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跟大家聊了电子商票业务发展趋势、业务模式,这期分享一些电子商票的风控措施。 相比于纸质商票,电子商票风险更多集中在信用风险。本文从行业选择,商票承兑人分析,以及核算风险敞口等角度简单聊一下风控那些事儿。 1、 行业选择 (1) 避免“两高一剩”行业: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产业政策对该类企业进行整合、清理,实施审慎信贷政策,逐步压缩或者收回贷款,导致该类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剧了信用风险。例如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 (2) 即便做,优先选择“两高一剩”的龙头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龙头企业开具的商票按期兑付,并不意味着下属子孙公司按期兑付。比如某省钢铁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经常逾期3-4个月,由于子公司是被集团公司收购,财务独立核算,母公司资金周转良好,子公司长期资金紧张。 2、商票承兑人 (1) 企业性质:股东结构,股东背景,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有重要影响。大致可以分为2种:
(2) 企业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对企业主体进行信用分析,一般包括行业、企业背景、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多维度评估。企业评级水平越高,代表偿还债务能力越高。通常选择AA 以上企业承兑的电子商票。 (3) 企业法律风险:在企信宝,天眼查等征信网站,可以查询到法院判决信息、失信信息、被执行人信息等。如果企业涉及信贷逾期、资产冻结、被执行等负面信息,建议不做该企业的商票。 (4)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状况。如下表,通过比较行业平均水平、龙头企业、中型企业、承兑人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识别承兑人的信用风险。 以上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国资委网站,wind,东方财富choice等数据库进行查询。 3、 核算风险敞口 (1) 计提风险准备金:目前虽然没有监管机构要求票据中介计提风险资本,但建议各家中介根据自身实力,计提风险准备金,避免商票业务发展超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2) 商票授信集中度:单一行业、单一集团客户授信过于集中,会产生系统性风险。既有票源单一的业务风险,也会有系统性信用风险。一般集中度指标设为15%左右。 (3) 单张票据:通过限制单张票据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可以分散风险。必要时,可以要求持票客户提供票据相应的合同发票,确定商票有实体经济支撑。良好的实体经济运转,是偿还债务的基础。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能力一直空手套。 4、电子商票其他风险 理论上电子商票是没有假票风险的,因为企业是通过银行网银接入ECDS,开具电子商票。但市场上,也流传着一些问题电子商票。比如票号是2打头,出票人是A企业,承兑人是B银行。但是B银行宣称已报案,A企业违规开具电子商票。但这类事件属于个别案例,不做深入讨论。初入商票业务的中介,可以走阳关大道,避免左道旁门,以免陷入此类风险。
5、积极分享,持续学习 每家票据中介遇到各类风险事件不尽相同,通过及时交流、分享信息,在优化自身风控体系的同时,也帮助同行完善风控措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赠予玫瑰,手有余香。
建立风控制度,可以防范一定风险,但无法消除电子商票风险,正是信用风险溢价,信息不对称高,使商票更有魅力…… [历史文章] 作者:金融市场部 吴琦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