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皓哥儿 2018-04-10

前段时间跟一些教育界的朋友聚会,聚完之后,心里一直觉得闷闷的,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大家最后得出了这个共鸣:这一代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变得越来越差了。

老师们看到并继续看着儿童的社交、情绪管理和学习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很多孩子在情绪上根本就不具备学习的状态。

CC虽然才上小班,老实讲,我顿时感觉任。重。道。远。

站在一名“学生家长”的立场,我很想跟大家聊聊,是什么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我们知道,大脑是可塑的。

通过环境,我们可以使大脑变得“更强”或使其变得“更弱”。

我真的相信,每个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意图都是伟大的,但不幸的是,我们孩子的大脑,却因为我们的原因,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来看看我们做错了什么:

孩子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 “我饿了! !”“好好好,我立马靠边停车给你买吃的。”

  • “我渴了!”“行行行,楼下那一层就有台果汁机。”

  • “我好无聊啊!”“给你手机看集动画片吧。”

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像在《打人、抢玩具、从社交迹象看都是好事啊,当父母的千万别搞砸了!》中我说过的,每个父母都怀揣着最好的意图——让我们的孩子快乐、满足——但不幸的是,现在让他们开的心,从长远来看是悲惨的。

商场里、餐馆里、玩具店里,到处都是听不得“不”而大哭的孩子,你很难看到孩子的满足被延迟了,因为父母已经教会孩子的大脑如何马上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能够延迟满足意味着能够在压力下工作。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故意让孩子忍受饥渴。

但你没发现吗?我们的孩子已经逐渐变得没有能力处理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压力,更不能忍受拒绝,这终将成为他们生活的巨大障碍。

过少的社交互动、过多的电子产品时间

我们都很忙,所以拜托电视、ipad充当“免费的保姆”,帮我们让孩子们“忙”起来、不无聊。

“免费的保姆”背后的支付代价,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孩子们只有经常在外面玩耍,在非结构化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学习和实践他们的社交技能。

不幸的是,科技取代了户外时间,使父母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少。

但是能够帮你打发孩子的电视以及其他小玩意儿,并不能帮助孩子发展社交技能。

要知道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很好的社交技巧,这是成功的优先事项!

大脑就像肌肉,是可以训练和再训练的。

  • 如果你想让孩子骑自行车,你可以教他骑自行车的技巧。

  • 如果你想让孩子能够等待,你需要教会孩子耐心。

  •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交际,你需要教他社交技巧。

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等孩子上学之后,他还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不得不承认,与虚拟世界相比,日常生活更枯燥乏味。

当孩子上学之后,他们接触到的是人类的声音和普通的视觉刺激,但是他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视频、游戏提供的高水平刺激,无法处理较低级别的刺激。

在教室里处理低刺激水平的信息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他们也会越来越觉得学习无趣且艰难。

无尽的乐趣让孩子失去了最基础的能力

这一代孩子太“幸福”了,因为我们为他们打造了一个人造的有趣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永远没有无聊的时刻。

每当他们安静下来的时候,马上会有人跑去“招待”他们,否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履行合格的养育职责。

我们更不会打发孩子独自去处理叠衣服、整理玩具这类无聊的工作。

因为在我们眼里这些工作既无趣又无用。

但是你可知道,正是这些最单调的工作,才能训练大脑在“无聊”状态下的工作和运作,而这与学校里需要的“工作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的教育模式要求孩子们要在枯燥的氛围下进行简单且单调的学习工作。

很多孩子上小学后,当被要求学习书写时,他们经常会说:“我不会写、这太难了、没意思!

为什么他会这样觉得?

因为他的大脑没有形成“工作习惯”,而这不是通过无尽的乐趣来训练的,恰恰是通过最“无聊”的事情训练出来的。

孩子成了规则的制定者

“我儿子不喜欢吃蔬菜。”

“她不喜欢早睡。”

“他不喜欢吃早餐。”

“她不喜欢玩具,但她很擅长她的iPad”

“他不想自己穿衣服。”

“她太懒了,不能自己吃饭。”

当我们在谈论孩子时,这都是我们说出口的话。

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让孩子们告诉我们如何养育他们?

但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却传递出了这样错误的信息,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需要做”的概念不存在

想要实现人生目标,每个人都有“需要做”的事情,而这些并不总是我们“想要”做的。

  •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想成为一名好成绩的学生,他需要努力学习。如果他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足球运动员,他需要每天辛苦的练习。

孩子越长大越会非常清楚他们想要什么,但是却很难坚持做到实现这个目标所“必需做”的。

最终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孩子产生挫败感,继而对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

所以,如此下去,我们的孩子终会被所耽误。

看到了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做?

还是那句话,大脑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针对性的,通过训练孩子的大脑来改变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孩子在社交,情绪和学术方面的能力。

1

不要害怕设定极限

孩子们需要必要的限制保持快乐和健康!

  • 比如,可以固定吃饭时间,上床睡觉的时间。

要不要做某件事,想想对孩子有没有好处——而不是他们想要或者不想要。

你知道挑食不好、晚睡不好,那么就把它当成一项规定去执行

2

做一些延迟满足的训练

  • 让孩子学会等待!允许孩子拥有“很无聊的时间段”,这是创造力的第一步。

  • 逐渐增加“我要”和“我得到”之间的等待时间。

  • 避免在车上或吃饭时用动画片打发孩子,而是利用谈话或游戏教他们学会等待。 

  • 限制零食的无限制供应。

3

教宝宝从早期做单调的工作,因为它是未来“可工作性”的基础

叠衣服、整理玩具、挂衣服、整理杂物、摆桌子、做午餐、收拾餐桌、铺床...

养育子女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很挑战父母的创造力。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让孩子做“对他们有益的”事情,恰恰与“他们想要的”完全相反。

最初需要通过父母的智慧把这些工作变得有趣,让孩子的大脑将它与积极的东西联系起来,慢慢的习惯并接受它的“单调化”。

关于家务怎么玩更有趣,可以参照咱们前两周写的游戏专题:

4

少些手机、电视时间,多些高质量陪伴

大人放下手机,孩子关掉电视,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多带孩子去户外吧,去奔跑、去蹦跳、去跟孩子一起打打闹闹。

5

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

教他们排队和轮流、输和赢、分享和妥协、教他们赞美别人、多用“请和谢谢”。

C妈说

 

这一代孩子,照理说,应该是最幸福的,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和前所未有的万千恩宠。

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别让这些“优待”,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枷锁。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嗯,我也要反省+努力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