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杨树浦百年水厂

 沪学 2018-04-09

1933年的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


好久未到杨浦滨江来看看了。前天晚上去杨树浦路丹东路口的渔人码头吃饭,渔人码头这里早先是杨浦区八埭头对面的江边鱼市场,我是收集老照片的,惜乎原先这里的鱼市场,一直寻觅不到。那就暂且搁置,就说现在的渔人码头,造型不错,只是名字起得实在不怎么样。1980年代以后,上海许多建筑名物冠名,都喜欢加个“东方”,大概是“东方明珠”的余脉所致,大到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叫“东方台”,小到街头书报亭也叫“东方书报亭”,五光十色的城市,像大花园里的花,万紫千红才对,如果都搞成“东方”一族,那就有点俗了,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登上渔人码头的36楼顺风餐厅吃饭,夜晚从玻璃幕墙看黄浦江两岸的夜景,视野开阔,开阔的夜景尽收眼底,上海这个城市,即使在夜晚也是很迷人的。就说近在咫尺的杨树浦英商自来水厂吧,也是13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杨浦老工业遗址在转身为杨浦滨江美景的一部分,不敢说华丽转身,至少也是容光焕发,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冒险家纷至沓来上海滩。随着城区人口激增,致使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凸显出来。1860年,美商旗昌洋行为解决用水问题,在外滩开凿了深78米的水井,供洋行内部使用。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口深井。当时在英国的伦敦,已经出现了自来水。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侨民生怕喝了不够洁净的水而染病,于是,英租界当局就选择最干净良好的水源,1870年,工部局卫生处真是煞费苦心,他们从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的十二个取水点采取水样,送英国伦敦检验。化验结果表明,12个取水点的水质都优于同期英国泰晤士河水。这是对上海地区开展的第一次水源水质调查。调查还表明,当时苏州河上、中、下游的水质都不错,属于基本上无污染或极轻度污染的水。

1879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意向,当年在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公司筹备委员会,取得了在上海开办给水工程的专营权,第二年正式组成“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在杨树浦自来水厂组建之前,原址杨树浦路830号,曾经有四个英国商人合伙开设过一家供水公司,这是一座小型的自来水厂,堪称中国第一个自来水厂,只是因为它的体量不大,没有铺设输水管道,生产的自来水只能用水车将清水运送到居民用户家中,这种“江边卖水”的赢利模式很成问题,最终因水价昂贵,业务清淡,在经营6年之后,不得不将全部土地设备转卖给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国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自来水厂。1883629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水厂设址于杨树浦路830号,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开工于1881年,两年后竣工。20世纪30年代,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现为杨树浦水厂。厂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朝向各异。 

北洋大臣李鸿章参加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放水典礼

杨树浦英商自来水厂坐落在杨树浦路830号 图为杨树浦路旧景

1881年始建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

1883年建成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

1933年的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

杨树浦水厂内景

杨树浦水厂建成后的影像

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公司

1910年杨树浦街景,它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源头

值得一提的是杨树浦水厂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形式,承重墙用清水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周围墙身压顶雉堞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如同一座中古时代的英国城堡,尤其是那些装饰性元素,使这座建筑成了沪上工业厂房中的异数也是上海仅有的。由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已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式厂房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可以说,杨树浦路是上海工业发展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上海杨浦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篇大课题。那些灰暗但带着岁月痕迹的老厂房,正在串连起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博览带。沪上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已经按照“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特色设计和建设理念,将沿江的百年“工业锈带”正在进行“华丽转身”。杨树浦水厂如今是上海自来水科技馆,它印证了昨日的辉煌,时光回溯,这里曾经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许多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他们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引人遐想。

 

    201849日于上海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