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八味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地黄24g 山萸肉12g 怀山药
12g 泽泻9g 茯苓9g 丹皮9g 桂枝3g 制附子3g
上8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日服2次,每
次1丸。
(功效)补益肾气,温阳化湿。
(主治]脚气病,少腹麻木不仁,脉沉滑。
(临证加减)
1.以八味地黄丸为主方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病的有效性:由
于变形性膝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故可以长期服用,而
且副作用少的汉方制剂治疗该病正受到关注。经对4例高龄(69
"--'84岁)变形性膝关节病患者(均为女性),采用以八味地黄丸
为主方,根据全身症状和关节变形程度,辨证选择并用多种汉方
制剂。经治疗全部患者的疼痛、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改善。高龄变形性膝关节病是全身老化的一种表现,汉方
医学认为该病为肾阳虚证,故对关节变形程度轻者,以具有补肾
益精作用的八味地黄丸治疗为主。对于关节变形程度重,局部有
湿热者,补剂与具有清热利水作用的寒性药(如薏苡仁汤、越婢
加术汤等)并用有效。[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4,c4,:69]
2。八味地黄丸对高催乳激素血症不孕症的治疗:对血中催
乳激素值30ng/ml以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27名,投与八味地黄
丸2.5"-10.Og/d,3个月以上。结果:工8名患者血中催乳激素
值减少,其中15名~30ng/ml(19.4土10.5ng/ml,mean士SD,
n=124).血中催乳激素的基础值200~-,300ng/ml组2名,血中
催乳激素值虽有减少(35~-45ng/m1),即使持续投入八味地黄
丸也仍未达到 30ng/ml。八味地黄丸停药后,血中催乳激素
值,8名在6个月以上仍显示~30ng/ml。另外,6名闭经患者
中,有4名排卵。妊娠12例,未发现妊娠、分娩、胎儿等有异
常。Comell Medical index,血液生化检查亦无异常。综上所述,
八味地黄丸对高催乳激素血症的治疗也是有效的.[国外医学.中医
中药分册,1991,(4):413
3.八味地黄丸对精于缺乏症的治疗效果:1985年12月至
1988年工2月3日间,对5工例精子缺乏症(精于浓度<40×10。/
ml,精于运动率<50%)投与八味地黄丸7。5g/d。结果n例
(21。6%)确认妊娠,其中80,<为服药3个月内妊娠.妊娠组
(11例)与非妊娠组(40例)的不孕年限分别为4.7士2.7与
5.6士3.7年;服八味地黄丸时间分别为3。0士2.6与7.1士3。8
月;服药前精子浓度分别为工7.2士9.0/ml与11.6士6.5×10。/
ml;服药前精于运动率分别为37.2士14.4/ml与33。0士15。6%;
既往配偶人工授精次数分别为3.Off=4.3/ml与8。8士5。5次。对
27例(妊娠组10例,非妊娠组17例)患者精子浓度详细跟踪
结果:其中15例(55。6%)精子浓度有改善(增加3倍以上)。
进一步分析,精子轻度缺乏症E(1O~40)×IO。/mD的76.5%
(13/17)临床有效(妊娠例数+虽未妊娠但精子浓度增加3倍以
上例数);精子高度缺乏症(10×10。ml以下)只有30%(3/lO)
临床有效。从临床有效者精液所见,投服八味地黄丸前精于浓度
和精子运动率为100%,服药后其精于浓度为350士150%,可见
明显改善;而精子运动率为130士30%,改善得并不那样明显。
认为在配偶人工授精(AIH)、体外受精及胚胎转运(工Ⅶ一
ET)不能获得充分满意效果的今天,短期试服无副作用的八味
地黄丸有一定疗效。[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tl,:ds]
4.八味地黄丸和补中益气汤对淋巴细胞的影响:以主诉倦
怠的3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
组,每组工5例,分别给予八味地黄丸和补中益气汤,连续服用
3个月。观察的项目包括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具有自然杀伤
细胞活性的CDl6阳性细胞数及CD57阳性细胞数,并进一步观
察了淋巴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反应。结果:八味地黄丸
组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G)、白细胞数、淋
巴细胞数,在给药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补中益气汤组虽然血红
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数,在给药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A/G及
淋巴细胞数,在给药后有上升的倾向(P<0.工)。CDl6阳性细
胞数,八味地黄丸组在给药后明显上升(P<0.05),而补中益
气汤组没有变化。CD57阳性细胞数两组均在给药后明显上升
(P<o.01)。CDl6阳性CD57阳性的细胞数,两组也都明显上升
(P<0.05,P<o.02)。由自主血凝素(PHA)刺激引起的淋巴
细胞的反应性,八味地黄丸组在给药后明显减弱,而补中益气汤
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另外,由ConA刺激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反应
性,八味地黄丸组在给药后无变化,而补中益气汤组的淋巴细胞
反应性明显增强(P<O.05)。以上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对细
胞免疫功能的激活作用优于八味地黄丸。[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4,
(5):149]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乾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薯蓣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桂枝一两 附
子一两(炮)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经义阐释) 本方乃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脚气入腹证。肾之脉起于足而上于腹。肾阳
虚;气化不利,则水湿内停,湿邪下注则腿足肿大成为脚气.少腹部为肾脉所经之地,水
湿内聚,故少腹部拘急不仁。治宜温肾阳,化气利水,水湿随小便去则不留滞,则少腹
拘急不仁自愈。
本方乃《金匮》肾气丸,能温肾阳,亦能滋肾阴,取阴中求阳之法,阴生阳长,故
肾气可复。此处治脚气病,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可治疗肾虚虚劳病、消渴病、痰饮病、
妇人妊娠转抱等病证,故需结合研究。
(方药评析) 见虚劳病中。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2.伤寒·金匮要略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