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开春了吗, 家里头都忙着收拾东西。 翻出来好多新鲜玩意儿。 要说新鲜也不算新鲜了, 都是老玩意儿, 但是对于00,10来说,可真是见都没见过。 比如那会儿各家妈妈都会的—— 纳鞋垫,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心灵手巧, 一针一线缝的特像样,还有各种图案, 常见的就是鸟,牡丹花。 穿起来还比外头买的舒服。 虽说现在看来这些图案都特俗气, 但那会儿谁要有一双自己妈妈做的鞋垫, 走路都能飞起来~ 以前各家的妈妈还有做鞋。 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鞋,就自己做。 用钩针勾出各种花纹, 自己纳鞋底,穿起来还特暖和。 鞋面还特别硬,立的住。 到现在我家里还有一双自己做的拖鞋。 穿到现在,穿习惯了,还没坏。 再比如,我老爸现在用的茶缸子都是我妈钩的杯子套。 隔热,拎着还方便。 还有这种茶杯垫,您家以前一准儿有三四个。 要说起各家妈妈的手工活,谁还没个毛坎肩不是~ 但是这花坎肩真的是考验各家的手艺了。 给女孩儿织的一般都是有好多种毛线颜色,看起来花花绿绿的,特别适合在冬春换季或者开春穿。 给男孩织,就基本用一个颜色,但是就在这花纹上点儿工夫~绝不能让自家孩子穿出去丢面子! 没有三保暖的时候,还有毛裤! 毛裤就没有那么毛坎肩那么讲究样式了。 基本上用的都是去年穿小了的毛衣毛线帽, 东凑西凑的毛线织出一条毛裤—— 反正也是穿在里头,样式无所谓。 重点是保暖! 要说起保暖一类,小时候您肯定被这么打扮过—— 这棉袄现在可真是少见了! 谁家不把自己家小孩儿好好打扮一番, 这个棉袄,多苗条的小丫头小伙子穿上都能像个球~ 这种自己拿布和棉花做的棉袄估计手艺都失传了。 为什么说现在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呢? 以前东西坏了都先想怎么修, 现在都想怎么换新的; 以前缺了东西都想怎么能自己动手做出来, 现在都想直接淘宝多省事~ 比如说这种门帘子, 家里有个缝纫机有块利整的布就能裁~ 更好看的就是这种: 以前老人没事就爱弄这个,把纸裁成小条, 卷在曲别针上, 用浆糊封口再把下一个曲别针别在这个底下, 一点一点往下弄,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就是这个东西总爱缠住长头发, 要不就是被门帘子打脸生疼! 除了这些简单的家装用品, 咱以前的好多家具都是自己手工打的! 木桌子,木凳子,用的都是榫卯结构, 比现在的结实多了! 说起来咱小时候也真不像现在 有这么多好玩的电子产品, 但是那时候的童年也真的是快乐无比~ 没有微信,咱们邻里间喊一嗓子, 就能叫出一堆小孩儿出来玩儿。 而且玩儿的东西咱们也自己动手造。 比如跳房子: 拿粉笔,或者是一块红转头, 在水泥地上画出格子, 有单脚跳的也有双脚跳的, 想画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 大家排队跳,也能乐哈哈的玩儿好久! 踢毽子, 女生估计都能一口气踢个三四十个不带停的。 纸毽子您肯定也见过吧! 有的底座弄得大点的扣子, 有的捆上铜钱, 毽子就得重点儿,落得才慢, 踢得才更多!
最常见的男女混在一起玩儿的就是丢沙包了! 沙包有能做成立方体的,也有做成三角的, 往里头放点儿豆子、大米什么的, 砍在人身上也挺疼的! 而且这丢沙包玩儿法也挺多的! “炸弹”、“七彩”,“定——”什么的, 您还记得该怎么玩儿吗? 等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班里有了同班同学, 课件就课桌间过道那点儿地方, 我们也爱玩儿个占地空间游戏, 您比如,这些东西,您都折过吗? 用烟盒折一个三角,玩“扇三角”。 看谁先把对方的扇翻了面儿。 或者用好看的画报做成四角, 玩儿法也是一样的。 几个小孩凑一堆儿, 看谁的方宝最厉害! 还有下面这个“大菠萝”, 用原先一毛钱纸币叠的, 但是,没有几家真的叠成一个完成的大菠萝吧? 一般都是叠到一半就拆掉把钱花了。 俗称“东西南北”—— 在每个角都写上点儿整人的话, 有点儿像现在玩儿的真心话大冒险。 哪个角露出来字,您就得念出来, 要么就按照上面写的做—— 总之,就是逗大家一笑的小玩意儿! 男生爱用废纸折个玩具手枪 女生爱折千纸鹤,折星星,攒一大瓶子。 要不就是串成一串。 您要说上面这些您都没玩过我还能理解, 但下面这个,您肯定是见过的: 一上体育课,大家就把自己折的飞机拿出来跃跃欲试。 纸也没那么讲究, 一张报纸,一张超市的打折促销单, 都能折个飞的不算近的纸飞机。 男生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玩意儿还真不少, 您比如: 手枪,这应该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很少人拥有过。 弹弓绝对是“无敌破坏王”的必备武器啊!
再比如,啤酒盖。 戳俩眼儿,穿上跟绳做成拉哨: 啤酒盖会飞速的转动, 空气质弥漫着呼呼的声音。 听着还挺有成就感的!
说真的,现在这些玩意儿,真的很难找了。 一个是,现在好玩儿的东西越来越多, 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再一个,现在的孩子宁可在家里打“农药”, 也不愿意出去跑跑跳跳。 所以这些个曾经常见的手工小玩意儿, 竟然也失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