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上海人用了150个月,把2400多年前的普通生活物件,做成了至高艺术品

 d大羊 2018-04-10



编者按:

        海上唐子穆先生有金石之癖,耗时十二年将自己所藏的战国陶文做了严谨考证,以老胡开文墨、民国连史老纸施拓,题跋精美,钤印精美,实为文字之福!



三晋两周陶文

三晋漳河


“三晋”一词始于宋代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即指战国七雄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历史,也代表了称霸春秋时期的晋国。漳河两岸古时为赵、魏、韩三国分界地,归属也时有变化,此流域出土陶文当属三晋体系,形制上似也受到燕国陶文的某些影响。





步黟堂藏三晋两周陶文约十多品,主要出土于漳河河滩和河北临漳邺城铜雀台遗址田野,出漳河河滩者表面呈自然水击磨损状态。多为“陶某”, “陶”字置抑印左右的横式和“陶某”竖式。癸巳年初秋得“邺市”、“中石基异□牛”陶文堪称孤品,此残陶片出临漳邺城铜雀台遗址田野,上抑互为倒置的两印,略有疲损,单“邺市”印文常见,步黟堂亦有藏,但长条印记“中石基异□牛”未见著录,考已著陶文资料,三晋陶文中也从未见此类长条款式,此陶文的公著对三晋体系陶文的种类完善及三晋玺印特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陶13”陶文出漳河,抑印陶器口沿,“陶”字与燕陶文中“陶”相同,印文风格应属燕国无疑。可见战国时期,不同国家间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陶柾”陶文出临漳漳河滩,为典型晋玺所抑,“陶谈”、“陶防”陶文均出临漳邺城铜雀台遗址田野等。






三晋陶文虽未能形成庞大的体系,但也不乏风格的靓丽,古朴质拙、苍野浑厚都也体现在为数不多的二字陶文中。当然,步黟堂藏 “邺市”、“中石基□□牛” 陶文孤品独特的条记印风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三晋陶文体系提供了极珍贵的物证。






簠斋诗曰:“天开混沌由文字,人扩灵明亦在兹。大意微言常不觉,终归混沌又何疑。”


步黟堂仰慕先贤,历十二载春秋集藏战国陶文,存列国残陶数百片,传拓摩挲,尽金石之癖时,发现其中学术与艺术内涵的深奥厚实,今仅作初步的梳理并试析陶文抑印的艺术内涵。限于笔者水平,所述挂一而漏万并存缪误,当是抛砖引玉以发学者教正。

















《步黟堂藏战国陶文遗珍》书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