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防己汤--补虚通阳·清热利水

 学中医书馆 2018-04-10
木防己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木防己10g 石膏30g(先煎)桂 枝6g 人参12g 上4味,以水600m1,煮取200re|,分2次温服之。 (功效]补虚通阳,清热利水。 (主治] 主证:寒饮化热,喘满,心下痞坚,气短乏力,痰少而稠, 鼻干口渴,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沉紧或沉而有力。 副证:面目肢体水肿,小便不利,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临证加减)
1.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积液:根据病情辨证,酌与葶苈大 枣泻肺汤、小陷胸汤、苓桂术甘汤加减用之。
2.痹证:风胜者,加桑叶、防风;湿胜肿甚者,加茯苓皮、 苍术、滑石;寒胜痛甚者,加制川乌、姜黄;热重红肿者,重用 石膏,加知母;久病人络者,加蜈蚣、蕲蛇。
3.吴颂康对《金匮》木防己汤应用经验:采用万年青根散 (万年青根、红花、车前子、丹参、绿茶、葶苈子、大枣)合木 防己汤治疗肺心病有效。又用木防已汤加减(桂枝、防己、人 参、平地木、红花、丹参、车前子、茯苓、泽泻、葶苈子、陈 皮、红枣)治疗风心病,对纠正心衰,缓解症状也有较好疗效。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55]
4.从木防己汤的配伍谈起:本方配伍严谨,功具温清补利, 用于痰饮郁结化热,而又兼阳气虚弱的证候.本方的特殊结构及 其肯定的疗效揭示了痰饮病治疗中的一些规律:①温阳化饮,重 在“和之”,②扶正祛邪,当分标本;③表里同治,并行不悖; ④温清补利,调和气机。本方的配伍似乎杂乱无章,但正如唐容 川I谓张仲景用药法所指出的“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 证则易一药”,本方就是通过这种“杂乱”的配伍,即针对痰饮 病本质性的病机,又兼顾了支饮复杂的变局,故不失为治痰饮当 以“温药和之”的典型代表方剂。[陕西中医,1984,《2,:26] 5.本方石膏用量管窥:文中评述了历代对石膏用量的认识, 分析了木防己汤证的病机,并根据本方煎煮上的特点,认为本方 中石膏用量仍应为“十二枚鸡子大”,对张仲景方剂量的盲目改 动,有失张仲景原意。[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2,:46]
6.加味木防已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药用生石膏30g (与薏苡仁15g共捣),木防己、桂枝、葶苈子、莱菔子各lOg, 生晒参、生半夏各6g,茯苓12g。兼表证加麻黄、杏仁;热盛口 干,痰黄黏稠去生晒参加黄芩、鱼腥草、鲜竹沥;痰涎壅盛,喘 咳气逆加苏子、白芥子、川厚朴;面浮足肿加泽泻、车前子、石 韦;神疲气短加黄芪、五味子;唇青舌紫加丹参、赤芍;面灰肢 冷,心悸喘促,脉沉加四逆汤;躁动不安,谵语加至宝丹或安宫 牛黄丸。每日工一2剂,水煎服.[浙江中医杂志,1992,c12,:5353
7。加味木防己汤治疗风心病心衰:基本方为木防己15--~20g, 桂枝、红参、枳壳各6~lOg,生石膏10~25g,坤草15~30g。喘 甚加葶苈子、椒目、大枣;心悸明显加紫石英、生龙齿;肢肿尿 少加车前子、茯苓;气虚自汗加黄芪、浮小麦;畏寒肢冷加炙附 子;咳嗽咳痰加桔梗、陈皮;腹胀纳呆加厚朴、炒莱菔子;瘀血 明显加丹参、桃仁、红花;咯血加茅根、阿胶。每日工一2剂,工0 日为工个疗程,连服l一3个疗程。
8.防己、桂枝、石膏、杏仁、滑石、通草、薏苡仁.治暑 湿痹。并云:此治痹之祖方也(指木防己汤),风胜则行,行者 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加滑石、革藓、苍术;寒胜则 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 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芪、炙甘草; 兼痰饮者加半夏、陈皮,名加减木防已汤。[温病条辨] 9.防己、木通、槟榔、生地、川芎、白术、苍术、黄柏、 甘草梢、犀角。食前服。治湿热脚气,足胫肿痛,憎寒壮热,名 防已饮。[医方集解]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木防己6g 桂枝6g 人参12g 茯苓12g 芒硝lOg 上5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下芒硝,再微 煎,分2次温服。 (功效)行水化饮,散结消痞,补虚清热。 (主治} 主证:痰饮喘满,心下痞坚,短气咳逆,大便燥结,舌质淡 红或苔薄而润,脉沉滑。 副证;遍身水肿,小便短少. (临证加减] 1.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加芒硝的意义:魏念庭云: “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邪既散而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 故以坚投坚而不破者,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可见,其用芒硝之 目的,乃咸以软坚以化痰饮之癖……现代药理学证实,病人服芒硝 之后,由于其不能被肠胃吸收,故在肠中形成高渗溶液,结果大量 吸收组织间水分。这样,一方面起到泻下作用,一方面使肠内燥屎 软化,起润燥软坚通便泻水的作用。[中医药信息,1989,fs,;46] 2.关于防己的探讨:防己,古称木防己,分汉木而为二种 者,苏敬陈藏器以后之说,太平御览载吴氏本草曰,木防己,一 名解离,一名解燕,神农辛,黄帝岐伯桐君苦,无毒,李氏大寒, 其茎如葛蔓延如芄,其根外白内黄似桔梗,内有黑文如车辐解, 可以证矣。又案,防己散饮泄水,石膏清肺热,止喘满,桂枝人 参通阳补气,若夫水邪结实者,非石膏之所能治,代以芒硝峻开 坚结,加茯苓利水道也。

(原文) 膈问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曰,医 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 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24) 木防己汤方; 、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鷄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二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词语注解工 ①心下痞坚:心下,此包括胸膈胃脘。心下痞坚,指胸膈胃脘等处有 痞塞坚实的感觉。 ②面色黧黑:黧,黑中带黄的颜色。黑,此寓昏暗不明。面色黧黑,指面色黑中带 黄而晦暗. . ⑧虚者:此指心下痞坚变虚软。 ④实者:此指心下痞坚结实如故。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支饮重证的证治。既属“支饮”,必然饮聚胸膈,阻遏胸膈间 的气机,致心阳不展,肺气不降,故“其人喘满”。饮在胸膈,波及胃脘,气滞不舒, 所以。心下痞坚”。饮阻胸膈,不仅可使气郁化热,还会妨碍营卫的运行。营卫运行不 利兼饮热上蒸,则“面色黧黑”。寒饮深结在里,故其脉沉紧。上述脉证总由邪实内 阻,饮郁化热所为。若病情迁延数十日,又经吐、下等攻法误治,必定会损伤正气。正 气既虚,饮邪更难去,以致形成正虚邪实,饮热阻滞的支饮重证。故宜补虚通阳,利 水散结,用木防己汤主治。服药后,饮消热清,气机畅行,心下痞塞坚实变为虚软, 病即趋愈。如果药后心下痞坚结实如故,尽管有某些症状改善,但预计数日内病情又 将复发,因为心下痞坚依然,说明饮结未散,此时再服木防己汤仍无改善者,是药证 不尽相合,病重药轻,应当加强消饮散结之力,故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主治。 有关本条的精神,历代注家略有分歧。一是对本证涉及的脏腑病位,赵良仁认为在 心肺,徐彬、尤怡认为涉及肺胃,吴谦认为累及上中下三焦.三说各有其道理,但根据 支饮的病机以及本证的特点,宜将赵、徐、尤二说结合起来,更为妥当。二是关于原文 中“虚者”、“实者”,一种是从病机去解释,有的从正虚与邪实解,如赵良仁,徐彬、李 等;有的从“水饮虚结”与“水饮实结”解,如吴谦;有的从有无实邪结聚分,如尤 怡,有的以有无宿垢分,如高学山;有的从邪盛与否分,如黄树曾。一种是从症状去解 释,认为“虚者”指心下虚软,“实者”指心下痞坚结实,如高等医药院校《金匮要略》 二版、四版、五版、六版等教材及王渭川均持此见。诸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虚者”、 “实者”,各有所据。然而根据木防己汤与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的方药组成及功效 来看,似以后一种观点更符合病情。不过,分析“虚者”、“实者”产生的机理,吴谦的 观点似乎更为贴切,宜参。 (方药评析] 木防己汤虽只有四味药,却具有寒热并行、攻补兼施的特点。其中木 防己辛苦寒,泄利消饮,桂枝辛温,通阳化气,二药相伍,能开结祛饮;人参扶正补虚, 石膏清解郁热。上药合用,能宣通阳气,消除饮邪,清泄郁热,若饮热交结难开,则不 宜于重坠的石膏,遂去之。又虑虚实错杂之证,久不愈正气益虚,不宜泄利太过,故减 轻防己的用量,而加既能渗利水饮,又有健脾之功的茯苓,协助防己消饮,再加咸寒的 芒硝软坚散结,以破除顽固凝结的饮热。诸药配伍,使阳宣气行,饮结得开,饮热从二 便而去,故“微利则愈”。 (文献选录] 徐彬:膈在膜之上,比正下稍高。盖心下当胃管上口,而膈更在上,不 可按之处也。日膈间,则在肺部而非肺饮矣,然胸为肺之府,气迫肺,故亦喘。膈间清 虚,如天之空,饮气乘之,故满。心下痞坚者,因误吐下,客气动膈而痞塞乃在心下也。 面色黧黑者,胃之精华在面,阴邪夺其正气,故面不荣而黑,黑者阴象也,水则为沉,寒 则为紧,故脉沉紧,误在吐下无疑矣。更得之数十日之久,其虚可知,故以木防己汤主 之。本防己为君,通水气壅塞也。人参为佐,恐虚不能运邪也。然膈属太阳之分,非桂 则气不化,故加桂枝。痞则胸中必郁虚热,故加石膏。彼汉防己能泻血中湿热,而通其 壅滞,故下焦湿肿及皮水淋涩,除膀胱积热宜之,而一L焦气分热证禁用。若木防己则通 湿壅,而兼主虚风,故与石膏并用以治膈。若中有湿热,非硝之急暴冲散不去,石膏性 寒而缓,不能除在胃之结热,故曰实者复发,复与不愈,宜去石膏加芒硝,谓实有邪热 与气分虚热不同也。后己椒苈黄丸下云: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亦然。又加茯苓导其 水也。(《金匮要略论注》) 赵良仁:心肺在膈上。肺主气,心主血。今支饮在膈间,气血皆不通利。气为阳,主 动;血为阴,主静。气不利,则与水同逆于肺而为喘满;血不利,则与水杂揉,结于心 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水饮,肾气之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之色见于面也。脉沉 为水,紧为寒,非别有寒邪,即水气之寒也。医虽以吐下之法治。然药不切于病,故不 愈。用木防己者,味辛温,能散留饮结气,又主肺气喘满,所以用为主治;石膏味辛甘 微寒,主心下逆气,清肺定喘;人参味甘温,治喘,破坚积,消痰饮,补心肺气不足,皆 为防己之佐;桂枝味辛热,通血脉,开结气,且支饮得温则行,又宣导诸药,用之为使。 若邪之浅,在气分多而虚者,服之即愈;若邪之浅,在气分多而虚者,服之即愈;若邪 客之深,在血分多而实者,则愈后必再发。故石膏是阳中之治气者,则去之;加芒硝,味 咸寒,阴分药也,治痰实结,赖之去坚消血癖;茯苓伐肾邪,治心下坚满,佐芒硝则行 水之力益倍。(《金匮玉函经二注》) 尤怡:支饮上为喘满,而下为痞坚,则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胃 中成聚,营卫不行也。脉浮紧者为外寒,治紧者为里实。里实可下,非常法可下;痰饮 可吐,而饮之在心下者,非吐可去,宜其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而不愈也。木防己、桂 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书 不尽言,而意可会也。故又以石膏治热,人参治虚,于法可谓密矣。其虚者外虽痞坚,而 中无结聚,即水去气行而愈;其实者中实有物,气暂行而复聚,故三日复发也。魏氏曰: 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坚投坚而不破者, 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金匮要略心典》) 按:以上注家各有特色,徐注分析方药较详,赵注阐发病机较精,尤注论述治法较 透。 (临床应用] (1)治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衰、风心病心衰):王氏认为充 血性心力衰竭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心气不足、心血瘀阻、痰饮等范畴,故用木防己汤加减 治疗23例该病患者,疗效满意。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肺源性心脏病19例,风 湿性心脏病4例;Ⅱ。心衰16例,Ⅲ。心衰7例。治疗方法:1I。心衰用木防己汤加葶苈子 治疗;Ⅲ。心衰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葶苈子治疗。结果:心衰纠正18例,其 中1I。心衰14例,Ⅲ。心衰4例;基本纠正3例,其中Ⅱ。心衰2例,m。心衰l例;无效2 例,均为Ⅲ。.L-衰,总有效率为90%。王氏体会,本方实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 剂,但对于心源性休克则当慎用。仇氏等运用木防己汤加味,辅以少量西药治疗老年 重症肺心病26例,并与同期住院、病情大致相同的24例单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疗效 满意。木防己汤加味并西药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组(以下称对照 组)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木防己15g,党参30g, 石膏30g,桂枝6g,炮附子lOg,丹参30g,广地龙15g,炙甘草6g。加减法:阴虚明显 者去附子、桂枝,加麦冬lOg,五味子lOg;喘甚者加葶苈子lOg,黄芪20g;恶心厌食 者加砂仁、陈皮各6g;浮肿明显者加车前子30g,泽泻15g,椒目log;嗜睡或躁动不安 者加安宫牛黄丸吞服。煎水浓缩至400ml,每El早晚各服200ml,同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生素、解痉平喘剂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期间一律 不用激素及强心利尿类药物。本组治疗时间为15—53天。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平均为8天。 对照组选用氨苄青霉素静注、丁胺卡那霉素肌注;口服或静注解痉平喘药,口服强心利 尿药,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本组治疗时间为19—60天, 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平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26例中,无效3例,好转14例,显效9例, 有效率为88.5%。对照组24例中,无效9例,好转1l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62.5%。 楼氏(100)介绍,应用木防己汤加味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38例,效果较好。治疗方法:木防 已汤加味:木防己12g,桂枝30~60g,生石膏30~50g,人参5g。气血瘀滞者加红花、 陈皮各lOg,丹参30g,平地木20g;水肿者加茯苓20g,车前子、甜葶苈子各15g;咳嗽 加浙贝母、姜半夏各lOg;合并脑梗塞者,加灯盏花30g。水蛭lOg;心动过缓者,加细 辛log;大便秘结,加芒硝10g;心衰轻者用党参代人参;心衰重者,用新开河参,或别 直参。水煎服,每日l剂。心衰较重紫绀明显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疗效结果:显效27例,占7l%;好转9例。占23.7%;无效2例,占5.3%。总有 效率为94。7%。 汪其浩老中医亦善用木防己汤治疗风心病,如治杜某某,男,50岁,农民,咳嗽 气喘,心下痞坚,病已数月,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西药治疗14天未效。现 症全身浮肿,面色黧黑,喘息不得卧,咯痰粘稠,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 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而厚,脉浮弦而数,此属内宿痰饮兼有郁热之证,宜利清热,益 气散结,方拟木防己汤加味。处方:木防己、桂枝、党参、莱菔子、枳壳、半夏各log, 石膏(杵、先煎)、瓜蒌各30g,一日一剂,连服两天。复诊:咳嗽减轻,浮肿稍退,但 大便仍燥结,照上方茯苓lOg,芒硝(另冲)18g,二剂。三诊:大便通畅,浮肿消退,咳 喘已平,舌淡红苔少,边有齿痕,脉细数,原方加元参,麦冬各12g,二剂。四诊:上症 基本好转,唯疲乏无力,动则气短而喘,心中动悸,食欲不振,舌淡少苔,脉细数,此 乃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调治七天而愈。于氏等报道,用加味木防己汤治疗风心 病心衰16例,治疗方法:低盐饮食,减少活动量,在确保安全条件下,停用洋地黄类药 及利尿药,选用木防己汤加味治疗.基本方:木防己15—20克,桂枝6—10克,红参 6~lOg,生石膏10~25g,益母草15—30g,枳壳6~10g。再酌情加味。每日1剂,重者 日2剂。lO天为一疗程,可连服l一3个疗程。结果:显效4例,有效1l例,无效l例, 总有效率为93。75%。 (2)治痰饮喘咳(气管炎肺气肿、肺癌):沈氏常用本方治疗痰饮等病,如治l例 气管炎、肺气肿,症见咳嗽气逆,呕吐痰涎等,辨为痰饮,用木防己汤加制半夏、赤白 芍、百部、干姜、五味子等药,服5剂后呕、胀皆除,再服7剂,病情显著缓解。另治 1例痰饮病患者,久患咳喘,肺失清肃,肾阳不振,痰饮内聚,兼内蕴伏热,曾服真武汤 乏效,后改用木防己汤合真武汤,服5剂后,诸症均显著减轻,后用金匮防己黄芪汤合 肾气丸调治. (3)治痹证、鹤膝风、足痿:沈氏报道,用木防己汤化裁治疗二例痹证,1例为 慢性肾炎、关节炎,中医辨证为痹证兼水气,以面目浮肿、关节酸烦疼痛,精神疲乏,面 色萎黄,畏寒,小便少,舌质红绛苔薄腻,脉浮数无力为主证,予木防己汤合金匮防己 茯苓汤加徐长卿、苡仁、玉米须,服5剂后,畏寒已除,面目浮肿已退。关节酸烦已差。 另1例为风湿热,症见面色萎黄,骨节酸楚、膝肘关节尤甚,胸闷脘痞,发热日晡为甚, 小便赤少,舌红苔薄黄腻,脉濡数。辨证属暑湿痹,用木防己汤加减治疗,服4剂,热 退,骨节酸楚已缓;原方化裁,续服15剂,痊愈。尚治l例风湿性关节炎,两膝肿大怕 冷,按之热感且有压痛,不能行走,面色萎黄,纳少。口渴欲饮,小便少,舌质红苔薄 黄腻,脉小数。辨属鹤膝风。以木防己汤加川牛膝、香谷芽、全当归、独活、秦艽治之, 服5剂,寒热退。膝肿减。继服月余,痊愈。 (4)治眩晕:沈氏治疗1例眩晕患者,素有高血压,体质肥胖,面部浮肿,面色 萎黄,精神不振,头昏且胀,时有恶寒,纳差欲呕,口渴欲饮,两足酸楚无力,小便赤 少,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小滑、尺脉无力。中医辨为肾虚饮热上逆之眩晕,方用木防己 汤合二仙汤,服7剂后,眩晕减轻,畏寒口渴已除,面足浮肿渐消,黄腻苔亦退。前方 减石膏、桂枝,服10剂后,血压下降,昏眩悉除。 (现代研究1 日本学者伊藤忠信等经药理研究发现,木防己汤有诸多作用: (1)抗组织胺作用,其中①作用于支气管:其浸膏剂对盐酸组织胺lO”M浓度引起的收 缩可完全抑制,对10-9M浓度呈28.5%的抑制作用,对10—5M浓度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②作用于肠道:其浸膏剂对盐酸组织胺10一2M浓度引起的收缩可完全抑制,对10”M浓 度呈现73%的抑制作用,即使将浓度增加2倍及10倍也呈现40%及15。2%的抑制作用, 对更高浓度则无明显抑制作用。⑧作用于肺:盐酸组织胺10-7M浓度能明显地使肺发生 收缩,但未见本方有抗组织胺作用。④其他器官:本方浸膏剂未见有抗组织胺作用。 (2)抗乙酰胆碱作用:乙酰胆碱10一9M浓度对所有实验器官均引起收缩,而本方浸膏剂 只对支气管、输精管有极轻微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对其他器官则无抗乙酰胆碱作用。 (3)抗钡作用:氯化钡10一4M浓度对所有实验器官均引起收缩,而本方浸膏则仅在肺有 抗钡作用,其他器官均无作用。日本学者还根据药理研究及动物实验观察,指出:麻 杏石甘散及木防己散虽然都可用于咳嗽、口渴、尿少等症,皆有驱出压迫在胸部或心下 部的水邪。轻度抑制因组织胺所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但麻杏石甘散主治由支气 管疾病所引起的咳嗽,而木防己汤则主治由肺气肿、肺瘀血等所引起的咳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