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衣锦还乡后是如何对待那位恶少,让人佩服

 昵称30671027 2018-04-11


人生就如战场,兵法就是人生的哲学。少年的韩信在别人看来便是市井流氓,成天无所事事,经常在别人家白吃白喝,自己也不愿意耕田,史料对他的身世背景记载少之又少。司马迁为他传记时,只是描写了他个人的得失和大起大落,对家族和后代没有描写,总让人感觉当年的小混混,昔日的楚王,那么的孤独,那么的落魄,只是一个人在生活。

韩信从小就喜爱《孙子兵法》,每天不管到哪里都会拿着这本书,也许他有对兵法的深刻体会,韩信是古代大将中,几乎没有败绩的人物。韩信本人不是呼风唤雨、承头起事的领袖人物,他天才自负,高傲孤独,没有造反之心,只得一心占城夺地,一心打江山,刘邦江山的三分之二来自韩信,韩信缺少的是施展才能的平台,成就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伟业。

年少的韩信成天在街头玩耍和练剑,饿的时候就到淮阴县下乡的南昌亭长家,因为有点武艺,所以可以寄食别家,当时也流行寄食之风,战国末年,三千门客寄食于魏国公子信陵君门下,秦汉之际,乡侠刘邦本是市井之徒,经常带着一批小兄弟到嫂子家白吃白喝。当时虽然寄食成风,但是天天去白吃,什么事也不做,亭长不在乎,他的老婆看不下去了。于是亭长老婆早早地做饭吃了,韩信按平常时间来吃饭,结果已经吃过了,韩信很是气愤,从此再不来吃饭。

相传淮阴是水乡,多河流湖泊,衣食无着的韩信经常到城外钓鱼,韩信常去的钓鱼处有一位年长的妇人在水边洗丝绵,见韩信可怜,将自己带来的饭菜分与他吃。这一吃就是几个月,漂母从不厌烦,韩信经历过被人抛弃不给饭吃,顿时被漂母的举止打动,叩头对漂母说:“我将来一定重重的报答您老人家”。漂母听到后很是生气,当场斥责韩信:“你堂堂七尺男孩不能自食其力,我分口饭与你,无非是可怜你,可怜你王孙落到如此境地,哪里想得到你的回报”!韩信听到后,自感羞愧,无言以对。自己作为一个男子汉,竟然还没有一位妇人有胸怀和远见。

韩信出身是一个谜,漂母称韩信为“王孙”,或许从另一个方面引出韩信隐秘的身世。王孙表面的意义就是王子王孙,从韩信的姓氏来看,他可能与韩国有些渊源,我们知道韩是韩国王族的姓氏,公元前230年,秦国攻灭韩国,为躲避战乱,不少韩国人向东迁徙,再从韩信平时的作风,喜欢带刀佩剑,成天游手好闲,到处晃荡,吃不起饭还端着架子,这都是贵族的表现,不事生产,是贵族的本性。不过也有史料记载,韩信是楚国人,从韩信228年出生,当时淮阴是楚国的领土。不管如何,韩信的一生注定不平凡。

最为引以有趣的事迹便是韩信胯下之辱,当时韩信还是一个落魄少年,佩刀于腰间,走在络绎不绝的大街上,街上的混混看到韩信来了,纷纷打骂他,因为他个性高傲,从不与这些流氓地痞在一起玩,他们便心怀怨恨,经常在大街上为难韩信,韩信能躲便躲。但是这次,韩信被恶少一把抓住,指着鼻子说:“你不是自称王孙吗?你现在要么拔出剑一把捅死我,要么从我胯下爬过去”,周边人纷纷起哄,韩信冷漠许久,最后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慢慢的弯下腰,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众人皆呼。因为这件事,韩信无心留恋淮阴,一气之下出去闯荡,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韩信看透了项羽,有勇无谋,没有长远的见识,跟着项羽混注定失败。在鸿门宴之后,刘邦逃得魔抓,张良利用重金,从项伯处讨得汉中、巴、蜀三郡,刘邦定都南郑,号为汉王。

韩信一直关注着刘邦,虽然刘邦只是一个小割据势力,但是刘邦心胸宽广,有远大的抱负,不甘久居项羽之下,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反败为胜。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韩信被编入汉军,出任连敖。连敖是楚国的官名,大概是军中的中级武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观其是一位人才,直接推荐给刘邦,刘邦只是给他升了个官,还是一直没有关注他。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最后几经曲折,韩信终于被刘邦接见,这就是最有名气的“汉中对”,韩信一一举出项羽的缺点,刘邦此时的有点,虽然实力不行,但是机会较多,重用贤才,起用武将,找准时机一击而胜。韩信对汉中对的总结,项羽四大失误,已经严重失去民心,优势很快转为劣势,惊人提出反攻三秦的设想,进而东进夺取天下的战略。“汉中对”是战略层面的分析和策划,韩信同时提出两个必做的事情,一是申军法,按照秦军的规章制度,因为此军规制度严明,最先进,最高效,使军队战无不胜;二是明出子午,暗度陈仓的反攻三秦的具体计划。

韩信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韩信被先后封为齐王、楚王,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成为一方诸侯的韩信,当年衣锦还乡淮阴,当地人纷纷出城迎接,韩信找到了三位故事的当事人,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处置。对于漂母,韩信赐一千金;对于南昌亭长,韩信当面指责他是小人,为德不终,扔给他一百钱;对于当年侮辱了自己的恶少,韩信对部下说:“此人也是一位勇士,当年他羞辱我时候,我岂非不能一剑杀了他?不过,杀了他并不能扬名天下,因为忍受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我”。说完这番话后,韩信下令提拔这位恶少作楚国的中尉,负责都城下邳的警卫。

这是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故事,也是司马迁后期在淮阴寻访所得,韩信衣锦还乡,赐漂母、直言亭长都是可以理解的,唯独善待恶少,让人有点费解。其实胯下之辱这个典故已经深入民心,形容一个人只有能够容忍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才能得到一般人所得不到的荣光。


苏东坡著《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着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韩信最后被吕后定性为叛逆,诛杀全族,所以韩信的史料记录保存甚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