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参汤---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学中医书馆 2018-04-11
苦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苦参50~lOOg 以水100~1500m],煎700g~lOOOm],去滓,熏洗,每日3次。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前阴以及阴肿、阴痒、疥癞等,可见 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临证加减) 1.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本方加黄柏、 龙胆草、当归、蛇床子等水煎,以导湿热于下窍。 2。周身风疹,疥疮,顽癣,麻风等,本方加地黄,地肤子、 赤芍、白藓皮、大风子等,以祛风化湿杀虫。 3。苦参外洗方治疗阴痒:基本方为苦参、白藓皮、蛇床子 各30g,冰片3g,防风15g,荆芥lOg,花椒20g,透骨草35g。 外阴溃烂者加明矾30g;带下多加黄柏20g,乌贼骨30g;伴阴 部痛者加白芷15g。上述药物除冰片外,煎取药液,再人冰片, 趁热熏外阴10—20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徐徐洗涤患处。每日 1剂,早晚各1次。[浙江中医杂志,1986,c7,:sOd] 4.苦参治疗心律失常:用苦参片、苦参碱及苦参注射液治 疗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取得相当疗效,尤其对合并冠心病者较 好。[心脏血管疾病,1976,c2—3,:106] 5。苦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67例,结果,其中对期前收缩 有效率为62%。LO医药学杂志,1977,c,,:24] 6.苦参治疗皮肤病:将苦参制成100%注射液,每次肌注2 -4ml,并配合苦参片口服,治疗急性与慢性湿疹、阴部湿疹及 皮炎,亦可用于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有肯定的止痒及抗过 敏作用.[中草药通讯,1976,tl,:353 7.苦参治疗蓝氏贾弟鞭毛虫病:以25%苦参溶液100— 200ml保留灌肠,治疗100例蓝氏贾弟鞭毛虫病,效果良好。[中 华内科杂志,1965,(7):614] 8。加味苦参汤治疗肠道毛滴虫病:药用苦参、白芍各lOg, 贯众、槟榔各12g,木香、甘草各6g.偏湿热加黄芩或胡黄连; 偏寒湿加干姜、砂仁或蔻仁;兼蛔虫加苦楝根皮或使君子;兼钩 虫加榧子肉、雷丸。均获痊愈。[江苏中医杂志,1982,t6,:411 9.苦参汤加味治疗女性外阴白斑:根据临床症状,多从 “阴痒”等病症探讨。内服药重在调理肝肾,或清肝泻火,或温 补肾阳,或健脾渗湿,局部常用白斑外洗方为鹤虱30g,苦参、 蛇床子、野菊花各lOg。水煎熏洗.白斑外敷方为炉甘石30g, 密佗僧12g,煅龙骨、煅石膏各9g,炮山甲、枯矾各6g,水飞 滑石15g,制南星、皂荚根皮各9g。共为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 匀外敷;鸡蛋清或黄油调匀外敷.以消肿化斑,敛疮生肌,祛湿 止痒。[湖北中医杂志,1980,cl,:162 10。苦参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荨麻疹和药疹:药用当归、丹 皮、生白术各lOg,茯苓皮、生薏苡仁,连翘各15g,苦参30,--. 60g,白茅根20g,生甘草6g。随症加减.[中医杂志,1983,c3,:411 11.苦参汤对肠道滴虫病的疗效:主症为大便量多,完谷不 化,经久不愈。基本方为苦参25g,蛇床子15g,黄柏20g,苍 术、木香、槟榔、半夏、白术各lOg,陈皮、甘草各5g。每日工 剂,水煎空腹服。下焦湿热加白芍、黄连、甘草;发热加白头 翁、金银花、连翘;湿重重用苍术,加薏苡仁、车前子、藿香; 脾虚者重用苍术、白术,并加地榆炭、诃子、乌梅、芡实,纳呆 完谷不化加焦三仙、鸡内金;肾虚者加服四神丸;大便滴虫阴性 而腹泻不止者,改服参苓白术丸合四神丸;合并梨形鞭毛虫者原 方加雷丸lOg,大蒜5枚(捣汁与药汤合服);合并钩虫者加西 药驱钩虫;合并蛔虫者加使君子工5g;合并阴道滴虫者,另用基 本方水煎外洗阴部。 12.苦参液治疗肛裂:陈旧性肛裂和新鲜肛裂。药用苦参 50g,荆芥、防风、川椒各30g,冰片(后下)5g。将上药浸泡 于6000ml冰水中20分钟,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停火后, 去渣取汁,加入冰片,待冷却至40℃时,行坐浴15"---20分钟, 每天1剂,连用6剂为1个疗程。 13.苦参催眠作用:用苦参糖浆(每lOOml相当生药50g), 成人20ml,小儿 5-15ml。一次口服或鼻饲,以代替镇静催眠 药.[中草药通讯,1979,f2,:383 14.苦参研细末,用香油调搽,治烫熨火烧疼痛,名绿白 凿。 15。苦参15~-30g,黄芩、黄柏、苍术各15g,加水1500,--, 2000ml,煎取600~700ml,洗局部.治疗急性糜烂性湿疹有良 效,名加味苦参汤。 16.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苦参碱单体,研制成每粒含苦参碱 50mg之阴道栓剂,治慢性宫颈炎,名苦参碱栓剂。[中草药,1983, (3):103 17.苦参、栀子仁、防风、玄参、独活、枳实、菊花、黄 连、黄芩、大黄各等份.为细末,炼蜜为丸,豌豆大。每服五十 丸,食后茶、酒送下。治遍身疥疮,经久不愈,名苦参丸。[名科 精义] 18.苦参(酒浸蒸晒九次,再炒黄为末)一斤,生地黄(酒 浸一宿,蒸熟捣烂和苦参末内)四两。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 服三钱,白开水或酒送下,日二次。治肠风便后下血,名苦参地 黄丸。 19.苦参八两,地榆、黄连、王不留行、独活、艾叶各三 两,竹叶二升。为粗末。水煎,洗患处。治小儿疮疡,名苦参 汤。 20.当归lOg,丹皮lOg,茯苓皮15g,生白术lOg,生薏苡 仁15g,苦参30"~60g,白茅根20g,连翘15g,生甘草6g。治 湿热型荨麻疹,名苦参汤。

(原文} 蚀於下部。则咽乾,苦参汤洗之。(11) (词语注解] ①下部:指前阴。 ②“苦参汤洗之”后,<<医统正脉》本作“苦参汤方: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 升,去滓,熏洗,日三。”宜从。 (经义阐释] 本条论狐惑病蚀于前阴的治法。狐惑病湿热下注致前阴溃烂,而足厥 阴肝经绕阴器,上循于咽,蕴积前阴之湿热又可循经上冲,阻遏津液上承,故兼见咽喉 干燥.可在内服清热燥湿解毒方的同时,再以苦参汤外洗前阴患处,使湿热邪毒得清,溃 烂腐蚀之处得敛,咽干之标症得除。 (方药评析) 本方只苦参一味,煎汤熏洗局部。《名医别录》谓其能“疗恶疮下部”; 《本草正义》称其“能杀湿所生之虫”,总取其燥湿杀虫之功。 (文献选录] 赵良仁:虫蚀下部则咽干者,下部肾之所在,任脉附焉。肾,水也。湿 热甚于下,则虫蚀于上,而肾水受伤,经脉乏水以资之,挟湿热逆而燥其咽嗌,故用苦 参汤洗.苦参能除热毒,疗下部,因以洗之。虽然,此治之外者尔,若究其源,病则自 内而外出,岂独治其标而已哉?试用上部服泻心汤者观之,则下部亦必有可服之药;自 下部用洗法者观之,则上部咽喉亦必有可治之理,此仲景特互发之尔!不然,何后世方 论有服下部药者,与内食五脏者乎?(《金匮玉函经二注》) 徐彬:下部毒盛,所伤在血而咽干,喉属阳,咽属阴也,药用苦参熏洗,以去风清 热而杀虫也。(《金匮要略论注》) 黄元御:《金匮》苦参汤,治狐惑蚀于下部者,以肝主筋,前阴者宗筋之聚,土湿木 陷,郁而为热,化生虫璺,蚀于前阴,苦参清热而去湿,疗疮而杀虫也。(《长沙药 解.苦参》) , (临床应用] (1)治疗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梁××,女,35岁,患白带下 注3年之久,近1年来加重,并发外阴瘙痒难忍。经妇科检查,诊断为。滴虫性阴道 炎”。经用“灭滴灵”等治疗2疗程,效果不明显。后用苦参汤熏,每晚熏1小时,兼服 清热利湿之中药,2周后,带净痒止。又经妇科数次检查,阴道未见滴虫,而且炎症也愈。 (2)治疗狐惑病:穆××,女,30岁。患狐惑病,其证如下阴无病,则口腔咽喉 溃烂疼痛;如口腔病好,则阴道阴唇溃烂疼痛,如此交替发作已一年余,颇似眼、口、生 殖器综合征,但未见有眼科疾患。因按狐惑病处理。用甘草泻心汤:甘草15g、党参lOg、 黄芩lOg、黄连5g、法夏lOg、大枣三枚,水煎内服。口腔溃烂时,用锡类散吹之;下阴 溃烂时,用苦参汤洗之。经反复治疗半年之久,其病始愈。后以此案告之同事张某,其 邻妇有患此症者,用上法治之亦效。 (3)治疗阴囊及会阴部湿疹:钱××男性,38岁,干部。 患阴囊湿疹一月余,于1971年11月23日前来就诊。患者一月前自觉阴囊发痒,抓 破则流黄水,继则龟头及肛门周围均见湿疹,尤以阴囊为甚,曾外用肤轻松,和中药洗 剂,虽见好转,但时好时犯,后龟头发现溃烂,病人瘙痒难忍,舌淡苔白,脉沉缓稍滑, 乃湿热下注,随投苦参30g,水煎外洗,并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洗六次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