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病VS茶黄螨

 私库皆书 2018-04-11

辣椒最难分辨症状:病毒病VS茶黄螨!

2018-01-23 李立坤 

一、辣椒病毒病​

 
 

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造成辣椒易落叶、落花、落果。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年限不断增加,辣椒病毒病不断加重,减产幅度达30%-70%,重者绝收,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

【表现症状】

辣椒病毒病由于毒源种类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轻型花叶、重型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5种。

1、轻型花叶

病初现明脉轻微褪绿,或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也无畸形叶片。

 
 

2、重型花叶

除褪绿斑驳外,还表现为叶脉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瘦小并出现深浅不同的线斑,矮化严重。

 
 

3、黄化

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4、坏死


 

 
 
​病部组织变褐坏死或表现为条斑、坏死斑驳、环斑、生长点枯死等。

5、畸形

病株变形,出现畸型现象,如叶片变成线形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

在辣椒生产中,几种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的"三落"现象,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致病原因】

已报道的辣椒病毒病毒源有9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苜蓿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脆裂病毒,部分地区鉴定到辣椒轻微斑驳病毒。其中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是发病率高、分布广、危害最大的辣椒病毒病毒源。辣椒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昆虫传播,如蚜虫传播;另一条是接触传播,如机械摩擦、人为接触传播。依靠昆虫传播病毒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而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机械摩擦、人为接触来传播。​

此外,辣椒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辣椒病毒病传染源。辣椒病毒病发病与气候条件和蚜虫发生密度有关,在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的气候条件下,辣椒的抗病能力减弱,同时促进了蚜虫的发生、繁殖,导致辣椒病毒病严重发生;在辣椒定植偏晚或栽植在地势低洼、土壤瘠薄的地块上发病也比较严重;与茄科蔬菜连作,发病也严重;辣椒品种间的抗病性也不相同,一般线椒发病率较低,甜椒发生率较高。

 
 

二、辣椒茶黄螨

【为害特点】

辣椒茶黄螨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为害。可为害叶片、新梢、花蕾和果实果。

茄子受害后,叶片变厚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呈锈色,梢颈端枯死,花蕾畸形,不能开花。果实受害后,果面黄褐色粗糙,果皮龟裂,种子外落,严重时呈馒头开花状。辣椒受害后,叶片同茄子,果皮粗糙变色。

 
 

【发生规律】

每年可发生几十代,主要在棚室中的植株上或在土壤中越冬。棚室中全年均有发生,而露地菜则以6-9月受害较重。生长迅速,在18-20℃下,7-10天可发育1代,在28-30℃下,4-5天发生1代。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湿度对成螨影响不大,在40%时仍可正常生活,但卵和幼螨只能在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孵化、生活,因而,温暖高湿有利于茶黄螨的生长与发育。单雌产卵量为百余粒,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和果实的凹陷处。成螨活动能力强,靠爬迁或自然力扩散蔓延。大雨对其有冲刷作用。

 
 

三、辣椒病毒病与辣椒茶黄螨病害症状的区别

辣椒病毒病,尤其是条斑型病毒病与茶黄螨的危害症状十分相似,不少菜农分辨不清,造成用药不当,延误最佳治疗期以致造成大面积减产。

【为害部位】

1、二者均是危害植株的幼嫩部位,使叶片变小畸形、叶片变褐、植株矮小等,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等。

2、病毒病初期由心叶叶脉褪绿,逐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叶缘向正面卷曲形成上扣斗,而茶黄螨危害是整片叶褪绿,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

病毒病危害果实时出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而茶黄螨危害果实时果柄及萼片表面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丧失光泽,木栓化而变硬。​

 
 

3、病毒病危害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逐渐扩展到侧枝、主茎及生长点,而茶黄螨危害是叶片背面任何部位都可能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

【发病规律及生活习性】

1、辣椒病毒病的发病规律:主要病源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主要在多年生杂草及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二年由蚜虫传播。烟草花叶病毒在土壤中、病残体、种子或卷烟中越冬,主要通过田间农事操作由汁液接触传播。特别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和传毒。另外重茬、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苗小、定植晚易引起该病流行。

 
 
2、茶黄螨的生活习性:露地蔬菜以7-8月份受害最重。茶黄螨发育适温16-28℃,在温度28-30℃时完成1代仅需4-5天,在18-20℃时需7-10天。成螨和幼螨多聚集在辣椒幼嫩的新叶叶背、嫩茎、花蕾、幼果等部位刺吸汁液,致使植株受害。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分钟,捞起种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或播种,消灭种子上传播的病毒。或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70℃的恒温箱内干热处理3天。进行种子消毒。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后分别喷洒800倍嘉美金点。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实行2年以上轮作,田间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一方面可以提高作物的营养,增施嘉美红利、赢利来,增加抗病能力(尤其是提升抗病毒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活化土壤(尤其是已出现板结症状的地块),追施嘉美红利和内钾德,增加产量和质量。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当提早定植,提高温度、湿度,促进辣椒早发、快发,增强抗病能力。采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遮阳网,防止高温和烈日曝晒。或采用与玉米、豇豆、菜豆、瓜类等高秆作物间作,避免强光高温危害。

4、及时防治蚜虫。

喷洒乡村顶尖2500倍液,或3%啶虫脒1500倍液,或20%吡虫啉浓可溶剂2000倍液,防治传毒蓟马、蚜虫。
5、药剂防治。

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茶黄螨在发生初期,喷药防治。可用的药剂有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霸螨灵(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10%除尽(溴虫腈)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三唑锡悬浮剂2000倍等。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混加增效剂或洗衣粉等,并采用淋洗式喷药。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创作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ID:zhxdnyj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