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奘行万里求真经,为何回来后却默默无闻、流派断绝?原因很简单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04-11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西游求取真经的故事经过《西游记》的渲染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唐玄奘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无论是正史还是《西游记》,他们都对玄奘取经归来后所发生的事记载不多,相对于其西游的过程的描述甚至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甚至就连玄奘西行归来后所创建的一个佛门流派都不过百年便断绝了传承,可以说凄凉不已。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玄奘行万里求真经,为何回来后却默默无闻、流派断绝?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玄奘法师是唐朝的得道高僧,其中“玄奘”是他的法名,后世人尊称其为“三藏法师”。玄奘法师他不是一个只会在佛寺中吃斋念佛的和尚,他心怀整个佛教。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教派学说经几十年的发展分歧便十分的大,而玄奘法师为了解决这些分歧,使得佛教更好的传播,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西行印度,想从这个佛教的起源之地找寻佛教的真正教义。在西行过程中,玄奘法师一人行五万里,历一百余国,最终到达印度求得了真经,并将它们带回中国。

玄奘行万里求真经,为何回来后却默默无闻、流派断绝?原因很简单

根据记载,玄奘法师从印度归来时共带回经论657部,其中包含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并且为了使这些学说得以传播,玄奘还从事翻译工作,将其中主要的75部共1335卷佛经翻译成汉字,因此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可以说玄奘在爱国及护持佛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在一千多年前的作为,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归来后也开宗立派了,开创了法相宗,也称为唯识宗,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玄奘法师这个一代宗师开创的宗派却没有过百年就断绝了,而玄奘法师之后的事迹也名声不显,这是怎么回事呢?

玄奘行万里求真经,为何回来后却默默无闻、流派断绝?原因很简单

在小编看来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这其一就是当时社会背景的原因,李唐的皇帝为了标榜自己的出身与众不同,便认了老子为祖先,所以李唐的国教是道教。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玄奘取得了硕大的成就,李唐朝廷对此也不会太过于关心和宣扬,要知道当初玄奘去印度都没有通关文牒,而是偷偷闯关去的,而他回来后唐太宗虽然召见了他,但为了降低佛教的影响力,每次都令其还俗,玄奘自然是屡屡拒绝,而这也使得李唐的统治者十分的不高兴,其名声自然也就不显。

玄奘行万里求真经,为何回来后却默默无闻、流派断绝?原因很简单

至于玄奘所创立的唯识宗为何会不到百年便断绝传承,这就与李唐统治者无关了。说句实话,唐朝可以说是最具有包容性的王朝了,正因为如此它的文化才能如此灿烂,因此在这方面唯识宗并没有受到打压。它的传承断绝其实最主要还要怨他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唯识宗立意太高了,几乎就是在解释佛教经典,劝人行善反而在其次。这就好比让普通人去批注解释《论语》,肯定是不会的,因此唯识宗自然也就没人去学,就算想去学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所以唯识宗在传了三四代之后断绝也属正常了。不过唯识宗流派虽然断绝了,但其中的精髓却被其它流派所吸收,传承至今,也算是弥补遗憾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