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旦清理不达标通识课程,高校课程设置该追求经典还是拥抱市场?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4-10




谁来保证大学生的课堂时间不被浪费


高校能够称得上优秀的课程数量仍不够多,如果严格要求的话,差不多有一半的课程应该重新设计。”某名牌高校下属二级学院院长告诉记者。


大学里,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决定,质量相对可以保证。但是专业选修课或者通识课就不一样了,前者由于个性化内容较多,后者则由于难有现成的参照系,因此都很难有量化标准。这些课程质量如何?不少学校表示最难把关。


某高校教务处的负责人就透露,曾经有本科生投诉,计算机系老师上的通识课,既不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又不能提高自己对信息时代的认识,“感觉上课是在浪费时间”。



“教授水平高的话,确实能够带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但对一张白纸的本科生来说,他们既需要了解最新知识,更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学会科学的方法论。如果教授的水平不行,对课程又没有严格的质量把关,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可说是无效时间。”这位教务处负责人说。


但大学的痛点是,即便是不合格的课程,校方要取消也并不容易。随着国内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几乎所有高校对老师的课时数都有硬性规定。“取消任何一门课,老师意见都很大,甚至会吵上门来。这样的情况下,因人设课仍无法避免。”


课程如何平衡“与时俱进”与“回归基础”


眼下,世界高等教育可说是进入了历史新拐点: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课程体系必须面对与时俱进的问题,启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但是大学的课程,又该如何处理好“经典”与“市场”的关系,找到“变”与“不变”的平衡点?



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基础,回归大学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那就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坦言,对于学生来说,和现实技术相关的知识学习永远都是学无止境的,而且学校里能够提供的永远是滞后于现实产业界的,即便是校企联合,也很难为企业培养出所谓“好用”的人才。

几乎所有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吴静怡坦言,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高校每次开会时,都有着一致的看法:学生未来进入职业通道时,很少会回头去学习基础知识,而和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永远都有提升的空间。大学教会学生的,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以及方法论,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未来实践中保持不断提升的能力



“高校原本就应该在学生的基础培养上投入更多,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本科生课程质量早就该引起重视了。”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都毫不讳言这一点。


优化课程体系,迎来千载难逢契机


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优化高校课程体系,眼下正在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家标准》),这也是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针对全国高校所有5.6万个专业点,《国家标准》确定了专业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并定义有关量化标准。据悉,教育部已经启动高校课程评估。


据了解,教育部目前正在开展专业三级认证体系建设试点。今后将对95%以上的专业启动基本质量标准认证,对80%以上的专业开展国家质量标准认证,对20%以上的专业进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专业认证势必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助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事实上,沪上高校中就有一些先期启动国际专业认证的院校,率先尝到了人才培养的“甜头”。比如,上海理工大学有七个专业通过了德国ASIIN认证。“参加国际认证,以外部质量标准来促进内部教学改革。”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坚民介绍说,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参加国际认证的过程中,不仅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梳理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了这样的流程规范和课程质量监控,传统的因人设课的现象从根本上被杜绝了。哪些课程必须开设?每门课讲什么内容?完全根据专业目标来设定。”


更重要的是,根据国际认证的相关要求,雇主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评价,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贴合行业发展需求等内容,都将及时给予反馈,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预计更多高校将“动”起来,提升课程质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编辑:郝梦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