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芍药知母汤--通阳行痹`祛风除湿`和营止痛

 学中医书馆 2018-04-11
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12g 芍药9g 甘草6g 麻 黄6g 生姜15g 白术15g 知母12g 防风12g 制附子9g (先煎30分钟) 上9味,以水1400ml,煮取600ral,去滓,温服3次,每次 200ml。 (功效)通阳行痹,祛风除湿,和营止痛. (主治} 主证。周身关节疼痛,身体瘦弱(蠃),脚肿如脱,舌淡 苔白,脉沉细。 副证;头晕目眩,短气,温温欲吐. (临证加减) 工.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探讨:历代注家对本方证认识不一, 有人认为是湿热者,有人认为是风寒湿合邪者.言湿热者,因风 湿容易化热,故见症不同程度的发热证候;言风寒湿者,因寒主 痛,而临床表现,未见得热则舒,得冷则剧的特征.因此,本方 证偏于风湿的历节。险匮要略集释。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基本方为桂 枝45g,生白芍80g,黑附子30~60g,知母、苍术、白术、麻 黄、防风、干姜、甘草各15g,川牛膝、小青皮各30g.痛重附 子加倍;行走吊痛感白芍增量(100g);瘀重加刘寄奴。每日工 剂,水煎分3次服。LR宁中医杂志,1997,c12,:650] 3.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青风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 用桂枝、知母、白术、川乌(先煎)、防风各lOg,白芍15g,两 面针12g,青风藤30~60g,麻黄3g,甘草5g。关节酸痛游走不 定者加秦艽lOg,穿山龙工5g;关节红肿者加生石膏20~60g, 黄柏10g;肢端麻木者加细辛5g,巴戟天工0g;关节变形者加露 蜂房、全蝎各6g;体虚者加当归lOg,怀牛膝12g。结果;显 效。[福建中医药,1990,《4,:11] 4.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痹证:痹证每多寒热夹杂,本 方寒热并用最为适宜,但配伍时宜灵活掌握。本病患者多易出 汗,除寒湿偏重者外,常可舍麻黄、生姜不用,以防辛散太过; 川乌祛风湿通经止痛胜于附子,故原方附子改川乌效好;生地甘 寒滋润,抗风湿,可加入方中与知母合用,以制桂枝、川乌之温 燥,且可增强祛风湿作用;寒重于热者重用桂、乌;热重于寒者 重用知、地.[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t2,:,] 5.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结节性红斑:基本方为桂枝、 赤芍、知母、白术、防风各15g,丹参、生地龙、乌梢蛇各20g, 甘草、生姜、土鳖虫各lOg,麻黄、附片各5g。水煎服,每日l 剂。结果结节性红斑全部消退,均不再使用激素、非激素消炎镇 痛药,随访一年无复发。 6.关节肿痛:掣痛难以伸屈,得热则减者,倍加附子、麻 黄;身体滞重,关节部沉着肿胀,遇阴雨天增剧者,倍加白术; 疼痛部灼热,湿已化热者,倍加白芍、知母、甘草;日轻夜重 者,倍加知母、芍药。 7.本方去知母、芍药,加薏苡仁、当归、川芎、羌活、独 活。治痹证寒湿者,名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8。本方去生姜、知母,加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 尖、草乌、天麻、生姜、藿香、芍药、黄连、熟地、大黄、木 香、沉香、细辛、没药、丁香、乳香、僵蚕、天南星、青皮、骨 碎补、白蔻、安息香、黄芩、茯苓、香附、元参、葛根、虎胫 骨、当归、血竭、地龙、犀角、麝香、松脂、牛黄、冰片、人 参。治一切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仆损 伤,小儿惊痫,妇人停经,名大活络丹.[兰台轨范] 9.本方去桂枝、白术、防风、附子,加白芷、川芎、茯苓、 当归、制半夏、陈皮、枳壳、苍术、干姜、桔梗、厚朴。化裁为 解表散寒,温中消积之要方。治疗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名五积 散。 10。白藓皮、芍药、桂枝、防风、当归、川芎、甘草、杏 仁、白术各二两,麻黄、独活各一两。共为细末,每服三钱,姜 汤送服。治中风半身不遂,名排风汤。[和剂局方] 11.本方去麻黄、知母、附子、白术,加生黄芪、秦艽、当 归。治久疟血虚卫弱,汗多洒淅恶风,名桂枝黄芪鳖甲汤。 12。本方去麻黄、生姜、附子,加羌活、独活、人参、熟 地、生地、黄芪、陈皮、泽泻、当归.治视正反斜症,名补阳 汤。[审视瑶函] 13。本方去麻黄。主身体四肢关节疼痛如坠脱,肿按之皮 急,按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名防风汤。[外台引 古今录验] 乌头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制川乌 麻黄各6g 黄芪 白芍 炙甘草各9g 蜂蜜lOg 上5味,咀4味,以水300ml,煮取lOOml,去滓,加蜜 再煎之,服70ml。 (功效]温阳散寒,逐湿通痹,止痛。 (主治}寒湿痹痛,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 白滑,脉沉弦或沉紧;脚气疼痛。 (临证加减] 1。本方加入全蝎、水蛭、地龙、土鳖虫等虫类药物,治疗 硬皮病,疗效颇佳。 2。本方证寒湿痛剧,加桂枝、草乌更助其温通止痛之力; 如舌质淡暗,病久夹有瘀血者,酌加乳香、没药等;如痛久肝肾 阴虚,关节有畸形,酌加当归、牛膝、枸杞子、熟地等。 3.乌头汤加味治腰腿痛:基本方为川乌、草乌、麻黄、甘 草各lOg,白芍、当归、牛膝、木瓜、五加皮、黄芪各15g,细 辛3g。暑期发病者,麻黄、制川乌、制草乌均减为6g;舌红有 热者,加生地15g,黄柏lOg;便秘、苔黄腻者,加大黄6g,枳 壳lOg,云苓12g;麻木加鸡血藤30g;肾虚加杜仲、桑寄生各 15g.[湖北中医杂志,1983,(2):44] 4。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乌头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药用黄 芪30~60g,桂枝lOg,白芍21g,制川乌、草乌各6--~12g(均 先煎),五加皮、川断、威灵仙各15g,大枣4枚.水煎服,每 日工剂。气虚、血虚、阳虚者分别重用黄芪、当归、白芍、附 子;发冷者重用川乌、草乌;拘挛者重用白芍、甘草,加木瓜; 湿邪明显加防己、羌活;顽痛不已加全蝎、蜈蚣;局部麻木加鸡 血藤。[河南中医,1984,cl,:27) 5.乌头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炎:本方用制川乌30g(先煎2 小时),黄芪、白芍各15g,桂枝、川芎、当归、川牛膝、炙甘 草各lOg,麻黄、红花各6g,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2次 服。『中西医结合杂志,]g85,cl,:32] 6.乌头汤加味治疗小儿风湿舞蹈病:本病属痹证范畴,多 由卫阳不固,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常见肢体软弱无力,不自主 地抽搐掣动。方药及服法:黄芪20g,防风6g,桂枝6g,麻黄 5g,鸡血藤15g,地龙lOg,当归lOg,白芍lOg,白附片3g。 或加制川乌、制草乌各5g,加水200ml先煎至沸,加白蜜30g, 再沸半小时,取汁加上药及水1000ml,并煎取200ml,再加水 煎取汁lOOml,3次共取汁约350-400ml,分2次顿服,大龄患 儿可分4次顿服,每日2次.[新中医,1984,f6,:30] 7.乌头汤加味治疗腰脊椎骨质增生:按辨证属单纯性寒痹或 寒湿型痹证。治以乌头汤合桂枝黄芪五物汤化裁,药用制川乌 16g,麻黄lOg,白芍lOg,黄芪30g,大枣5枚,生姜16g,甘草 lOg,蜂蜜50g。久煎温服,每Et工剂,最多2剂。久痛兼瘀者加 丹参、赤芍;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必要时加蜈蚣、蕲蛇;血虚者 加当归;肝肾不足加山萸肉、杜仲、续断。咣明中医,1989,c2,:1,] 8。本方去芍药、乌头,加附子、大枣、生姜。治历节风疼 痛,名千金大枣汤.阡金方] 9.乌头、细辛、蜀椒各一两,芍药、甘草、秦艽、附子、 桂心各二两,干姜、茯苓、防风、当归各三两,独活四两,大枣 十二枚。为细末,水煎,分五次服。治风冷脚痹疼痛,拘挛不可 届伸,名乌头汤。[千金方]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o,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 母汤主之。(8)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 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词语注解] ①魁羸:形容关节肿大。沈氏尤氏《金匮》本俱作(姬)羸,是指身 体瘦弱。 ②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要和身体脱离一样。 ⑧温温:作蕴蕴解。谓心中郁郁不舒。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风湿历节证治。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气血通行不畅,故诸 肢体关节疼痛肿大;病久不解正气日衰,故身体逐渐消瘦;湿邪阻于中焦,则短气呕恶; 风邪上犯,则头昏目黑;湿无出路,流于下焦则脚肿如脱。本病证乃由感受风湿之邪引 起,日久则化热伤阴而成,故除上证外,应有发热。故治疗者以祛风清热除湿,温经散 寒,兼滋阴。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本方证是风湿日久化热伤阴证,病情多数缠绵日久,身体消瘦,关节肿大变形,疼 痛发热,故治疗以祛风除湿,温经宣痹,与滋阴清热并用。俾邪去热除阴血生。 (方药评析] 本方乃麻黄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三方加减组成。方中麻黄桂枝祛 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止痛;古术防风祛风除湿;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生姜祛风和胃 止呕;甘草和胃调中,方中白术附子合用,对风湿病肌肉或关节疼痛,有良效。桂枝、麻 黄与白术合用,起微汗通阳之功,是治疗风湿的主要方法。 全方有温以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又能滋阴清热。但药性偏燥,重在祛邪,若病El久, 气血不足,肝肾两亏者,不宜用之。 (临床应用] (l)治疗结节性红斑:据报道,高氏用本方加味治疗结节性红斑II 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8剂。最多18剂。 方药:桂枝、赤芍、知母、白术、防风15克,丹参、地龙、乌梢蛇各20g,甘草、生 姜、土鳖虫各lOg,麻黄、附片各5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服。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据报道,唐氏,以本方加苍术,黄柏、苡米、黄芪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痊愈; (3)治疗肩周炎:用本方加虫类药物,治疗肩周炎,获良效。 病例:田××,男,40岁,干部。1979年元月4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已五年,常 因气候变化复发,近来疼痛加剧,运动受限,患部有冷感。现诊肩关节前后压痛明显,轻 度肿胀、肌肤欠温,舌红苔白,脉弦缓无力。为外感风寒,邪阻经络,气血不能通畅所 致。治宜祛风散寒,温经活络。方:桂枝、麻黄、知母、防风、白术、乌梢蛇、姜活,附 片各lOg,白芍15g,生姜、甘草各6g,蜈蚣5g。五剂,诸症大减。守方调治20余日, 肩痛痊愈。随访多年未复发。 (4)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病例:贲××,之母年逾花甲,伊机厂家属。1984年 5月18日初诊:素有肺心病多年,每逢冬春即发作,曾用红霉素,青霉素,葡萄糖,维 生素C、速尿、西地兰等,效果不显,乃邀往诊。患者咳逆倚息不得卧,面目,腰腹及四 肢俱肿,脚肿如脱,按之凹陷没指,眩晕短气,口微渴而不敢饮,尿少,唇紫,舌紫暗, 脉沉细无力。此乃素有宿疾,又感风寒湿邪,渐次化热伤阴,湿邪郁遏不出所致。宜桂 芍知母汤加生脉散,滋肾通关散,背水一战,以祛风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3剂,水 煎服,每日2次。5月21日,复诊:头眩、短气大为减轻,浮肿减半,已能干卧,小便 量多,脉沉缓无力。照前方再进四剂。随访。经治疗后二年当中,该患者一直操持家务, 未曾发作。 (5)治疗内耳眩晕等症:①治疗内耳眩晕证,据报道,蔺氏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去 知母加龙齿,茯苓陈皮法夏等治疗内耳眩晕症属饮邪上扰清阳者,获得良好效果.但需 具备水、湿、痰饮等主要证状,和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等。②治疗风湿阻络(植物神 经紊乱):蔺氏用本方加减,以麻黄根易麻黄,加秦艽等治疗因风湿阻滞经络,营卫不 和之阳虚自汗症。 病例:何××,男。38岁,教师.1983年11月28日就诊。每曰下午和晚上,以两 腕关节,两足胫骨,颈项处自汗,汗时畏风寒,欲衣被。盖之则汗出淋漓。经长沙某医 院诊为“植物神经紊乱”,予谷维素,止汗片等不效,证见脉濡,舌苔白腻。此为风湿阻 滞经络,气血失调,营卫不固。处方:桂枝、白芍、生姜、防风、白术、麻黄根、附片、 秦艽、大枣各lOg,知母6克。服完5剂,自汗出,肢酸项强已瘥。但周身发痒。乃气 血未充故也。上方去秦艽、麻黄根。加当归lOg,黄芪30g,丹参15g。五剂。诸症悉 除。 (6)治疗关节型银屑病: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关节型银屑病46例,取得良好效果。 治疗方法 基本方:桂枝6g,白芍12g,知母lOg,白术12g,防风lOg,桑寄生15g,秦艽lOg, 青风藤30g,甘草lOg。 加减:病在上肢者加桑枝20g,病在下肢者加牛膝log;关节疼痛较剧者加制乳香、 没药各lOg;肿胀明显者加防己12g,苍术12g;关节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络石藤各20g; 热盛加生石膏30g,黄柏lOg;伴腰膝疼痛者加杜仲、川断各lOg;有月经不调者加仙茅、 仙灵脾各lOg;气虚者加黄芪10~30g,党参lO~30g;血虚者加当归lOg,鸡血藤15g。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例,好转34例,未愈7例。 典型病例 郑某,男,49岁,农民,1994年10月26日以全身起淡红色斑丘疹、脱屑伴趾关节 疼痛2年余为主诉就诊。2年前一次受风后,头皮、四肢伸侧起淡红色斑丘疹,上覆白色 鳞屑,并伴双趾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年后皮损延及胸背部,踝关节也出现疼痛。 在当地诊断不明,曾用“小活络丹”等内服及“药水”(药名不详)外搽,效果不佳。现 神情倦怠,身体消瘦,行走不便,双足有沉重僵硬感,下午低烧,体温在37—37。5℃之 间,伴口干、纳差、大便稍干,小便如常,舌红,苔薄黄微腻,脉细数。查:双下肢踝 关节及近端趾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屈伸受限。头皮、躯干及四肢有较多淡红色斑丘疹, 上覆银白色鳞屑,以四肢伸侧为著。薄膜现象及露滴现象均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沉 48mm/h,类风湿因子阳性。双足部X线拍片示:双踝及趾关节软组织肿胀,趾骨骨质稀 疏。诊断:关节型银屑病。证属风湿外受,化热伤阴。治以祛风除湿,清热养阴。内服 中药处方:桂枝6克,白芍12g,知母lOg,白术12g,防风lOg,桑寄生15g,秦艽12g, 青风藤30g,防己12g,苍术12g,生石膏30g,牛膝lOg,黄柏lOg,甘草6g.每日1剂, 水煎服。并以10%水硫膏外搽皮损处,每日2次。服药6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用药 2周,关节肿胀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皮损色泽变淡,鳞屑减少,部分皮损有所消退 继以前方去苍术、防己再服,1月后血沉降为9mm/h,皮损部分消退。但关节仍有僵硬 感,屈伸不利故仍守前方去生石膏、黄柏,加伸筋草、络石藤各20克继续内服,外用药 物改用本院制剂“牛皮癣药水”外搽,每日3次。共用药治疗2月余,全身症状消失,双 下肢活动如常,除双肘部有个别点滴状皮损外,其余皮损均消失,并留有色素减退斑片 12月29日复查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双足X线拍片示:与前片对照,双踝及趾关节 软组织肿胀消失,趾骨骨质稀疏,密度较前增加,疗效判定为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未复 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