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关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万历四年重修,呈南北走向,总长1000米,中间是关门,两边马道、战台、敌楼各有一个,砖石结构。定龙公路穿墙而过,现在残损严重,但当年清朝驻军营盘却依然可见。 龙泉关历史上同紫荆关、倒马关齐名,位保定三关之首。 龙泉关是太行山中段明长城一处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现仅存老城门和北侧的很少一部分古城墙。 古城墙的砖体在千百年来雨雪风霜的侵蚀下已然成了蜂窝状,沧桑尽显。 龙泉关古长城(长城岭,另文介绍),成为防御关外少数民族入侵的军事设施,也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闭关锁国,从而走向封闭落后、软弱挨打的历史见证。 龙泉关其它大部分古城墙历经几百年的风霜洗礼,仅剩墙体中部的夯土。 古老的村落似乎有些落寞。 一户人家的大门。 一位老人。 悠闲的村民。摄影、文:玖零壹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