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雪梅(教师) 我们往往觉得只有在经济上啃老才是啃老,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不在经济上啃老的啃老——“精神啃老”。即子女把自己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转嫁到父母的身上。 有的年轻人,见到父母就是抱怨:如今生活真不容易,上班真是太累了,活着没有意义。子女见到父母,需要倾吐,但倾吐要把握好度。像什么苦水都给父母倒的情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父母的精神压力。背负着孩子的精神负担,老人还如何享受晚年? 还有的年轻人,不在经济上啃老,也能够支付父母费用,然而,他们不在经济上依赖老人,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指望老人。比如,让父母带孩子。父母辛苦了一辈子,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照看孩子的使命。到了晚年的时候,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然而,由于很多年轻人把孩子推给了父母,也就占用了父母的时间,这种“精神啃老”也失去了为人子女该有的责任担当。再比如,有的年轻人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或者困难,也在精神上依赖父母,甚至房子装修也让老人来操心...... 无论是哪种,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退休后,如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生活,而要将晚年无私奉献出来成为子女的食堂、幼儿园的话,这些子女其实就是在“啃嗜”老人,和依靠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啃老区别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