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浓缩、贮存胆汁,事实上胆汁是由肝脏生产的,随后被贮存在胆囊中。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进餐时,特别是当进食较多的油脂食物时,胆囊才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 所以,人们经过一夜的睡眠,胆囊贮存满了足够的胆汁,起床后定时吃早餐,胆囊就能把贮存了一夜的胆汁排出来消化食物,这样胆囊也减负了,得到了放松。 胆囊切除术后会发生消化不良 当胆囊切除后,胆汁就会居无定所场所,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的伤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胆管可发生代偿性扩大,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 由于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以后的日子就会象长江没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经常会“洪水泛滥”。 稀薄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就要弱一些,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造成身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消瘦等。 因此,我们常可以见到胆结石病人切除胆囊以后,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却未见好转,甚至有时还会加重,仍有上腹部疼痛或者不适、嗳气、厌油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后,稀薄的胆汁酸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因此切除胆囊去除了胆囊结石,反易引起胆总管结石,危害更加严重。 所以当医生建议您切胆的时候,您还是考虑一下胆囊的重要性,能保留胆囊,为什么非要切掉呢,如果出现疾病,那真是悔之晚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