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军医师】集合不足导致假性近视(案例分享)

 艳子如意 2018-04-10


集合不足导致假性近视一例

郑XX,女,14岁。因看不清2个月就诊。

3月24号在某医院做散瞳验光:OD:-0.50=1.0;OS:-0.75=1.0。3月31号来我院验光配镜,我院电脑验光结果为 OD:-0.75;OS:-1.00;主觉验光:OD:-1.25=0.9;OS:-1.50=0.9。在主觉验光过程中虽然在加负镜,但是感觉患者辨认视标困难,视力提高也不明显。而且小瞳下的最佳矫正视力不能到1.0,而散瞳验光下视力是可以到1.0。

眼位检查:远近均为外隐斜,其中远外隐斜:-6△;近外隐斜-14△。近处外隐斜大于远处。

集合近点:11cm(笔灯),这也看出集合近点是后移的。

双眼反转拍负片能通过,正片不能通过。单眼反转拍正片也不能通过。

眼轴:24.64/24.73 角膜曲率,OD:40.71/41.26 OS:41.16/41.56

诊断:集合不足伴调节过度

说明:

1. 患者一周前度数-0.50D,一周后度数变为-1.25D,一周增长75度?这种可能非常罕见,所以不能首先考虑近视增加,而应该考虑其他原因。

2. 主觉验光过程中加负片视力提高不明显,说明验光可能过头了。而且主觉验光比电脑验光数据还高,这也间接说明我们的度数有问题。小瞳下验光视力不如散瞳时视力,也说明我们的度数可能有误。

3. 眼位检查和集合近点检测说明患者是集合不足。集合不足近距离用眼时患者为了获得单一像必须动用更多的集合,从而带动集合性调节增加,于是产生调节过度或者叫调节痉挛,所以她的小瞳验光比散瞳下高。另外证实患者属于调节痉挛的检查之一就是单眼的反转拍,正片不能通过。

4. 基于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判断患者属于集合不足导致的调节痉挛(即假性近视)。这种情况一般不建议按照小瞳下的主觉验光配镜,首先建议做集合训练来恢复集合功能,并辅以调节放松的训练。这样假性近视的部分还能回退回来,否则就会逐渐演变成真性近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