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贵视频:没有高速切割机,老一辈玉雕人如何治玉?

 桂林0773 2018-04-11



此视频是重要的历史文献真实记录了老一辈的治玉过程,在没有高速切割机,玉雕机的时代,老一辈玉雕人如何治玉?感谢此视频的制作者,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资料,详细的记录了整个治玉过程。无论是否是玉雕人,都应该用心看完,真实的去感受治玉之心!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质量上的提高,如今的工艺也越来越精致,但在治玉工具并不发达的年代,没有高速切割机,老一辈玉雕人是如何治玉的呢?


精彩视频,不容错过!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玉文化


玉在古代一直以来价格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些普通老百姓能够拥有的。且不说是否会是一种奢饰品,可在当时,你走在街上腰间系着一块闪闪发亮的玉佩,那决对会让人眼前一亮。顿时就会在别人的眼中觉得这个人很有气质。

不过在以前,不会有制作玉器高超的工具,做工精细的程度上与如今是没有可比性的。当时的时候,人们为研制一件成品玉,会不惜消耗数年,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去雕琢。在当时玉石开采还不发达的时候,可供参考的模样也不多,人们用辛苦的汗水去换取琢成品玉带来的收获。

▲图中工匠正在切割珠子。他面前的这个机器,叫做切割架子。架子上安置一个圆转钢刀,上面配有轮子,以绳牵引,工匠脚蹬绳线,轮子便旋转起来,达到切割的目的。因为切割玉石必须加水,所以又称为“水凳”。

清代,随着朝珠和手串的时兴,珠子切割与珠串制作行业在老北京形成一定规模。清代官员礼服上,多佩以朝珠,每串朝珠共有珠子108颗,朝珠并非统一制造和配发,官员可自行配制。从内廷养心殿造办处的“如意馆”、“金玉作”,到大大小小的民间作坊,珠子制作工序大致相似,主要分切割、抛光等工序。

▲民国砣机

玉的的硬度要比铜铁高出许多,所以玉无法直接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来加工,当时治玉一般都是用砂轮,脚上踩着伐,砂轮才会运动。这么大的砂轮,做一件小件的玉雕,是有多么的不易。

▲民国治玉之开片影像,可清晰见到重要辅料解玉砂及砣机。

朱熹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民国治玉之钻孔影像

清代自道光后,玉器制作的水平一路呈下降趋势,至民国时连年的战乱大概已经让传统的玉器加工业近于衰败。能见到的器物已远不能与乾隆年的比较,以后的工匠终于选择现代电动机械而放弃了费工费时的传统水凳,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民国治玉之镂空影像

▲民国治玉之拉丝影像

▲民国治玉之掏膛影像

如今,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术,每件作品都来之不易,可以说治玉的技法,在比较任何古代手工技艺可说是难度最高的。玉雕这门古老而又神奇的艺术,它贯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更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沧桑与辉煌。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人们的不断淬炼与升华,使得这朵艺术更具娇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