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准备好迎接21世纪了吗? | 社会科学报

 昵称27494174 2018-04-11

海外视点



近年来,“印度崛起”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话题,诸如“印度超中国,成全球增长火车头”、“印度是全球经济低迷中的曙光”等观点常见诸西方报端。但同时,印度也面临着教育、就业和基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印度真的准备好迎接21世纪了吗?近日,《印度斯坦时报》记者施尼德哈·普纳姆(Snigdha Poonam)在其新作《梦想者:印度年轻人如何改变他们的世界》(Dreamers: How Young Indians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书中对印度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描绘。2018年3月1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发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南亚项目高级研究员米兰·瓦什纳夫(Milan Vaishnav)对该书的评论文章。

原文:《印度准备好迎接21世纪了吗》

熊一舟/编译


印度崛起的另一面


如果说20世纪末令世界瞩目的是中国的发展,那么很多人都认为,21世纪初的镁光灯将聚焦在印度身上。2018年1月,世界银行宣称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2018年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IBM公司甚至把即将到来的时代称为“印度世纪”。

  


印度的未来的确值得期许。经济改革、管理得当和政治稳定为印度在即将到来的世纪能够实现长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但同时,印度也可能会面临一种地狱般的处境:数以亿计印度人的愿望将无法实现。这甚至可能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网络造成爆炸性影响。而这一场景正是《印度斯坦时报》记者施尼德哈·普纳姆(Snigdha Poonam)在其新书《梦想者:印度年轻人如何改变他们的世界》中所描绘的。

  


对即将到来的印度“黄金世纪”的预测基本上基于两种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城市化。从2010年到2050年,印度的城镇人口将增加5亿——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城镇人口最大规模的增长。而从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总是与识字率的增加、中产阶级的出现和经济的繁荣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个趋势被经济学家称为“人口红利”,即当数量庞大的青壮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经济生产力和储蓄率将同时得到增长。到2030年前,当其他许多主要经济体正为老龄化问题所困扰时,印度每个月都将有100万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未来数十年中,印度有望占据全球15-64岁之间人口增量的四分之一。

  


然而,与人们对印度日益崛起的热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种更为黯淡的说法,即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可能并不会给印度带来红利,而是将导致社会灾难。在这种叙事中,印度的城市化在创造巨大财富和繁荣景象的同时,也会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欠佳和机遇不平等问题,将大量人口排除在城市之外。根据这一观点,印度将很难创造足够的工作机会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这将使得印度的年轻人更加热衷于以身份认同来谋求上升通道,印度的种族分裂和宗派主义倾向将日益严重。

  


普纳姆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关注印度的大都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印度的二三线城镇,试图理解辽阔的印度北部地区年轻人的理想与焦虑。她将关注点转向了印度民主制度中最脆弱的部分,但也正是那些部分,构成了印度最广泛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图景。在那些地方,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和工作机会的匮乏问题更为明显。


深陷焦虑的“梦想者”


普纳姆把这些深陷焦虑的印度年轻人称为“梦想者”,并宣称他们是“印度自独立以来最绝望的一代人”。尽管自印度1947年独立后这代逐渐成人的印度人对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获得自由感到满意,但他们还是希望政府能真正给予他们宪法所赋予的自由,如消除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减少财富的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以及保障社会安全等。

  


不幸的是,印度的民主并没有显露出几分天下大同的迹象。今天,印度大部分年轻人都面临着普纳姆在书中归纳的三类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未受教育、失业或技能不足

  

印度教育系统的问题并不是入学率不高,而是教育水平低下,并且这一问题存在于印度的各个教育层次。在小学阶段,印度的入学率几乎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印度六年级的所有学生中有近半数不能阅读二年级水平的文章;十分之一的学生甚至认不全从1到9的所有数字。由非政府组织布拉罕协会(Pratham)对印度14-18岁之间的年轻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印度年轻人看不懂时钟上的时间显示,36%不知道印度的首都在哪,62%不会计算一个给定价格的一折。同时,印度的高等教育已成了一项产业,使得大学入学率飙升。根据政治学者德文什·卡普尔(Devesh Kapur)统计,在2000-2015年间,印度每天新成立的大学达6所之多。但除了少数个例以外,这些所谓的大学几乎都是数量重于质量。

  

第二个危机与工作机会不足有关。印度经济需要每个月创造几乎100万个就业机会,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自然增长。但印度政府的统计数字表明,印度每个月创造的就业机会只有35-40万个。那些无法在正规行业就业的年轻人只好从事非正规行业来养家糊口。

  


与东亚邻国不同,印度的经济是一种“早熟”模式,它跨越了由制造业主导的阶段,直接进入了由服务业主导的阶段。实践证明,建立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不二法门。然而对印度来说,其失误不仅在于没有实现工业化,还在于过早的去工业化。不是每个印度人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那些受挫的求职者不得不涌向公共部门以求得工作机会。但在过去二十年里,政府部门的职位数量持续下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印度会出现230万人争夺350个政府低级公务员岗位的景象。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印度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工厂却很难雇到合格的工人。201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全印度15万名工程师,却发现其中有80%都不符合工厂雇佣标准。 


直面华丽表象下的挑战


虽然《梦想者》一书中也讲述了不少印度年轻人感人的成功故事,如竞选大学学生会主席的印度女生丽莎·辛格(Richa Singh),但那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印度经济增长的故事中隐藏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城市化和人口红利的优势,就将导致两个不利的后果。

  

一是业已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将更加严重。经济学家卢卡斯·尚赛尔(Lucas Chancel)和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最近发布的一篇论文中指出,自1922年印度提出所得税法的构想以来,印度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国22%的收入所得都进入了前1%高收入人群的口袋中。第二个后果是教派冲突的恶性增长。普纳姆在书中讲述了一个求职受挫的青年如何逐渐相信印度教民族主义并成为其强硬派士兵的故事。印度的人口迁移并没有减轻,而是加剧了教派冲突。在许多地区,印度的年轻人激烈争夺种族配额,以便获得对他们来说极具吸引力的公职。但不满情绪不光只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也来自处于社会顶层的年轻人。后者对那些照顾传统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平权行动感到愤怒,要求为自己寻求保护。

  


印度究竟该如何处理由城市化和人口变化带来的双重挑战?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定义印度民主本身的性质。印度公民将把经济增长还是社会正义放在优先位置?他们能否继续坚持自由主义的民主传统,抑或是屈服于多数民主?在阅读了普纳姆的叙述之后,或许很难得到一个乐观的结论。她写道,许多梦想者都在为同一件事而苦恼:“他们在这个国家没有未来,而这个国家在世界没有未来。”

  

《梦想者》对围绕印度日益上升的中产阶级而构建的华而不实的表象嗤之以鼻,并呼吁我们关注表像之下印度的腐败与沮丧,以及那些破灭的希望。对印度的精英阶层来说,要想掩盖这些真相很容易。但正如普纳姆所说的那样,掩盖真相就意味着自杀。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2期第7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