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教授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善于查体,而不是过分依赖先进的检查设备。他回忆自己当年参加物理诊断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道题目是为一位肺结核病人查体,并说出肺结核在哪一侧。 按照要求,应该在病人双侧肩部叩诊,比较实音和清音的区别。哪边肩部的清音区缩小,说明肺结核就在哪边。因为清音代表肺,实音代表实性组织,肺结核由于肺部分纤维化,肺会缩小,导致清音区缩小。 曾教授说:“当时,我答对了,但凭良心说,如果让我现在敲,也敲不出来了。因为我不用再费那么大劲儿,只要让病人做个透视或拍张胸片,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一名真正的医生就是要靠自己的硬功夫、基本功。所以,有时我很担心,现在大医院的医生包括专家,还会不会查体。当然,不会查体不全是医生的错误,但长此以往,医生还叫医生吗?离开仪器,有多少人还有资格做医生呢?” 在回答一位医生提出的“如何看待西方国家临床水平”这一问题时,曾昭耆教授表示,他在德国学习期间,并不认为他们医生的技术比中国医生好,只是在仪器设备和制药技术上比中国更强大而已。 在德国,医生分科过细。他手下有两位医生,一位是β受体阻滞剂专家,另一位是钙拮抗剂专家。曾教授有时和他俩开玩笑地说:“离开这两个药,你们还是大夫嘛。”曾老提醒大家:“我在书中提到‘要警惕医院现代化的副效应’,现在医院越现代化,医生的基本功越差。这种趋势值得我们警惕。” 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一小时,在听众们的热烈掌声中,曾昭耆教授丝毫未见疲倦地走下讲台,那一个个精彩故事、一句句睿智箴言留在听众心中。(文/本报记者 吴卫红) 本期编辑:朱永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