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英日志之七

 江海报览 2018-04-11

斯卡布罗集市(歌) 来自zh1956 04:13

北京时间3月22日

今天是佰瑞福首发团“英一班”旅英的第七天。旅游的行程是:从爱尔兰回到大英帝国,途中在靠近码头的利物浦游览一些景点,主要有利物浦大教堂,利物浦大学,以及利物浦市容。



由于跟去爱尔兰时一样要赶渡轮,早上7时左右我们就启程了。经过三个小时的航程,我们再乘车前往利物浦。利物浦是英格兰西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英国第五大城市,是重要的客运港,与世界各大港有定期班船联系,人口52万。



下船后,我们驱车个把小时到市区用午餐。午餐安排在一个叫做“游子阁”的中餐厅,门楣上所写:“酒满金樽忆亲朋,水如碧玉思故渊”,让我们有如他乡遇故知,再加上饭菜可口,大家倍感亲切。



餐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利物浦大教堂。



这是英国最大、世界第五大教堂,也是世界上哥特复兴式建筑的最佳代表之一。整座教堂建筑之雄伟,设计之精美,施工之精细,让人叹为观止。



据说当时有100多名建筑师参加了设计竞赛,最终,从未设计过建筑的22岁的学生年轻人赢得了竞赛。整座教堂于1904年奠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通货膨胀延缓了工程,直到1978年全部完成,建造了长达七十多年。我想,要是换成其它建筑也如此长时间的建造,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进入教堂,里面正有唱诗班在排练,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尽管各人信仰不同,但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那种敬仰之情还是油然而生。



利物浦大学始建于1881年,是长期位列世界前1%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的创始成员之一。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利物浦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一流的学术研究享誉全球。



它也是一座开放式的学校,许多楼群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似乎寓意着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其中建筑学院一派古典式的红砖建筑,非常漂亮。几位学生看见我们在校门口拍照留念,主动加入进来,非常友好。



大家对利物浦这座城市感觉很不错,还在于这里建有欧洲最古老的中国城,是华人最早定居的英国城市之一,与中国的贸易可上溯至清朝年间,源远流长。据资料显示,第一个华人社团——英国致公堂1901年就诞生在这里。孙中山先生也到过这里,呼吁和团结广大华侨华人支持中国革命。利物浦大学接收中国学生已有很多年历史,英国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就是由物利浦大学的中国学生于1944年创刊的,起名为《华早报》。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市中心的步行街。只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织。据说二战时这里遭到了徳国的大轰炸,因此现在看上去老房子与现代建筑交相辉印,为这条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今天入住市区中心的“白银酒店”,离教堂和港口都很近。晚餐后,团友们兴致勃勃地去街上溜达,体验和感受这个城市富有情趣的夜生活。



分享感动:在来利物浦的路上,高董再次开启了他的文化养生养老论坛。经高董约请,团友韩涛作了发言。



他说国内大多数企业家对老年人唯恐避之不及,而高董却能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于为老年朋友服务,的确让人敬佩。现在中国的老龄化正步入高峰,当今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已经大大不同于过去,在这种情况下高董提出了文化养老六加一的理念,非常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宽大的胸怀、没有慈怀仁心,那是万万不能的。这次旅英一班的安排,就充分反映了高董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