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博讲坛 | 程大利:人生的最大幸运是走遍世界看博物馆

 初升红日zcjyue 2018-04-11

艺术不分国界,历来的大师从不画地为牢。“道无不是无,道有不是有,东望西耶尼 ,面南看北斗”。人生的最大幸运是什么?——走遍世界看博物馆。

——程大利


这是本期南博讲坛嘉宾的心声,

而从下图清明小长假期间

来南博参观的观众人数来看,

这一理念似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南博讲坛2018第4期


博物馆是我的艺术课堂

时间:2018年4月15日上午10:00

地点:南京博物院小剧场

主讲人:程大利(画家、美术史论家)

对象:12岁以上

人数:400人

参与方式:登录南京博物院官网“公众活动预约”或进入南博微信公众号手机端“活动预约”一键预约。

温馨提示:本期讲坛开通直播啦~ 

☞直播链接地址


活动简介

博物馆收藏、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公众终身学习的“免费课堂”。在博物馆公众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如何“用活”博物馆的珍贵文化资源?

著名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程大利认为,对博物馆的热爱与否检视着社会的文明,也测试着社会成员的素质。观众参观博物馆,不懂不要紧,观赏也有价值。熏陶日久,认知自会提高。所以,博物馆也是自我探索和自省自励的所在。

▲  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博物馆


作为画画的人和爱画的人,程大利走进多座著名博物馆,了解博物馆里流淌的艺术史,感受东西方绘画的对照,体悟中国绘画艺术的笔墨精神和画里深藏的人文情怀。他把博物馆视作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他的重要艺术源泉。

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那幅伦勃朗的《夜巡》,其实是描绘白天的故事。因为被涂过一层层保护油,致使画面变暗。白日巡查被误作《夜巡》流传至今。这幅画作于1642年,正是才华横溢的石涛诞生的年份,博物馆里准确记录了东西方历史的对照。、

伦勃朗《夜巡》


天津博物馆藏的那幅《雪景寒林》能让人忘掉7月的酷暑,笔精墨妙的境界令人惊叹中国画艺术如此成熟。而同时期拜占庭宗教绘画是那样的枯燥乏味而且手法简单。

普拉多美术馆


在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邂逅了那位站在所有新古典主义画家对立面的天才戈雅。他充满激情的关注色彩和阴影,思考物质的神秘,站在那幅《1818年5月3日》的画前,仿佛听到魔鬼的吼叫,竟一点也不像一幅“古画”。而这时的中国画正是“正宗画派”的尾声,“小四王”的余脉已日渐没落。

戈雅《1818年5月3日》


巴黎的蓬皮社艺术中心是荟萃当代艺术的博物馆。这里专题陈列过克莱因、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等让人心跳的当代大师展。

沈周《庐山高图》


北京的故宫藏有大量的“明四家”作品,而南博更是收藏“吴门画派”的大本营。殊不知,沈周那幅《庐山高图》却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匠心独具的精心之作竟是送给老师的生日礼物。因这位陈宽老师是江西人,所以此图写庐山之“高”以为象征。

中国的古代绘画不但是属于国人的,也同样是属于世界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经常去博物馆,你一定能看到中国画里深藏的那条“文脉”,那是从中国人文化基因中流出的艺术。

人生的最大幸运,就是走遍世界看博物馆。


主讲人简介



程大利


1945年生,画家、美术史论家。



曾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文联第七届、第八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程大利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出版程大利画集多种,理论文集有《宾退集》《师心居随笔》《师心居笔谭》《雪泥鸿爪》《中国画教学文丛——程大利导师卷》《程大利谈山水画》《极简中国绘画史》等。


 

小南

请预约成功的观众于活动当日提前20分钟到小剧场签到,以确保保证金能够按时返还,未签到会等同于未到!请公众密切配合。报名请注意年龄限制,活动现场会核查参与活动人的实际年龄,不在报名要求范围内的预约人届时无法参加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