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家乡的大灶头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8-04-09


      每每想到小时候一到做饭时,在砖土砌成的锅灶头旁,听着折柴声、炒菜声,便是我们家乡人最幸福的时刻了,小时候自己最喜欢帮母亲干点手边活,坐在灶洞前给母亲添柴烧火,顺便在咽着口水。母亲有时候一炒好菜,自己趁其不注意,便不怕烫的用手抓点塞进嘴里偷吃。

      现在家乡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如今灶头也许每家每户都还有,但比不上往昔那么的大了,烟囱也很少冒烟了。因为现在人也没养猪,年轻人大都出外经商,谋生,家里仅存一些老人同小孩为主,顶多逢年过节时才用下,平时几乎很少用大锅灶了,也用不上了,更不想搞得一个厨房乌烟瘴气。土灶头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既熟悉而又略显得陌生……


       今非昔比,那时候,老家用的是砖土灶头,每次母亲生火做饭时,自己就很喜欢围在锅边转,闻着那柴火烧出来的饭菜味儿忒香。灶头自然也我就成了一个家的核心,妇人们生活的一部份。



       现在,砖土灶头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只是那股唯有柴火才能烹饪出来的醇香,久久无法忘怀。现在村里只有寥寥的人还在延续着人间烟火。

厨房四周的墙都被烟熏黑了,留下了一坨坨的“火潭霉”


      旧时的柴可不光是木柴,还有松毛、香蕉叶,芦枝等,抓一把塞进灶洞去,就会听见一阵“噼噼啪啪”的脆响,柴火点燃的气味也散进了空气里。火苗越烧越旺,舔得锅底乌漆墨黑,也映红了母亲的脸庞。

大锅大灶烧煮出来的饭菜,飘着家的味道,吃一口香喷喷的米饭,就会想起母亲在灶下间忙碌的身影同锅铲摩擦锅边的声响至今还格外入耳。




80后的朋友你曾在灶洞用柴火烤过红薯吗,曾蹲在灶洞前用禾镰刀烧红补过那穿破的“蟾蜍鞋”吗?




烤红薯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和时间,不然容易使红薯烤黑,烧焦……每一条沾着柴灰的红薯却是那么的香甜可口,那真的是儿时没齿难忘的回忆。


岁月改变了多少乡亲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游子对家乡的情怀同灶洞前留下的记忆,每当忆起儿时那历历往事,心里都会是温温的,暖暖的。


朋友们,你们是否还会记起那些年飘起的饭香和被火烟亲过的眼?你们还会生火吗?会用火钳吗,会用火筒吗?


以前的锅台都是砖土做的,家里生活好点的便会往灶身上贴上点瓷片,美观而易搞卫生。现在都市一些餐厅为了一味的追溯仿古,一些柴火鸡,柴火鱼的餐厅无处不在,用这样的方式去博取消费者的好奇心与味蕾,但烧出来的味道又能够同老家的堪比多少呢?


哎呦喂,都快一点了,不写了,打个电话给我母亲,问下灶前还有柴烧不/——呵呵。


来源:普宁南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