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泥鳅”是农村人的拿手技术,野生的更是价格不菲

 七星钓客 2018-04-10

泥鳅有“水中之参”美誉,在故乡,泥鳅就是一道美食。那年月,没有专业的养殖户,泥鳅全是自然生长的。

小时候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很贫穷。尤其是我家,很多的时候,连下锅的菜都没有。“照泥鳅”便是其中一项必须掌握的技术。

照泥鳅一共需要四件工具:亮壶(灯壶)、敞口竹篓、鱼叉、黄鳝夹。点燃灯壶,左右晃荡。,四周照得格外明亮。沿着田埂,向着稻田里的排水沟照去。

每走一步,田里的排水沟里就有一两条泥鳅。便用鱼叉瞄准泥鳅,一叉子下去,一条肥肥的泥鳅就被缠在了叉子上,然后把鱼叉到水里荡去叉中的泥浆,把泥鳅从叉子上取出,装到桶子里。

泥鳅就在竹篓里噼哩啪啦跳了,有的还会发出“叽、叽”的叫声。常常会溅一脸的泥水,有些好闻的泥腥味。

水下褐黄色泥底上伏着的泥鳅、黄鳝,泥鳅背是青黑色的背容易辨认,黄鳝则不一定,一般要靠它S形的身形和细微的颜色差别来判断。

如果看到黄鳝则要改用黄鳝夹,对准中部叉下去一夹就起。提出水来看到在夹子上扭动着的黄鳝,是一种莫大的快感,尤其在遗憾地放跑了几条之后。

说到如何抓泥鳅有道是“小孩姓哄,泥鳅姓捧”,说的就是泥鳅的习性。假如粗暴地用手去捉泥鳅,那么十有八九泥鳅不会顺利让你捉住,因为它短小刁钻且十分敏感。唯一正确的办法是双手去捧,不能让它感觉到敌意,这样,即使落在手里,它也不会蹦跳翻滚了。

由泥鳅想到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到人的自我价值。可叹的是,我们手中捉"泥鳅"的工具自然委实不少,但苦于常常在捕捉过程中因为方法不当而功亏一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