以,两家之说的异同,是挖掘“革脉”实际意义的突破口。若对《脉

经》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脉经》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

和《伤寒杂病论》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这三部经典文

献,对革脉的解释所用文字虽不同,但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比如,《脉经》说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涉及沉、伏、实、大、长、微、弦等七种脉

名。“有似”二字,是举例说明的意思。《脉经》是通过两组脉象的变化和转变

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其中,沉脉和伏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有严格界限,二

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变。若沉脉持续下“沉”,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变为伏

脉。若伏脉上“浮”,超出伏脉的界限,可变为沉脉。这种变化和转变,即是“革”

脉。这说明,所谓“有似沉伏”,是用沉脉和伏脉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并不

是将“沉伏”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所谓“实大而长微弦”,实际是两个脉象。

“实”,是实脉。“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的正常脉。这两种脉象也可以互相

转变。所谓实脉,在《脉经》以前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有力皆为“实”。但是,

《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特定的构成条件是:“大而长微强,隐指幅

幅然。”其中,“隐指幅幅然”,是对“大而长微强”的形容和比喻。“大而长微



强”,是实脉的基本脉形。由此可知,所谓“实大而长微弦”,是将“大而长微

强”和“大而长微弦”互相比较,这是举例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因为,

“大而长微强”是实脉,是病理性脉象。“大而长微弦”是正常脉,是体质强壮

的脉象。虽然一字之变,但脉象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两种脉象比较

接近,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显然,《脉经》是举了两个实例来解释革脉,并

不是将所举实例的脉名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可惜的是,后人没发现这一点,

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宋、元时期,陈言、滑伯仁等著名医家,提出

了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鉴于这些名医的影响,这种错误说法沿传至今。

据考证,“按之如鼓皮”的说法,有两种依据:一是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

脉的解释,误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以“芤脉”和“弦脉”为革脉的构成条件,

故以“芤弦相合”为革脉,并用“鼓皮”比喻“芤弦相合”的脉形。二是误认

为“革”字有“皮革”的意思,由“皮革”联想到“鼓皮”,将脉象与“皮革”

扯在一起,遂将革脉说成是“按如按鼓皮”的脉形。如《濒湖脉学》说:“革脉

弦而芤,如按鼓皮。”这是将以上两种错误说法掺合在一起了。这样以来,革脉

的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于是,人们在诊疗实践中,可以辨别弦脉,也可以辨

别芤脉,但无法辨别“芤弦相合”的脉形,也诊察不到“按之如鼓皮”的脉象。

因此,革脉几乎闲置起来,很少有人用它,人们也不会用它,几近失去意义。

以上说明,革脉是一个被埋没了一千多年的脉象。现在,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

新挖掘出来,对革脉的很多争议都可迎刃而解。比如,《脉经》没将牢脉列为常

用脉象,这是因为,牢脉与革脉正相反,“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哲学原理。再如,

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是因为后人将革脉的实际意义理解错了。所谓“《千



金翼》以革为牢”,并非《脉经》原文。这是因为,《脉经》是晋代之书,《千金

翼》是唐代之书,晋代的《脉经》不可能引录唐代《千金翼》的内容。毫无疑

问,这是后人校注《脉经》时附加的内容。还应说明的是,在疾病过程中,对

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诊察和分析,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该特别

重视革脉的临床意义,它代表着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18,动脉

动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

件。这是对脉诊经典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大量文献资料表明,这种

结论是正确的。由于古文献的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动脉的实质和实际

意义在《脉经》以后逐渐被埋没了。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后的脉书,只

重视对动脉脉形的解释,却忽视了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辨别方法,

一般是根据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

不是动脉。实际上,这种辨别方法太死板、太机械。况且,从经典文献对动脉

的解释看,都是将“脉形”和“成因”合在一起论述。所以,按经典文献记载

的脉形辨别动脉,确有一定困难。因此,动脉成为极少见的脉象。《伤寒杂病论》

说:“若数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脉经》说: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这是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

释。这种解释,既包括动脉的脉形,也包括动脉的成因,还包括动脉与窦性心

律脉形的区别,是多方面合在一起进行解释。若对这种解释深入考证和分析,

可以充分说明,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这才是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

动脉的考证和分析过程,《脉法精粹》有详细介绍,不再重复。需要说明的是,

动脉是唯一一个对非窦性心律脉形进行诊察的脉象。所以,必须弄清动脉的实

质和实际意义,脉诊才能完善。否则,脉诊对非窦性心律脉形的诊察,将永远

存在缺陷。另外,由于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比较复杂,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

如《脉经》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

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这里介绍的脉

形,即是动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对动脉的辨别不必拘泥一种方法,只

要掌握了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就可以辨别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动

脉的脉形很容易掌握,辨别动脉并不难。

19,微脉

微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两方面的构成条件,一是脉体“细”,

二是脉体“软”。凡脉体“细”而“软”者即是微脉,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也就是说,微脉是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又复合了“软”的条件。这种说法,

与近代脉书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是,这不是新规定,也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微

脉的实际意义。从脉诊的历史看,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埋没了一

部分。因此,近代脉书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其实,这并不是微脉的实际

意义。必须将微脉的脉形规范重新挖掘出来,才能说明这一点。近代脉书所说

的微脉,是由《脉经》传下来的。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

人对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只理解了一部分,这是导致微脉只见于危重

病的原因。《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近代脉书所说

的微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然而,受“极”字影响,一般都误解了微脉的

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极细而软”,关键是“极”字。这是借鉴“道家”

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说法。“道家”学说将宇宙“本体”视为“极”,认

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极”,这种思想源于《易经》“太极”思维。受此影响,



古代医家将正常脉视为“本体”,用“极”字代表脉象尚未发生变化的“本体”,

因此,任何脉象变化都始于“极”。如,正常的脉体发生变化,凡大于正常者,

皆称“极大”,即洪脉。凡小于正常者,皆称“极细”,即细脉。若以“一息三

至”为迟脉的“本体”,凡低于“一息三至”皆称“极迟”,即迟脉。因此,不

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形容词,而是针对正常“本体”而言。由此说明,“极

细而软”的意思是说: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

因此,微脉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有最“微”的程度。所谓“或欲绝,若

有若无”,即是微脉最“微”的程度。从刚开始形成“微脉”到最“微”的程度,

即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表明,《脉经》对微脉的解释,不仅介绍了微脉的

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且介绍了最“微”的程度,还介绍了可容许的变化范

围。可惜的是,后人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必须“细软”到一定的“极

限”才可构成微脉,甚至认为,只有“欲绝,若有若无”的程度才是微脉。这

样以来,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一部分。由此导致,近代脉收

所说的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这等于限制了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同时

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若对古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古代医家所

说的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大,其诊断作用非常广泛。比如:《伤寒杂病论》

所说的微脉,绝不是只见于危重病,从太阳病乃至厥阴病,都可见微脉。并且,

有时微脉反而是疾病向愈的佳象,这与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如《伤

寒论》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此条所论脉微

缓,是微脉与缓脉相兼,病虽八九日,其病并不危重,脉微缓是“欲愈”的表

现。当然,《伤寒论》也记载了危重病的微脉,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



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

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亡阳重证,故手足厥逆而脉微欲

绝。这说明,微脉不仅可见于危重病,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若将微脉只认

为是危重病的脉象,等于消弱了它的诊断作用。因此,应该将微脉的脉形规范

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脉经》以后的脉书对微脉的解释,一般是见于危重

病的微脉。比如《脉诀》说:“微者阴也,指下寻之,征来极微,冉冉寻之,若

有若无。”《察病指南》说:“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片来如秋风吹

毛而无力。”《诊家枢要》说:“微,不显也。依稀轻微,若有若无。”《难经集注》

引杨玄操说:“按之短小,不动摇,若有若无,轻手乃得,重手不得,谓之微也。”

《脉诀刊误》说:“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绝。”《医经小学》说:“微来如有

又如无。”《医学入门》说:“微似蛛丝容易断。”《医宗必读》说:“无力,似有

若无,模糊难见矣。”《诊宗三昧》说:“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

之状。”以上各家之说,显然是微脉最“微”的程度。这种程度的微脉,只见于

危重病。然而,这并不是微脉的全部内涵。不能认为凡是微脉都是这种程度,

必须明确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微脉的诊断作用。

20,濡脉

濡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

是脉体“软”,三是脉位“浮”。若与微脉比较而言,濡脉是在微脉的

基础上又兼“浮”的条件,即“细而软”再兼“浮”,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实际是《脉经》所说的“软”脉。因此,濡脉的脉形规

范是借用了“软脉”的脉形规范。这是因为,《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

并没濡脉之名。后人将“软脉”改称“濡脉”,沿用至今。若从根本上掌握濡脉



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必须说清这一点。《脉经》说:“软脉,极软而浮细。”

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就是《脉经》所说的“软”脉。《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

“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这夹行小字

说明,在古代,“软”与“濡”通。所以,后人将“濡”作为脉名,而将“软”

作为脉象的构成条件,这样,便于区别。这是后人对《脉经》的修正,应该说

是合理的。所以,濡脉成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其前身是“软脉”。《脉经》

对“软”脉的解释非常清楚。所以,濡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也很清楚。即:

“细、软、浮”三个条件,并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只要掌握了细、软、浮的

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辨别濡脉并不难。

21,弱脉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

是脉体“软”,三是脉位“沉”。若与濡脉比较而言,只是脉位不同。在脉

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是濡脉

和弱脉的区别。《脉经》说:“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这是明确了

弱脉的构成条件和最“弱”的程度。所谓“极”,指正常脉“本体”,不复絮言。

所谓“按之欲绝指下”,是弱脉最“弱”的程度。可以看出,弱脉的基本条件是

“细、沉、软”。所以,只要掌握了“细、沉、软”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

范围,就能掌握弱脉的脉形规范,辨别弱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是,将弱脉、

濡脉、微脉相比较,有利于掌握这三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辨别方法。这三种脉

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脉体“细而软”,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

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只是脉位不同。

22,虚脉



虚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迟、大、空、软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

脉体“大”是必备条件。这是因为,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

其目的,是针对“大”于正常的脉体。一般认为,脉体“细”多主虚证。但脉

体“大”有虚实之分。虚脉和实脉的诊断意义,就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

别虚和实。虚脉的脉体虽“大”,但兼“迟、空、软”等条件,故主虚证。脉诊

的二十六种脉象,以脉体“细”为基本特征的是:细脉、微脉、濡脉、弱脉、

涩脉。其中,脉体“细”虽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但涩脉在实际表现时易与“细”

脉相兼。这些脉象,多主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以脉体“大”为基本特征的是:

洪脉、虚脉、实脉、芤脉。其中,脉体“大”虽不是芤脉的必备条件,但芤脉

在较“大”的脉体最容易辨别。脉体“大”并不是都主实证,所以,必须进一

步辨别。也就是说,单凭洪脉并不能确定病证的虚实。因此,需要在脉体“大”

的基础上进一步诊察。虚脉和实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脉象。这表明,二十

六种脉象都有各自的诊断意义,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种脉象都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脉诊发展史表明,虚脉经历了一个发展、改革而又复原的过程。比如,

《脉经》以前,虚脉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无力即是虚脉。《脉经》成书时期,古

代医家对虚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一定的构成条件。即:“迟大而软,按之不足,

隐指豁豁然空”。因此,从《脉经》以后,虚脉不再是概念性的脉象,而是有了

一定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近代脉书又以“三部脉

轻按重按皆无力”为虚脉。这种虚脉,实际是脉来无力,等于又恢复了《脉经》

以前的虚脉。从“辨证论治”的需要看,《脉经》的虚脉有一定针对性,更具重

要意义。这是因为,虚、实二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这是对脉

体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以脉来无为虚脉,只是诊脉时的一个附加



条件。比如,浮而无力、沉而无力、数而无力、迟而无力等。并且,脉诊的二

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虚脉和实脉的脉形规范还关系着其他脉

象。比如,若不弄清实脉的脉形规范,就不能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所以,若

再恢复《脉经》以前所说的虚脉,继续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对整个脉法都非常

不利。因此,应该掌握古代医家为虚脉赋予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不要以

脉来无力为虚脉。其实,只要掌握了虚脉的构成条件和各种构成条件的基本脉

形,辨别虚脉并不难。比如,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再兼“迟、空、软的

条件,即是虚脉。在诊疗实践中,遇到这种脉象,必然主虚。

23,实脉

实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大而长微强”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

脉体“大”是必备条件。其实质,是脉体“大”再兼而“长”和“微强”。必须

弄清什么是“微强”,才能说明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脉经》以前,实

脉也是概念性的脉象,凡脉来有力即为实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

治第六》说:“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所谓“脉数虚”,即

数而无力。所谓“脉数实”,即数而有力。这说明,《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虚脉,

都是概念性的,主要是指脉的有力无力。《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给实脉赋

予了一定构成条件,即“大”、“长”和“微强”。应该说,这是很成功的,水平

很高,实用价值也很大。但是,若不弄清什么是“微强”,就不能体现实脉的脉

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大而长微强”,是与“大而长微弦”相对而言的。这

是比较接近的两种脉象。其中,“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正气充实、且有胃

气的脉象。“大而长”,指的是脉体。若体质强壮、正气充实,则脉“大而长”。

“微弦”是有胃气的弦脉,并非“微脉”和“弦脉”相兼。古代医家是将有胃



气的弦脉称“微弦”,其实质是脉的张力正常。“微弦”和“微强”虽一字之差,

但性质截然不同。“大而长微弦”是生理性脉象,说明体质强壮。“大而长微强”

是病理性脉象,说明病邪亢盛。所谓“微强”,其实质是在脉体“大而长”的基

础上而有异常过盛的表现,或者说,是病理性的过盛。“”强“是贼邪的意思。

大而长微强”的意思是说,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凡有异常过盛的表现即是

实脉。用“微”字是为了表达“强”的程度。所谓异常过盛的表现,可从脉的

张力、脉的律势等方面体会出来。在诊疗实践中,脉体在“大而长”的基础上

异常过盛,必然主实。所以,凡实脉都主实证。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将实

脉改革以后,后世脉书绝大多数是遵循的。然而,由于代革年移,去古渐远,

再加“微强”的脉形既难理解又难掌握,所以,后人对实脉的认识逐渐有了偏

差。因此,对实脉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说法。特别是《濒湖脉学》,竟然提出

实脉的构成条件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其实,这是没理

解“微弦”与“微强”的区别,将“微强”与“微弦”混淆了。所谓“浮沉皆

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质言之,仍是体质强壮的脉象,根本没有主

病的意义。若将实脉的“微强”改为“微弦”,就不再是实脉。还有,《丹溪手

镜》对实脉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它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大长微弦强”。这

种说法,在“强”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弦”字,更不伦不类了。这是因为,“微

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强”是病理性过盛的表现,这两种脉形虽相类似,但

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出现。所以,对实脉的这一类解释,必须澄清。近代

以来,有的脉书以“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为实脉。其实质,是脉来有力。这种

实脉,实际是《脉经》以前的实脉,等于复古。实际上,以脉来有力为实脉,

远不如以“大而长微强”为实脉更具诊断意义。并且,若以脉来有力为实脉,



则无法解释什么是革脉。所以,不能将《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脉经》以后的

实脉相混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才能

发挥每一种脉象的诊断作用。

24,促脉

促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数”和“时一止”为构成条件,其基

本特征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古文献对促脉的记载,

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其次是《脉经》。除此之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记

载了另一种脉形:“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所谓“促上击”,是脉来

急促并向鱼际上窜的一种特殊脉形,不能与促脉相混。但是,有的脉书认为有

两种促脉,还有的脉书以“促上击”之脉为促脉。其实,这是没弄清促脉在整

个脉法的作用和实际意义。《伤寒论.平脉法》说:“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意思是说,在“数”脉的基础上,再兼“时一止”,名为促脉。

《脉经》对促脉的解释,仍尊《伤寒论》原意,只是文字更简炼,实际意义没

变。如《脉经》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显然,两家之说完全一致。

据考证,从《脉经》以后,促脉即成为脉诊的常用脉象。“促上击”的脉形虽有

记载,但没专用脉名,不属常用脉象。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互相替代。

促脉的实质,是“数”脉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若用现代医学观点看,

这是心律失常的脉象。但是,在中医脉法,促脉不单反映心律失常,还有更重

要的意义。如《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九条说:“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

这是张仲景辨别“厥”证寒热的方法,说明促脉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

意义。一般来说,“厥”证病情较急,有寒、热之分。脉数者为热厥,脉迟者为

寒厥。寒厥阴盛,可用灸法。热厥阳盛,绝不可灸。此条所论,厥证脉促,在



“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表明“热极伤阴”或“阳盛及

阴”,故不可再按热厥论治。假若“数”脉没有“时一止”的变化,则为热厥,

绝不可用灸法。这说明,《伤寒论》是将促脉作为辨别“厥”证寒热的重要依据。

显然,促脉的诊断作用并不单是诊断心律失常,而是根据“数”而“时一止”

的变化对病证性质和转机进行分析。促脉实际是数脉与结脉相兼。也可以说是

由结脉分化出来的一种脉象。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证,结脉是心律失常。但是,

热证脉“数”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气大伤”或“热

盛及阴”,出现这种转机,断不可再按热证论治。因此,促脉的脉形规范必须是

“数”脉基础上出现“时一止”,与结脉同中有异,应予区别。以上说明,促脉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促上击”之脉是一种特殊脉形。所以,不能因为有“促

上击”的脉形就否定“数而时一止”的促脉,也不能因为有“数而时一止”的

促脉就否定“促上击”的脉形,更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将“促上击”的脉形与

促脉区别开。并且,促脉与结脉同中有异,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不能体现

促脉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

25,结脉

结脉是单因素脉象,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

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所谓“间歇”,古称“歇止”或“止”,相当于现代

医学的“窦性”停搏。若脉动五十次偶尔“间歇”一次,且无其他不适,可不

按病脉论。“间歇”次数越多,所主病证越重。结脉的实际意义,主要诊察脉的

“间歇”及其程度。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的脉

象共两种:一是结脉,二是促脉。其区别是:促脉是“数”而“时一止”,“止”

数不多。结脉不必兼“数”,“止”数可多可少。在正常心律的基础上,凡有“间



歇”,即是结脉。若在“数”脉基础上出现“间歇”,则为促脉。二者同中有异,

不能混淆。对结脉的解释,最早见于《难经》。如《难经》说:“结者,脉来去

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所谓“无常数”,意思是说,结脉的“间歇”次

数可多可少,没有规律和定数。《伤寒杂病论》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脉经》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所谓“脉来缓”或“往

来缓”,并不是缓脉,不代表至数,而是脉的往来和缓。即:基础心律比较平稳。

从古文献对结脉的解释看,结脉以“间歇”为主要构成条件,凡有“间歇”即

是结脉,“间歇”次数可多可少。至于促脉,是从结脉分化出的脉象,因其另有

诊断作用而被确定为常用脉象。所以,结脉与促脉应予区别。结脉主要反映脉

的节律失常,促脉除反映节律失常外,对辨别“厥”证寒热和疾病转机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应该将结脉和促脉辨别清楚。

26,代脉

代脉是单因素脉象,反映脉的更代,主要诊察脉形或节律失常的脉象能否

更代为正常脉形或正常节律,用于诊断由某一脉象更代为另一脉象的病理机制

和内在联系。这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

发展变化和转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脉的更代被忽视了。

所以,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已离题太远。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是:“脉来一

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很明显,这是将“间歇”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其

实,代脉的构成条件并不包括“间歇”,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

而是专指脉的更代。脉的更代,是中医独特理论,源于古代医家用二十八脉(即

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没明确经络是什

么,且年深日久,去古渐远,脉的更代逐渐被误解了。若从根本上弄清代脉的



实际意义,必须了解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的基本方法。古代医家

将人体气血的运行,比拟为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

医家将左右两侧十二经看成二十四经,再加任、督二经和阴跷、阳跷二经,合

称二十八经,并与天体“二十八宿星”相对应。因此认为,“二十八经”是人体

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此产生了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或“二十八脉”的传统

理论。按这种理论,人体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周流不息,依次交接,

则为脉的更代。并且,脉象随四时季节发生相应变化,也是脉的更代。比如,

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这种循环交替过程,由弦脉更代

为洪脉、洪脉更代为浮脉、浮脉更代为沉脉、沉脉再更代为弦脉,即脉的更代

顺序。古人认为,脉象随“四时”发生相应变化,是脾脏的生理功能,故曰“脾

脉代”。因此,从传统理论看,脉的更代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

气篇》说:“脾脉代者,谓胃气随四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这说明,《内经》

所说的“代脉”,只反映脉的更代,不是脉“间歇”。古代医家所说的代脉,既

有正常代脉,也有主病的代脉。正常代脉是脉的正常更代,没有特殊表现。所

以,古代医家有“脾脉平和不可得见”的传统说法。若脉的更代不正常、或脉

象变化不与四时相应、或脉的节律失常,必然有相应的表现,所以,病理性代

脉可以诊察出来。比如,春脉应弦,夏脉应洪、秋脉应浮、冬脉应沉,若脉象

不符合这种规律,不与四时相应,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再如,脉的节律发生

异常变化,出现“结脉”或“动脉”等,若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或更代为其

他异常脉形,都是病理性代脉。如《脉经》说:“其脉微细……代绝者死。”这

是微细脉更代为阴阳即决离决的脉象。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这

是更代为散脉。这都是病理代脉。对代脉的解释,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如: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其中,“脉来动而中

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

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

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

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

脉形。显然,《伤寒论》并不是将“动”和“止”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而

是将节律失常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称为代脉。这才是代脉的实际意义。

《脉经》说:“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

可以看出,《脉经》对代脉的解释与《伤寒论.太阳下篇》基本一致。所谓“来

数中止”,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所谓“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之说,与仲景之

说完全相同。这说明,《脉经》所说的代脉,也不是将“止”作为构成条件,而

是专指脉的更代。据考证,近代脉书将代脉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

久方来”的脉象,主要是误解了“五十动而不一代”的传统理论。如果弄清“五

十动而不一代”的出处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是针

对气血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其中,所谓“代”,并非“止”的意思,而是

气血运行“二十八经”每循环一“周”或每更代一“经”为一代。《灵枢.根结

篇》说:“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并说:“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

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

一代者五脏无气。”这是针对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古代医家将人

体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称为“五十营”,对此,《灵枢.五十营篇》有详细解

释,如:“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

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



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

与身。”这是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基本理论,受天文学的影响很

深。古人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日行二十八宿为

一昼夜,气血运行二十八经为一周身。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

吸为一息,一息气血运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血运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到身。

一昼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运行五十周,称为“五十营”。所谓“五十动而

不一代,以为常也”,就是按这种方式计算得来的。比如,若脉动五十次而不更

代一经,说明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正常。若脉动不满五十次就更代一经,说

明气血运行不正常。由此说明,所谓“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

一代”等,都是指脉的更代,而不是说脉“间歇”。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于二十

八经,绝不是每“间歇”一次才更代一“经”,而是循环交替,周流不息。因此,

不能将“一代”认为是“一止”。若将代脉说成“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

来”,许多传统说法解释不通。比如,中医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

传统说法。近代脉书将这种代脉也认为是脉有“一止”或“间歇”,并说“因妊

娠初期,胎形未定,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不相接续,故可见代

脉。但止数不多。”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对。“妊娠三月见代脉”,实

际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而不是出现“间歇”,更不是

“良久方来”。若妊娠三月脉有“间歇”,绝不可认为是常脉,否则,将会误诊。

所谓妊娠脉,一般是滑脉。由此说明,必须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澄清对

代脉的错误解释,才能体现代脉的实际意义和诊断作用。以上是二十六种常用

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其中,每一种脉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

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且,这二十



六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各有不同

的诊断意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概括性很强,再加相兼脉,可以满足临床

需要。因此,必须掌握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熟炼掌握这些脉象

的辨别方法,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哲医于2009-3-3122:14编辑]

引用报告评分回复

哲医

版主

UID26195

精华0

积分972

帖子84

贡献值40分



伤寒币572

鲜花13朵

异见0个

阅读权限50

注册2007-10-13

来自(必填):

职业或者岗位(必填)

状态在线#3使用道具发表于2009-3-3122:18资料个人空间短消

息加为好友

当当热销中医书籍当当中医新书目录

字号7pt8pt9pt10pt12pt15pt18pt20pt25pt30pt

回复#2哲医的帖子

以下是《最新实用诊脉法》第三章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脉诊重新

挖掘出的内容简介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后人误解的重

要内容。据考证,这些内容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涉及脉诊的基本原理、基础

知识、操作方法、脉形规范和脉象的实际意义等。简介如下:

1,“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据考证,“革脉”对中医的诊脉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

从《脉经》以后,“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中医的诊脉方法因埋没

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受了很大影响。这并不单纯是埋没了一种脉象,

而是埋没了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

脉”的解释表面看来不一样,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后人没有悟出其

中的道理,再加上《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过于简洁,专业性很强,所以,

后人对“革脉”产生了误解。由此导致,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革脉”

的解释很不切合实际。如“芤弦相合”为“革脉”、“按之如鼓皮”为“革脉”、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为“革脉”等。其实,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

和《脉经》的记载,可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在这些经典文

献,“革脉”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后世脉书将“革脉”说

成是“芤弦相合”或“按之如鼓皮”,实际是误解了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

“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其脉形既不是“芤弦相合”,也

不是“按之如鼓皮”,而是专指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以《脉经》和

其他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充分证实这

一点。脉诊的现状表明,由于后人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现在诊

脉,几乎没人见过“革脉”。“革脉”之名,几乎成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没

人去用,也没人会用。其原因,是后人没理解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

因此,必须将“革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使革脉重新发挥作用。并且,

以挖掘“革脉”的实际意义为突破口,可以发现脉诊和整个中医学体系存在的

一系列问题。

2,“牢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牢脉”的实际意义也被误解了。“牢脉”与“革脉”,是正相反的两个脉象,

是古代哲学思想在脉法的体现。由于《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难理解,

且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所以,从《脉经》以后,“牢脉”与“革脉”混

淆不清,甚至成为争议的焦点。其实,古代医家是将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

和转变称为“革脉”。若疾病发生变化或转变,但脉象不发生变化,则为“牢脉”。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方法。所以,《脉

经》只将“革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为了简化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上,按

哲学原理,“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比如,扁鹊说:“病若吐血

而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这里所说的“浮大牢”,是说“浮

大”之脉没有发生变化和转变,即:当变为“沉细”之脉但没有变为“沉细”

之脉。没“变”为“牢”,“变”则为“革”。由此可见,“革”与“牢”,是古代

医家对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进行诊察的两个方面。后世脉书将“牢脉”说

成是“沉、实、大、弦、长”等几种条件构成的,其实是没理解“牢脉”的

实际意义。假若“牢脉”的脉形含有“沉”的条件,那么,扁鹊所说的“浮大

牢”就不能成立。因此,以历史为依据,再结合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将“牢

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3,“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现已证实,“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是逐渐被误解的。它的实际脉形,

并不是近代脉书所说的“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而是指脉的更代。

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诊察节律失常的脉象变化能否还原为正常节律。从经典文

献的记载看,《内经》所说的“代脉”即指脉的更代。《伤寒杂病论》所说的“代

脉”也是指脉的更代。《脉经》所说的“代脉”还是指脉的更代。所以,古典文



献所说的代脉都是指脉的更代。脉的更代是否正常,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具有

重要意义。按中医的传统理论,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如,春弦、夏洪、秋浮、

冬沉等。若脉的更代符合规律,是生理性代脉。若更代不正常,则为主病的脉

象。特别是节律失常的脉象,诊察其更代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代

以来,代脉的实际意义被误解了,被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

这样以来,“代脉”与“结脉”混淆不清了,代脉失去了原来的诊断作用。《伤

寒杂病论》说:“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灸某草汤主之”,所谓“脉结代”,是“结

脉”未还原为正常节律,而不是既有“结脉”的“脉来一止”又有“代脉”的

“脉来一止”或“止有定数”。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所谓“代

散”,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散脉”。《脉经》也说:“其脉代绝者死”,所谓“代

绝”,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欲绝”的危象。还有,古代医家有“妊娠三月见代

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

即脉显滑象,绝不是说妊娠三月出现“脉来一止”、“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

是正常的脉象。所以,必须将代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并恢复其原来的诊断

意义。否则,就不能体现代脉的诊断作用。

4,“动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从《脉经》以后,后人只掌握了“动脉”的脉形,但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

义。现已证实,动脉的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其实际意义,是对非窦性心

律的脉形变化进行诊察。这是对大量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脉诊的经

典文献都以“阴阳”为论理工具论述窦性心律和非窦性心律的区别,其表达方

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后人没弄清这一点,所以,“动脉”的实际意义一直埋没

着。根据阴阳学说在脉学领域的论理作用,破译古代医家对“动脉”的表达方



法,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5,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

脉”的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构成条件,甚至认为,

“缓脉”是由“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种条件构成的。其实,

这是正常脉象的构成条件,而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脉经》对“缓脉”脉

形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

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

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脉形的指感特征和辩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

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

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互相鉴别,因为这两种很容易混淆。《脉

经》唯恐后人搞错,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

示后人,“缓脉”与“迟脉”要严格区别,不能互相混淆。否则,将会误诊误治,

造成严重后果。必须根据脉诊的发展史和经典文献的记载,才能将“缓脉”的

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历史表明,“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

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

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由此

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

对应的,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内经》所说的“缓脉”,与“急脉”相对

应。所谓“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内经》虽没解释“缓脉”的脉形,

但是,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确认,“缓脉”与“急脉”正相反。明确这一点

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缓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伤寒论.辨脉法》说: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名曰缓也。”《伤寒论.平脉

法》说:“卫气和,名曰缓。”并附有注解:“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这是《伤

寒杂病论》对“缓脉”脉形及其主病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所说的

“缓脉”,并不包括脉的至数。《伤寒杂病论》所说的“濡”脉,只是脉体“柔

软”的意思。所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突出的重点是一个“濡”

字,即脉体柔软。在《脉经》以前,“濡”与“软”通用,故《脉经》说:“濡

一作软”。由此说明,《伤寒杂病论》以脉体“柔软”为缓脉的基本条件。《脉经》

说缓脉“小駃于迟”,是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的形象,这是《脉经》惯用

的表达方法。后世脉书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指缓脉的

“至数”。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

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的深入研究可以证实:“一息四至”

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

程度。脉诊的发展史表明,“缓脉”在《内经》时期与“急脉”相对应。随着诊

脉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伤寒杂病论》以后,“紧脉”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取代

“急脉”的趋势。比如,《伤寒论》以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

以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受《伤寒杂病论》影响,《脉经》制

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紧脉”与“急脉”合并,此后,“缓脉”则与“紧

脉”相对应,这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的,

但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以后,因“急脉”被“紧脉”取代,故“缓脉”

与“紧脉”相对应。由这种基本性质可以证实,“缓脉”并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

条件,而是脉体“柔软”或“舒缓”。这是“紧脉”与“缓脉”互相对应的基本

性质。以上说明,从《内经》到《脉经》,缓脉的实际意义都是一致的。它是单



因素脉象,以脉体“柔软”或“舒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

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假若“缓脉”以“不浮不沉”为构成条件,则脉

浮缓或脉沉缓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假若“缓脉”以“一息四至”为构成条件,

则脉迟缓之说,根本说不通。所以,必须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掌握

“缓脉”的脉形规范。有些脉书没有弄清“缓脉”与“迟脉”的关系,将“缓

脉”说得神乎其神,甚至出现很多不切合实际的说法。比如,《濒湖脉学》说:

“缓脉去来,小駃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

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帖

柳梢(滑伯仁)。”这种解释,将“一息四至”列为缓脉的构成条件,并将诸家

之说罗列在一起,显然离题太远,已经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如果“缓

脉”是“一息四至”、“往来甚匀”、“应指和缓”,这是佳象,绝无主病之理。再

如《脉语》说:“缓状如琴弦久失更张,从而不整,曰缓。”这种说法,使人不

知其所云,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还有《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

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是

一种纯理论性的正常脉象,但绝不是缓脉。这是因为,在诊疗实践中,这种脉

象绝对没有主病的意义。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

能剔除对缓脉的不合理解释,才能发挥缓脉的诊断作用。

6,“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后人对“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只掌握了一部分,误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

等于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脉诊的历史

表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所说的“微脉”,不仅见于危重病证,也见于

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佳象。但现在所说的“微脉”与古典



文献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究其原因,是后人误解了《脉经》对“微脉”脉

形的解释。《脉经》对“微脉”的解释很难理解,关键是一个“极”字。《脉经》

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这个“极”字,是借用道家学说

的一种说法。所谓“极”,是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认识。道家学说认为,

“太极”浑沌状态为万物化生之始,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太极”,故“太极”

代表宇宙本体。受道家学说影响,古代医家将“极”字引进脉法,用“极”字

代表寸口脉的本体。所以,《脉经》所用的“极”字,都是相对于寸口脉的本体

而言的。比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大”

的脉形,即为洪脉,而不是说脉体“大”到“极点”才构成洪脉。再如,《脉经》

说微脉“极细而软”,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细”再兼“软”的条件,即

是微脉,而不是说“细、软”的程度必须达到“极点”才是“微脉”。这种表达

方法,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应该正确理解“极”字的含

义。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微脉、洪脉、细脉、迟脉、伏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

形规范。《脉经》在解释脉形规范时,共有六种脉象用了“极”字,所以,根据

《脉经》所用的“极”字,可以将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

来。这些脉象或多或少都有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详见第五章,不另重复。

总之,根据《脉经》的表达方法和“极”字的含义,凡比正常脉体“细”、比正

常脉体“软”的脉象,即是微脉,这才是“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以

上说明,脉诊确实还有内容急待开发。近两千年以来,不仅脉诊丢失了很多内

容,甚至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也被埋没了,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所

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医学遗产,任务特别繁重,但前景非常广阔。若将所

挖掘的宝贵财富再充实到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一定会促进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



提高。

7,挖掘脉诊的基本原理

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最早见于《难经》,这是脉诊的最基本的原理,

也是脉诊最重要的理论。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疾病,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种诊脉方法的基

本原理,首先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划分“五部”,其次是将寸口脉划分“三

关”,再分别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这是寸口脉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

疾病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论据。但是,《难经》和《脉经》对“五部”的论述都是

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语法隐晦,很难理解。所以,后人一般对“三

关”比较熟悉,对“五部”了解不多。由此导致,与“五部”相关的诊断技术

几近失传。其实,“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脉诊尚未明确“三关”与脏腑的匹配关系时,主要是以“五部”为理论依据。

并且,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持脉轻重法”,与“五部”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

实用的操作技术。因此,应该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将寸口脉

“五部”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充分挖掘出来。详见第四章,不另重复。

8,挖掘脉诊的操作方法

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古代医家开创的。古代医家在开创这种诊脉方法时,

设计了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非常实用。其操作方法以“五部”为

理论依据。《难经》所说的“脉有轻重”、《脉经》所说的“持脉轻重法”、以及

《千金要方》所用的操作方法,都是古代医家设计的那种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

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随着时间推移,年深日久,

这种操作方法几近失传。根据古代医家将寸口脉“五部”的理论,可以将“持



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挖掘出来,这是一种非常间便、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

对很多脉象的辨别都很方便。详见第八章,不另重复。

9,以脉诊挖掘出的相关内容为突破口,挖掘中医学的其他财富我们现

在所用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所以,脉诊挖掘出以上内容后,

必然涉及到经络。根据经络学说在独取寸口脉法发挥的作用,结合《内经》对

经络的记载,用挖掘脉诊相关内容的思维方式,对《内经》的表达方法进行精

注研究,可以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的重

要理论,挖掘出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迎刃

而解。由此说明,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脉诊的

发展和提高,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总之,脉诊需要挖掘

的内容很多。已经挖掘出的内容表明:必须将这些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

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并且,脉诊是整个中医学的

组成部分,脉诊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促进和

推动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泰山冬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