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继盛行书《谪所寄王世贞诗札》

 百了无恨 2018-04-11


 

杨继盛行书《谪所寄王世贞诗札》

规格32cm×56cm

镇江市博物馆藏 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是春。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璞在不妨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元旦有感,寄呈凤洲年兄。谪所乏佳楮颖兼意绪颇恶,语多不伦,幸为削正。年弟盛再拜草。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经革命先驱李大钊书写后,闻名天下,但此联为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所作。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及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总兵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但坚韧不屈。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再遭严嵩陷害而亡。临刑前将自书年谱交予其子,并作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其妻不久便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著有《杨忠愍文集》。

  此作(如图)为杨继盛谪居时写给王世贞的诗札,杨继盛与王世贞同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杨继盛列二甲第十一名,王世贞列二甲第八十名,为同年。文尾杨继盛自谦为年弟,王世贞号凤洲,当可释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重召起用,可推测此作约写于嘉靖三十年至嘉靖三十一年(1551—1552年)之间。诗中所称枫宸,指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代宫廷多植枫树,故有此称。杨继盛时时刻刻考虑的都是如何报效国家,故诗中忠烈之气溢于言表。

  忠愍书法不类书家者流,多文人气息。书时当在三十五六岁左右,其所处时代在明代中期,笔下既看不出宋人影响,也无吴门风致,倒有几分颜鲁公的忠厚气度。跋文所提“乏佳楮颖”,有可能限制了其腕下翻转清晰的表达,但从“几度”“神璞”“枫宸”等字来看,取法似在晋唐之间。其诗既然寄予王凤洲,当多少受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影响,同年多矣,而知音才会互通雅翰诉说衷肠。此作毫无卖弄技巧之嫌,而是浑然与朴素。令我想起陈独秀的名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古人重书更重人,人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基石。

  余喜读忠臣烈士字迹,能培养气质,向往光明。杨继盛这位响当当的“硬骨头”,载入史册的是其对道义的不悔求索。文人的骨气从来都不惧怕强权与独裁的压迫,古今中外皆同,但下场也一定异常惨烈,不胜枚举。若其手书“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能传世至今,吾辈当何幸之欤!吾辈更须蹈袭其精神,光大其忠魂,这也是传承,胜过笔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