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都以为《易经》很难?其实它讲的就是这一个字

 昵称30671027 2018-04-10

1

早在5000多年前。伏羲创建了“易”,用最简单的符号代表阴(- -)和阳(—),从而形成《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来表示宇宙万物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后经周文王、孔子发展、延伸形成当今的《周易》《易传》不断地传承着。

《易经》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的源泉与基础。其中的“大道至简(形成于道家思想,源始于易)”的人生智慧,世世代代滋哺着后人,成为一代代华夏子孙做人做事的准则。

可反观今天,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互联网碎片化内容充斥下。有多少人能够用一颗简单的平常心去接纳万事万物?又有多少人懂得给人生做减法,回归简易?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为:事务繁杂,日子凌乱,精神困顿,他们在快节奏的竞争环境下临近崩溃,从未有片刻时间让自己懈怠。反而有限的闲暇视野在关注着别人的逸闻趣事,真正该学习别人的思路和观点却少有察觉。更别提一缕阳光、一阵清风,一处美景带给生活的喜悦......

照此看来。先圣留给我的处世智慧我们年轻一代都忘却了吗?那是否说古人传承下来的这种文化精髓在现代就不适用了吗?显然不是。那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重温《易经》和《道德经》共同阐述的人生智慧:“天人合一,大道至简”。

2

《道德经》有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顾名思义,最高的人生境界便是“至简”。追根溯源,跟早期“易”用阴阳爻和64卦所阐述的至简之意、天人合一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至简”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能在物欲横流的复杂世界保持求真,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有逻辑,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追求的健康境界。

这种“简”的人生境界,不是求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亦不是追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智慧。要让生命变得高级而有趣,就要努力为人生做减法。一缕阳光,一阵清风。抱着一颗平常的心,做简单的人,吃简单的饭,过简单的日子。

北京大学哲学家、易学研究者张其成教授将《易经》概括为三句话:“抓住不易,随机变易,回归简易”。是啊,我们的生活也当如《易经》,抓住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删繁就简,随机应变,最后让自己状态回归简易。

生活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回归本真。人这一生,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饮食不过三餐,坐卧不过一室。不要让你的生活太过复杂、太过沉重。抱着一颗平常心,以简驭繁,让生活简简单单。

佛家讲:“终生皆苦,万象还无”。的确如此,生活中每一个人,各有各的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诚然,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简单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的本意,就在诗酒田园间。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如此,甚好!

3

或许,你会疑问,这些听起来比较虚无“至简”智慧切合实际吗?那我还真敢告诉你,它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

古训有云:“360行,行行出状元...”即说我们无需什么都会,只要精通一科就够了;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中国太极的终极要义“以柔克刚、以阳化阴、以慢打快、以不变应万变;那些在美术领域、商业领域,至简思维带来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

八大山人——孤禽图

南宋画家——牧溪作品 鸟荷

杜蕾斯海报

总结来说:《易经》所讲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简”字。

简单之要在于精炼。在千头万绪的纷杂世象中,能抓住主要矛盾或问题核心,鞭辟入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

简单之义在于简约。善于剔除无关紧要的俗套花蕠,着力于事物质地或品质的追求,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简单之美在于心宁。不为享受荣华富贵而劳心劳神,而是专注于人生境界,问心无愧;寄情于天人合一,大道至简。

你认为《易经》讲的是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