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你的小说更精彩,讨论帖(不定期更新)

 银色大鱿鱼 2018-04-10

怎样才能写出一本好书?

只有三点:故事!故事!故事!

只有故事才是书的主旨,如果脱离了这一点哪怕你有再好的文笔也没有意义。

就好像一块烂月饼包装紫檀木的盒子有意义吗?

如果你非要说那个盒子有意义,那么人家去看散文去看现代诗,或者干脆去学哲学了。何必看你的东西?

虽然三个故事,但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

故事一: 应该是偶然性。 没有偶然性的存在就没有故事。也正是一些偶然因素的存在才造成故事的不可预知性和可期待性。这就要充分发挥想象了,所谓脑洞大开,不单考验的是作者的脑洞同是也考验读者的。

不要写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这样话你这个外行人些出来认为是脑洞大开的东西,在老书虫和内行眼中就是幼儿园的咿呀学语。

非要涉及到一些专业的东西而自己又不懂怎么?可以去问度娘,找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将它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这样虽然写不出很高深的东西,但绝对是合情合理的。

还有一点偶然当中要存在必然,那么就要涉及到下一个故事。

故事二:逻辑性。没有逻辑性那就是一场疯狂的舞蹈,本以为会吸引全场姑娘的注意,却不小心变成众人眼里的白痴。

什么是逻辑性,简单来说就是A=B B=C A=C 这样的一些关联的逻辑关系的阐述。

那么在小说当中呢? 就要涉及到人物和事件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主角是个好人。 但突然你写他为了一个什么法宝或者利益去伤害无辜的人,那么这就出现了逻辑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你对人物设定出现偏差。或者让读者认为你笔下的主角就是一个打着好人旗号的无耻败类,那么你不如干脆就将他设定为反派,也许更成功一点。

还有一点在这里说一下。越贴近现实的东西越容易引起共鸣。比如恐怖小说中的黑暗。大家都有过相似的童年,在一个暗室或者黑夜当中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应该都体会过。所以说黑暗永远是恐怖小说的主旋律。

再比如,糖会给人美好的感觉,让人的幸福感增加。那么在一个人愉悦的时候会怎么样?吃甜点,形容她吃了蜜一样。那么在痛苦的时候呢?内心如同一杯苦咖啡。 我只是简单说一下,并非一定如此,这个还要看个人的喜好,有人喜欢将悲痛化为食量,那是上帝也没有办法的事。

故事三:连贯性。故事必须保持它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如果跟全文无法融合到一起,那么再好的桥段也要舍弃。

有些作者思维跳跃,突然想起一个好的桥段便毫不犹豫的用在书里面。自己写的时候就感觉很别扭,读起来就更觉得别扭。因为你打破了全书的连贯性。就等于是将读者从以前的代入感中生生的拉出来,然后还期望他们迅速的适应再度进入。

现在的书实在太多,不说写书的比看书的多起码比例不超过一百。你还能期望有人会有那种耐心等待从你的书中再度发掘出兴趣吗?恐怕没有。

所以遇到这样的桥段可以积攒起来,也许不适合你这本书却适合你的下一本书。或者只是适合你书的后半创作,但你将它提前了便显得突兀。

写作除了天分没有其他必然成功的技巧。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勤奋。

同样是那些中国字,也同样是相同的意思,有人写出来就精彩纷呈,有些人写得却干巴巴读起来味同嚼蜡。

能力除了天生都是后天锻炼所得。这就是拉马克的进化论。用进废退。(感谢落叶归根的纠正,不然我还以为用进废退是达尔文爷爷的。)

有人也许不服气,说我都已经写了多少多少字,怎么还能说我没有锻炼。

说的不客气一点,你那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工作,而并非创作。因为你码完字以后恐怕自己都没完整的读过一遍,句子有很多根本不通顺,或者前后语句颠倒混乱,读起来感觉驴唇不对马嘴。这样的经历算创作吗?只能说你是在锻炼自己的打字能力。

自己的一点浅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关于开篇。

开篇通常都被人格外重视,因为前几章不单关系到读者是否能够跟读下去,也关系到编辑对你作品的印象。

很多人都容易在开篇当中急于描述整个世界的设定、架构和故事人物背景、优势等等等等,恨不得能将所有的一切都一股脑的塞给读者。

还有一种开篇,描写了大堆的景色,堆砌了无数的辞藻,生怕读者因为开篇认为自己小白,恨不得在每一个字都夹住文青的标签。

但越是这样读者却越不买单,很多评论都说开篇不之所云,开篇长篇累牍等等。

有人会说某某一些成功的大神的书有时候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开篇,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但人家是大神,人家的笔名就是订阅保证了,你能做到吗?

所以还是仔细研究一下读者的习惯吧,弄一个好的精彩的吸引人的开篇,让自己的书成绩更好,难道这不好吗?

下面我就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怎么才能写出一个好的开篇呢?开篇就如同一本书的一张脸。是否能在相亲的第一眼让人怦然心动就看这几页了。

当然要将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不过却不是浓妆艳抹让人看了就不知所云的辞藻。

也不是故弄玄虚生搬硬套的一些样板。那些装逼流上来就打神仙的脸,更是让人看了生厌。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度。——适度。

什么都应该适度。

第一:适度的悬念是必须的。只有有悬念才能让人看下去。

第二:适度的简洁。 简单明快的节奏总是让人愉悦的。所以干嘛不在开篇当中给人这样的印象呢?

第三:适度的修饰。建议放在章节末尾。为什么呢?因为阅读习惯,不管多长的一章,开篇几个字总是最让人期待,希望上一章节的悬念能够得到答案。所以便迫不及待的读。如果你这个时候写点文艺的东西读者会很不耐烦的跳行,再跳,当发现没什么实质东西通篇都是这个,那就会骂大街说你灌水了。但你写在章节末就不同了,首先他的心愿已经满足,而新的悬念也许又勾起了他的兴趣,这时候看一点舒缓的文艺范,……不用再解释了吧。

当然这只是通常现象,总有一些人,你不管怎么写都不能如他的愿,其实他不过是发发牢骚刷一下存在感。那么你还理会他的看法干什么呢?

第四:那就是尽量严禁的逻辑性。逻辑性不是你如何长篇累述的去解释你的设定。刚刚开篇故事还没有展开,你的作品中三观还没有被读者认识认可,你有什么可解释的?越解释就越输了。

那么这里说的逻辑性是什么?是合理性。举例随便写一个吧。

大长老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将一甲子的内力传授给王二愣。

王二愣看着大长老失去生命的干枯身影不知道是悲是喜。

因为他原本是来刺杀大长老的。

写到这里读者就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而且心里也有一个猜测。王二愣是大长老的私生子?或者是什么什么的?天马行空各种乱猜都不作数,最后还是需要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首先王二愣能够去刺杀大长老说明他们有仇,那么是什么仇呢?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灭门之仇或者干脆就是羞辱他了,他看大长老不爽,就是要打脸立威,这些都可以。只要你写的巧妙大长老有取死之道,而王二愣有必须复仇的理由,这一点就算过关。

那么接下来,为什么大长老看见王二愣这个刺杀自己的敌人,为什么还要将功力传授给他?

刚刚说了几个可能,什么私生子之类的。当然这个也可以解释。但是这样王二愣就要背上弑杀之名。随着他名声越显赫这一幕就越成黑材料,会对他造成重大的影响。 如果你想将这个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长线点来用,也未尝不可。

还有一个巧妙的可能。大长老拼全力出手杀了王二愣落个同归于尽,当然是可以报仇。但假如大长老传功并非是为了王二愣好,而是他的邪功一旦沾染就必须修炼。最后王二愣会变成一个人神共愤的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的家人也会因为他遭到牵连,最后就是全族尽灭。

这就是它的合理性,也许只是一句话,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爽点,中长的线。就看你自己如何使用了。但不管如何都要落在合理上,不是你能不能接受,而是读者能不能接受。

不是你写的如何爽,而是读者看起来如何的爽。所以爽文是必须有故事支撑的,而不是那些看谁不爽就打脸,然后装逼,再继续打脸,一直打到全文终结,那样的不是爽文,而是装逼小白文,如果你们打算写这样的文,那我也没有意见,不过我提醒大家,你们就算再写装逼打脸能写过大神吗?

呵呵呵,以上是我一点浅见,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渡章节的处理和镜头的转换

故事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串联起来,最终讲述一个完整的意义。这些精彩片段就好比一串项链上的宝石,无论每一颗多么出色,但都不应掩盖整个作品的光芒,只会让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小说精彩的片段所形成的即视现象,让文字在我们脑海当中呈现出一幅幅熟悉或向往的画面,这样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但现在问题出现了,一个桥段写尽要转入下一个故事,这时候就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是不是要将下一个故事当中的背景场景人物事先交代一下?如果直接跳转过去会不会显得突兀?或者我干脆凑一个流水账一样的章节讲一讲猪脚转场当中发生的小故事?

首先,读者看的是故事,那么就必须有故事性需要精彩的悬念。如果你过多的交代了背景人物那么很可能会提前剧透,让读者猜到了猪脚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样就大大的影响了读者心中的期待,你的故事在精彩程度上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不要去考虑转场读者会不会接受,你只需要考虑你接下来的故事是否依然吸引读者。当然你还要在上一个故事当中保留一条线,这条线的存在是猪脚必须转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然的话就会感觉上下衔接不够流畅,猪脚的突然转场有些突兀。给读者带来生硬的感觉。

直接跳转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做好上下故事的首尾衔接。比如猪脚完成了上一个故事的冒险后,他拿到某样东西,这东西便代表着新的地图。然后你直接跳转到新地图当中,中间不必交代走路的过程,新人有时候恨不得写清楚猪脚走路先迈哪条腿这样就显得过于拖沓了,有灌水的嫌疑。

流水账式的转场当然也可以,有时候会写猪脚如何赶路,但要有用处。比如你说猪脚在走路过程当中遇到一个卖瓜老头,老头长的慈眉善目,卖的瓜又香又甜。这老头是干什么的?会吊起读者的胃口,可后面发现这就是个卖瓜老头,没有任何存在意义,那么读者就会大呼上当。这就真的是流水账了,但如果这个卖瓜老头是你埋下的一条线,虽然整个篇幅都是猪脚在赶路和这个卖瓜老头打屁,读者也会感觉这章节很重要,关键就是这样的章节是否对后面的故事有用。

这里有一些评书的方式我们其实可以借鉴,一个说书人如何留住听众? 晴天的时候,书场里面满座,那么说书人就会讲一些经典的桥段,节奏感十足。将听众的情绪都带动起来,然后他会在这时候突然一转讲一些风花雪月,当听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马上又转回激烈的对打,让听众大呼过瘾,这时候书场的人就会敲打小铜锣来收钱了。

雨天的时候,大多听书的人都是来避雨的,那么说书人就会把握节奏,看听众快要睡着了,他马上说一段快节奏的,等大家的瘾被勾起来,他又会转为一些不实际的描写,比如风花雪月啊,地理人文啊这些。

我说这些并非是要教大家灌水。而是在讲故事的节奏性把握,还有在紧张的故事情节当中穿插一些过渡。

比如猪脚在上一个故事高潮的时候,你让他随手得到一件东西,接下来这东西会自然而然的引出你下一个故事的部分场景设定。这时候适当交代一下新地图啊,新势力啊,新反派啊,等等,这就好像晴天讲故事一样。

当你的书已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精彩的长线当中,也已经写过几个让读者兴奋不已的小桥段,这时候你就可以适量的讲一讲感情戏啊,新设定啊,反派的背景啊,新地图的暗示啊这些,当读者感觉这些章节水的不行,却突然发现下一章又进入了紧张的节奏当中。这就好比雨天讲故事,不能让听众睡着了,不然谁给钱啊?

评书当中还经常用到一夜无话,一路无话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过渡的一种方法。

故事的过度环节就好比项链上的环扣,也许没人去注意它的存在,但它却是一条项链完美呈现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将它过分凸显,那样会喧宾夺主,让项链失去和谐的美,也不能过分忽略它的价值,让项链还没有佩戴就分崩离析。

还有一些问题是镜头的转换当中也牵扯到一些衔接问题,有的人喜欢在几个猪脚配角只见转换镜头,感觉这样很有意思,很能增加紧张感增加故事的悬念,但必须要用好,而且要用巧。

这就必须把握一条线,比如电影中出现一个挂钟,然后在这个时间点上交代几个重要的人物在做什么,有这个挂钟为依托,观众很容易就能清楚整件事情的几个方面。那么挂钟是重点吗?并不是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媒介,让大家知道这些场景都是在同一个时间发生的。

再比如一个珠宝,这个珠宝经过不同人的手,发生了不同的故事,现在看到这个珠宝便将前后的联系都交代出来,那么这个珠宝是重点?是在说它如何如何价值连城?也不是,它也是一个媒介,让大家知道围绕这个媒介发生的故事,重点是故事,而不是珠宝。

评书当中也有这样的手法,比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将听众带入到另一个视角,领略另一份精彩。

现代电影中运用的手法会更多,比如有平行的、交叉的、颠倒的、连续的,不过都要找到一个能够总揽所有分镜的媒介,不然很容易写崩。

呵呵呵,以上是我一点浅见,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对话的一点感悟

以前写书就怕对话,说什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样的对话能够让小说增色,让读者看起来爽快,而是根本不知道说什么。

然后我便看了不少小说专门主意他们的对话,倒是也有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对话其实就是聊天,你就当在QQ上对心仪的美女,你要绞尽脑汁的吸引她的注意力,当然不能一次性将问题全都问出来,那样美女最多只会回你一句,你查户口呢?

所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不要一次问许多问题,一次只有一问,然后做一个回答,再由对方的回答引出下一个问题。

对话也要有连贯性,当然还有符合人物性格的问题,假如一个斯文人你让他开口闭口玛德,那显然不合适。

还有符合人物的身份,你让一个奴才面对主子自称小爷,恐怕不是腿断就是命断,除非哪个奴才是猪脚有强大的光环。

第二对话的几种类型,到底有几种呢?我也是冥思苦想最后简单归纳为四种,第一种一般对话,就是过度情节桥段使用的普通平常的对话,这样的因为没有什么太多营养所以尽量简化,但一定要交代清楚你想交代的情节。

第二种装逼打脸对话。如果你准备打脸,那么就要有语言冲突了,这是问题的关键,既要冲突激烈又不能装的太过,并不是非要骂人带上他上下全族女性同胞才是有气势,有水平的国骂是从来不带脏字的,所以这个其实也十分考验功力,总之就是怎么挤兑对方怎么说,最后让他动手,你好让猪脚打脸。

比如说一个瘪三对主角吼“你特么算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啊?”瘪三会非常得意猖狂的大笑“哇哈哈哈,原来是个傻子,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猪脚问“那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吗?”瘪三完全下意识的回答“我当然不是”猪脚开始挤兑了,“不是什么?根据刚刚的问题考虑,我们在讨论是不是东西的问题,你现在说自己不是,那就是不是东西了?既然你都不是东西了,我干嘛还要理你呢?”

这样设计一个小小的坑在语言上让对方跳进去,也就是所说的语言机关,触动了机关便会是连锁的反应,如此一来对话就很精彩了,而且也很有悬念,开始读者甚至以为猪脚光环没带来吗?怎么还不开光环打脸呢? 当看到后面便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顿时觉得更爽。

我笔力有限只能讲一下这个道理,真正例子可能没那么精彩,但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这样设计的打脸对话绝对比那种开光环碾压的要好的多,不过铺垫不能太多,也就是铺垫永远是铺垫,是绿叶,你不能巴拉巴拉没玩没了,那样就严重影响了章节的节奏,甚至让你苦心设计好的桥段失去色彩。

第三种悬疑类型,这一类最不好写,所以要一个问题一分析,还要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环境也十分重要,比如说审讯一个犯人,在一间封闭闷热的审讯室里,灯光开的很足,甚至有些刺眼,对面明显就是凶手但却没有证据,这时候就要提问了“几月几号你在什么地方?”“酒吧喝酒啊”对方洋洋不睬,还左顾右盼,问方会借着问:“去干什么?”“我都已经说了是去喝酒,你耳朵聋了吗?”对方用力的拍打桌子,显然是要顽抗到底。“跟谁在一起?”“当然是跟朋友了,难道是跟你吗?”对方挖着鼻孔漫不经心。

这时候就要开始分析了,为什么他洋洋不睬的样子,因为他在掩饰他的腿一直带抖,所以他故意让腿颤抖的更厉害,然后左顾右盼的是想移开自己的视线。

为什么要用力拍打桌子,是给自己壮胆,因为他心虚,因为凶案就是在酒吧开始的,所以他很可能就是凶手。

为什么一问到跟谁在一起,他会挖鼻孔,因为他早都联系好了,也就是已经串供,所以他很得意,从这条线是抓不到他的。

如此一分析干巴巴的对话就显得很丰满,很有味道了,也增加了悬疑的凝重感。然后再来几个转折。问几个尖刻的问题,比如“你捅了对方几刀?”“尸体藏在哪了?”“你跟他有什么仇,竟然下手那么狠?”

疑犯马上就会大怒,然后吼叫我要找律师,没有律师我拒绝回答,警察诬陷等等,如此一来便有了一个转折,或者是神勇警察顶着开除危险暴打让他招供,或者是机智干探设下圈套诱他上当,不论那一个写出来都应该很精彩。

第四种真情告白类型,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发血誓,是兄弟结拜还是沉冤昭雪,都需要一些感人至深的对话或者独白来填充,丰富,彰显,烘托,从而完美的表达出那种真情。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口号能够感染人,反而是那种很平常很平淡,平静,甚至是淡如水的言语却最能打动人心。

比如劫后余生,男猪对女猪讲“我爱你。”不好,换一种,“我们结婚吧。”好了不少。再换“愿意跟我牵手一起共历风雨吗?一辈子。”太文艺了吧,再换男猪:“哈哈哈哈,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要几个孩子了,你喜欢几个?”女猪:“什么几个?”男猪:“孩子,我们的孩子!”这代表什么?代表男猪要求婚,而且确信女猪一定会答应,而且两人准备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没有什么比灾难后的新生命更能代表美好的了。女猪会不会答应?那就看你怎么想了。

、、、、、、呵呵呵,以上是我一点浅见,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又来了

关于选题。

我曾经为这件事纠结过很长时间,当我写了几百万字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开窍了。当然我这几百万字都扑了,但却让我收获了不少,希望朋友们都能够坚持,有的时候写作就如同爬山,不爬到山顶你永远看不到最美的风景。所以坚持很重要。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先来说说选题忌讳哪些事?

第一点,当然也是老生常谈了,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来写。比如你是一个南方人,却要写一个出生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人,那么肯定会有各种不合理。因为你没有见过北方大雪封山,或者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割在脸上好像刀子一样,可以将一个五尺的汉子冻哭,这是真的绝不夸张,在寒风和大雪中那种无助,只有真正经历过才有体会。

第二点,不要将太多的元素加入到一部小说当中。比如有人写仙侠,但在仙侠当中有想要创新,于是引入一些玄幻科幻类的东西,如果不是大神的话这样写绝对会被喷死。还有转场的时候切忌从古代转到现代,或者从一个修仙世界转入一个科技世界。当然无限文除外。

第三点,不要想过多的桥段,每一个桥段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故事,或者是一次激烈的冲突。那么你这一个故事挖透了吗?一次冲突已经达到顶点了吗?为什么不在已经有的桥段当中多加入几个转折呢?

第四点,不要将一些不合理的桥段硬塞进去,这样的话会造成你的故事显得非常突兀,根本溶入不到整个故事当中,而且造成人物原有设定的崩坏,让你没办法继续写下去。

第五点,选择的桥段不能让故事保持一贯的风格。

接下来我捡两点来说一说吧。

有人可能会认为元素越多内容越丰富不是越好吗?读者在看什么?还不是在看新鲜感?我给他足够的新鲜感为什么他不喜欢看呢?

这就要说到小说的主旨,一切都要为故事服务。前一段时间跟几位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到底是故事为人物服务,还是人物来为故事服务。当时我说人物是故事的一部分,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为故事服务,这就涉及到你选择的桥段是否符合你故事的需要,或者是你人物的设定。

举例说一下,一个孝子在饥荒当中领着老娘逃荒。拼死抢到一个馒头,他是否会先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你写他三口两口将馒头吞下去,然后回头找老娘,这就不符合故事当中人物的设定。不论你讲他吃馒头的过程写的如何精彩,也无法让读者接受。

但如果你写他咬了一口然后揣在怀里,后面你就可以解释,因为那一口咬掉了上面的土,这是一个绝对的孝子。

如果说是怕这馒头有毒提防有人来加害,这可能引出一段恩仇,一个悬疑的情节。

如果是不吃就会饿死,吃一口是为了有力气能抢到更多的馒头,那么这个桥段可能是古龙的武侠。

如果说他先咬了一口是为了让他娘放心,自己已经吃过了,这将会是一个机智的人。

你看一个馒头会引出不同的设定。符合不同的人物性格。

那么接下来这个馒头会引发什么样的故事呢?当年有部电影叫做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好像有点扯远了吧,怎么又跑到小说去了?

那么我们要给它一个合理的解释。如何引发的血案。孝子拿着馒头急匆匆的给他娘吃,老太太饿坏了三两口吃下去又喝了大量凉水,馒头本是发物,在长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疾病,结果他娘一命呜呼,孝子也变成了杀人犯。这就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一个馒头牵扯一段姻缘。馒头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定是官府或者大户人家施舍的。那么就出现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来施舍馒头,看着孝子浑身是伤却没有吃独食,自然发现他的善良,留意观察然后芳心暗许。

一个馒头还能引出一段仙缘。孝子拿着馒头去见老娘,却发现路上一个骨瘦如柴的老汉已经饿昏过去,他左右为难,如果馒头给了老汉可能自己老娘就要挨饿,可如果见死不救又实在于心不忍。于是他将馒头分成两半,一半给了老汉一般留给自己娘亲。可能这样说有些牵强了。但也未必不是一种可能。

所以一个桥段真的可以深挖,就比如苹果这个词,你会想到多少种可能?手机。电脑。牛顿。白雪公主。亚当夏娃。等等起码会有十几种想象,在这么多的想象当中,肯定会有符合你故事需要的。

有些朋友会说,我写到一段之后突然卡文了,大纲也写的很好,细纲也写的很好,但就是缺少一个连接段落。这时候怎么办呢?加入一个连接用的小桥段就好了。

比如猪脚现在经历一个副本之后功力提升同时也获得了新的法宝,马上要让他去一个大城市发展。但路上怎么办?就直接干巴巴的写几个月走路终于到了某城?这样有些太干了吧。

这时候你就翻一翻后面的大纲,找一个可以利用的桥段加入一个小角色。比如后面有拍卖场或者某帮派,那么让他在路上遇到这个人,产生一个或大或小的交集。这样看起来故事比较连贯,而且为后面做了一定的铺垫。

有些朋友总是说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中外历史有很多奇葩的故事,随便挖掘一下就是一个好的题材,比如那位小怜玉体横陈夜的冯小怜,从她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国君可以荒淫到什么程度,难道这桥段还不够你挖掘的?

再如绝缨大会上那位将军唐狡,国君没有因为他摸了老婆屁股而生气,也没有掌灯捉拿真凶,而是让大家扭断盔缨,这样皇帝老婆就看不出是谁了,再后来的战争中,这位老哥拼死救了皇帝一家,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也挺传奇的?

所以多阅读,不一定是去读那些大火的书,多看看历史多看看人物传记,总会给你许多的启发。

在这里再说一点语言上的问题,有些朋友写作的时候不自信,生怕留下什么漏洞被读者喷,于是就在文中使用了大量差不多不一定类型的词语。这是行文的一个大忌。必须要肯定而且必须要精准。

比如说他身边的宠物差不多有一层楼高。换成足有一层楼高,你是一种什么感觉?

太晚了,脑子乱了,可还不想睡,就随便写这些吧,如果里面有不恰当的地方,或者是没有写明白的地方欢迎朋友们多交流。

以上只是自己一点浅见,希望能够对朋友们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