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个多样的清明节

 圆角望 2018-04-10

     ◎ 王溱 (青岛)

清明如期而至。

许多单位像往常一样,组织员工去烈士陵园、纪念馆,瞻仰、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作为社会一成员,家里有逝去亲人的,也会去殡仪馆,或墓地祭奠、追思、哀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似乎注定弥漫着“思念”和“悲伤”。

但是不是所有的缅怀一定要用泪水来表达呢?

印尼的华人身处异国他乡,但仍保持老祖宗的传统:清明祭奠先人。过去,他们大都各自为营,在家举行仪式,后来有了同姓宗祠,便在宗祠里祭拜先祖,而且全家老少倾巢出动。祭拜仪式举行完后,通常要留下来与众人一起共进午餐,彼此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认识,加深了解,类似“联谊”。有时他们还利用众人相聚的机会向学习优秀的宗亲子弟颁发奖学金,感恩先人功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继承先人的传统美德。更有甚者,还会举行联欢会,在欢笑中度过节日。那郎朗的歌声笑声,似乎是让先人在九泉之下得以慰藉,同时也给所有亲人祈福。

悲伤变成了“互勉”与“励志”,这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悼念形式,比之“泪流满面”,显得更理智更文明。

其实清明节历来不仅限于“悼念”这一种过法。

清明是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属性的节日,也是春天最美的时节。在经过了整个冬天的蛰伏之后,万物开始生长,人们的各式活动也开始多了起来。踏青、蹴鞠、植树、旅游等,这些先人就有的活动形式,经过一代代人的相传,在不断地发展、融合并不断地适应不同的时代,呈现出多样的内容。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南加州,华人在清明时,除了在陵墓前摆上鲜花、水果等贡品外,许多侨团组织还会刊登春祭广告,或张贴告示,组织华人集体去就近墓地祭奠先人。祭奠的过程,也是华人们聚集的过程,老移民新移民,握手相识,彼此建立了联系,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当地的历史学会会按惯例,举办研讨活动,追忆先民们在异国他乡做出的贡献。

清明节变成了“集体”活动,变成了“学术”研讨。既独出心裁,又令人耳目一新。实际,先人们在天之灵,更多的是希望听到和看到后人们的幸福欢笑和崭新一面,而绝非“哭哭啼啼”,更不是“纸钱”满街飘。

这点,有些地方可以说“贻范古今”。晋南许多地方清明节上坟,不燃香、不化纸,白纸压在坟头上,像是在默默寄托哀思。原因是寒食节禁火,而清明节恰好又在寒食节期间。所以悼念不能出现“火”。这成了当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一代代传了下来。今天看,这个习惯无疑是文明祭奠的表现,却早已被前辈们率先垂范了,实在难能可贵。虽然不烧纸,但要蒸大馍。夹上核桃、红枣、豆子等“吉祥”食物,称为“子福”。有福全凭祖宗保佑,这馍的滋味可想而知。你看这清明过的,既表达了孝道,又继承了传统,还满满的文化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