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堂—“润物真茶杯”2018年咏茶诗词赛已经圆满结束,根据评委评审,已经评出本次比赛获奖作品,包括诗部词部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各6名。特此公告,望周知。 注:根据比赛公告,分数相同者,以投稿时间排序。 第一名(一等奖) 咏茶 作者:何智勇(浙江 杭州) 少时所饮茶,皆先慈亲为采焙。母逝廿载,不尝此味久矣。 才负顷筐采绿枝,旗枪手焙夜迟迟。 香茶沸雪温予梦,涩吻回甘念母慈。 廿载阴阳隔难致,诸天阊阖启无期。 如今遍饮人间茗,清味何曾似旧时? 注: 1、顷筐,《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2、念母慈,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最终得分:91.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寫茶而念已逝之慈母,感慨良深,孝思不匱。“才”<纔>、“吻”、“致”諸字尚可推敲,“茶”字犯題面。纔>
龐堅: 本诗因饮茶时想到“少时所饮茶,皆慈亲亲为采焙”而作,角度与一般咏茶之作有别,自具一种深情。首联“夜迟迟”见出母爱之厚。颔联写“母逝廿载,不尝此味久矣”之后重饮良茶,“温予梦”“念母慈”,一绵渺,一质直,相得益彰。颈联进一层展现怀母深情,直述思念,笔墨又不得以寻常工与不工论之。尾联以心理上的茶味之今昔不同为言,“遍饮”“何曾”四字,感慨极深。
陳興武: 具見孝思,有真情性,斯能動人。整體篇章自然,對仗亦工。惟句式平泛,乏精警之可言。“人間茗”三字太覺俚率,尚須於鍛煉處多下工夫也。
潘樂樂: 詩緣情而發,此篇託物感懷,切入點不落窠臼,誦之亦真情可感,造句、謀篇皆老練,佳作。
徐青子: 有構思,造語通暢,有真情實意,且能直面人生,頗具純孝之思,故可貴也。 第二名(二等奖) 饮茶有怀 作者:叶兆辉(重庆) 南方嘉木火前宜,痼癖何惭茗战奇。 烹罢雪涛聊破闷,拾来陀叶助吟诗。 露甘初解相如渴,草瑞曾教杜牧知。 但觉清风生两腋,香真烟澹坐移时。 最终得分:88.8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詩寫烹茶、飲茶之清趣,對仗工整,結句有悠然不盡之味。惟“茗戰”奇在何處,下聯未承接寫出,意脉中斷。“陀葉”費解。
龐堅: 此诗属张香涛所谓宋意入唐格者,善于用典,是其特点。一起即用陆羽《茶经》“茶者,南方嘉木”写烹茶,以“茗战”即斗茶(唐冯贽《云仙杂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为“痼癖”,且有自得之意,具见雅趣。中二联,“雪涛”当用放翁《遣兴二首》其二“汤嫩雪涛翻茗椀”,“陀叶”即蓬莱山穆陀树之叶,沏茶饮之,五内清凉,据说“众仙食之以当饮”(见《说郛》引《谢氏诗源》),用典不着痕迹,有逸致。第五句用司马相如消渴病典,第六句用杜牧《题茶山》诗“茶称瑞草魁”,直点典故主人之名,与颔联又有不同,而似觉略逊。结尾用玉川子诗典,不妨认为暗有卢诗念苍生之意,那也算是曲终奏雅了。 陳興武: 整體較佳,對仗工穩,詞語妥貼,用典精當,書卷氣足。惟“陀葉”未知與茶有何關係,又“香真”語非加交代,終覺費解。末句“但觉清风生两腋”直襲玉川成句,似不可取。 潘樂樂: 瘦硬通神,章法井然,用典頗切,古拗可愛。
徐青子: 用筆老練,用典自然。古韻新意,兼而有之。 第三名(二等奖) 咏茶 作者:潘韵秋(安徽 合肥) 清吟何物最相宜?竹坞真茶好入诗。 带露松风分细乳,浮花涧水注琼卮。 香能悦性甘方久,色至澄心淡更奇。 一片高情谁可诉?千年陆羽有遗思。 最终得分:88.0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起句設問,二句作答,頷聯接上聯之意寫景狀物,頸聯轉為議論,尾聯又自問自答,一氣流轉,章法井然。“茶”字犯題面,“卮”為酒器,雖不妨移作茶具,究以精切為宜。
龐堅: 一起入题,有斩钉截铁之势,首句是王渔洋《秋柳四首(其一)》那样的机杼,设问不如视为陈述。中二联一仔细描摹分茶注水情景,自具风华;一认真述说茶之性质与功用,言香言色,而意中自有人在,盖于性甘心淡深有会心也。尾联虽略嫌草率,然以“一片高情”与“千年”“遗思”对言,其意亦称可取。
陳興武: 此詩整體較佳,對仗工穩,無贅語病句,問答呼應,結體自然。題為詠茶,自其性質、場域、生產、泡製、品味、感悟、功用等,處處關照,而又不粘不脱。頷聯狀物細緻傳神,用典如鹽入水。頸聯寄寓隽永,意境清新,可作茶館中堂聯用,非斫輪老手莫辦也。惟第二句何謂“真茶”欠交待,末句“千年”語稍淺露,似為微疵。個別字語宜可再加錘鍊,如“陸羽”可改“鴻漸”或“陸子”,又卮多為酒器,亦宜注意。惟卮、盞、盃、碗等均可作茶酒等液體容器,如酒尊之與茶尊、茶碗之與酒碗等,偶爾移作他用,亦自無妨。蓋寒夜客來,茶能當酒;主人錢少,繩且為樞。以卮盛茶,亦隨主人便宜從權耳,一粲。
潘樂樂: 體物細緻,寄寓遙深,中二聯皆佳,結較拙。
徐青子: 起承轉合頗得章法,且時有新意閃現。“香能悅性甘方久,色至澄心淡更奇。”一聯尤佳!“卮”一般指酒器,古人亦有用作茶具之先例。如王萬芳:“林下茶卮消夏酒,洞中雞犬辟秦餘”。 第四名(三等奖) 七律·咏茶 作者:阮莉萍(福建 漳州) 罗裙浅碧叠仙姿,幻出奇峰云雾迟。 舞共春风生逸趣,梦涵明月寄幽思。 灵芽初蘖劳纤手,新雪闲烹宜雅诗。 琥珀一泓清可鉴,与君相会洗心时。 最终得分:87.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前半首寫茶樹之姿,色澤、動態甚美;後半首寫采茶、烹茶、飲茶,尾聯工妙。“仙姿”以“叠”形容,欠妥,改“裊”字如何?“雅詩”俗語,蓋詩即含“雅”意,說破則俗而無味也。
龐堅: 本诗之味,在诗中出现过的“逸”“幽”“雅”“清”四字。罗裙仙姿,奇峰云雾,春风妙舞,明月好梦,纤手灵芽,小铛香雪,俱不离此四字可以概括之美。尾联“琥珀一泓清可鉴,与君相会洗心时”,巧借好茶沏出之茶水为至清之物为言,将饮茶之清雅与“洗心”之人生修养联系起来,境界自超出寻常粘皮带骨之作。 陳興武: 通篇器局尚佳,對仗亦屬允當。惟“雅詩”語稍覺俚泛。末句頗見寓意,正有雅人深致也。
潘樂樂: 結句大佳,為全篇增色不少,中二聯亦工穩可讀,惟雅詩之詞略覺不愜。
徐青子: 頷聯“夢涵”句微覺湊泊,末聯語句清新可誦,且有寄寓,大嗟賞之。 第五名(三等奖) 咏茶 作者:赵金明(河北 临西县) 春山灵气蕴仙枝,雀舌龙鳞白雾弥。 明绿盈杯翻浅浪,清香绕室唤新诗。 共吾别去千年渡,携汝归来一径思。 莫道骚人偏爱酒,唯宜书案玉壶随。 最终得分:85.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大體清暢,第二聯佳。“共吾”句不明作意。
龐堅: 首联擒题,“仙枝”衬以“白雾”,又取良茶之多种美称表襮之,既空灵,又切实。颔联上句写茶之色,与“浅浪”意中之清挂钩;下句写茶之香,与“新诗”意中之雅挂钩,浅语而较有深致。颈联出以流水对,“共吾别去”、“携汝归来”,情意拳拳,“千年”、“一径”,慨乎言之。末以扬茶抑酒为言,盖重啜茶之必能寄“思”(见上文)而不重饮酒之或能消愁也,加之以书伴茶,意更深入。
陳興武: 整體結構層次較差,題旨亦不夠明晰。“明绿”語生,“清香繞室”與“喚新詩”邏輯混亂。頸聯交代不清,令人費解。
潘樂樂: 功力較深,出語雅馴,對仗工穩,精嚴切題。 徐青子: 以春山起興,而以書案作結,中間過渡亦不順遂,未免啟人奇誕之感。“一徑思”不知何謂。作者於立意謀篇處還須用力。 第六名(三等奖) 咏茶 作者:郑力(河北 邢台) 最终得分:85.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首聯與頷聯皆對仗,寫飲茶之經歷,詩意閑澹,格似宋人。頸聯寫景而融入情感,“九溪”暗指產茶之地,“五柳”含淵明隱逸之意,耐人尋味。惜尾聯意脉散亂,“復相辭”凑韻,未能呼應前文,圓满收束。“她”為現代語,古文、詩詞中無論指人指物,皆用“他”字。
龐堅: 首联写以茶圣陆羽所评之天下第一泉水烹茶,而分言今昔,时间既已拉开,空间亦必变化,遂有一种悠然不尽之感。以下分言彼我,我之“初心”既是爱茶之心,亦是清而自守之心;彼(按:此用“她”字,不是很好)之“永味”既是拟人化而言之茶味,亦可理解为指人之如茶一般有味之品格,与五六之情致相联系,颇予人想像的空间。
陳興武: 首句由追憶起興,直寫茶事,而後補敘生平,娓娓可聽。中二聯一寫體悟,一狀景物,而皆圍繞茶事,不即不離,末聯回到現實,以“復相辭”作結,與首聯呼應,而益增悵惘之情,可謂佳構。惟煉字工夫尚欠,如“循癡”語嫌生造,“她”為近代後起字,不如用“渠”字。“散”對“蒓”欠工。“五柳”語不知與茶事何涉等。末句“江湖燈火”稍覺與題旨相遠。
潘樂樂: 深蘊真情,語句皆工穩,通體混融,讀之悵然。
徐青子: 頗見謀篇用心,惜第三聯略弱,又“永味”語生而俚。 优秀奖 七律·咏茶 作者:徐源(北京) 最终得分:90.2分 說明:初評總分獲詩部第二名,據主辦方公佈作者信息,得知該選手同時已獲詞部第一名,循例讓出詩部獲獎名次,僅列入優秀獎(第七名),不予授獎,名次由後遞補。但仍公佈該選手評語。 【评委点评】 劉夢芙: 有恬淡之思,清幽之境。三聯精工,尾聯寫夢到黄山,“白猿”扣住猴魁名茶,與上聯呼應。通體渾融,惟第四句稍弱。
龐堅: 本诗可以诗中妙句“品似佳人惟淡好”一语评之。起手即入题,“活火”二字读时不可轻轻放过;茶烟绕翠帷的意象,极具带有朦胧之味的美感。颔联是可入摘句图的佳句,“品似佳人惟淡好”,人品与茶品合二为一,茶中有人,有逸韵,有清神,有高致;“每怜迟”,亦有物我相契之妙。颈联接写品佳茗的感受,用典如投盐入水,有味而无迹,忘世、咏诗,显以襟怀之高洁、情趣之高雅为诉求,予人印象亦深。尾联结到黄山茶,善用虚笔,万松、白猿,看似与茶无关,其实却是用了猿猴采茶的故事,松、猿的意象积淀,又令一结余味不尽。
陳興武: 整體較佳,頸聯尤好。惟“窗來”句微感拗折,與“品似”對舉亦顯乖異。“淡好”與“憐遲”則不成對仗矣。末句“白猿貽”語意不盡暢遂。
潘樂樂: 技法嫻熟,承轉自然,結句宕開,境界頗大。
徐青子: 委婉清幽,詩律嫺熟。“惟淡好”與“每憐遲”對仗略寬。 詠茶 作者:宋彬(上海) 何物清醇能醒脾。翹英試水綠參差。 最终得分:85.6分 七律·咏茶 作者:王慧萍(浙江 龙泉) 最终得分:85.6分 七律·咏茶 作者:沈保玲(湖南 岳阳) 杯里绿花初绽时,一庭风物染成诗。 最终得分:85.4分 咏茶 作者:赵秀敏(广东 深圳) 最终得分:84.8分 咏茶 作者:王大伟(黑龙江 大庆) 最终得分:84.0分 第一名(一等奖) 滿庭芳·飲茶感作 作者:徐源(北京) 素手搴芳,玉泉烹翠,一簾煙漾蘭魂。記尋湖畔,嬌緑雨前春。明月呼來皎皎,照欄外、花影繽紛。羅衣薄,瓊甌小啜,涼煞倚樓人。 靈均。思渺渺,涉江何往,寥落星辰。問海桑劫後,詩魄誰親?相約天都絶頂,杯同酌、淚揾紅巾。銷愁盡,松風吹夢,化作繞山雲。 最终得分:91.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上片寫采茶、烹茶、飲茶,造句精煉。詞中有人,呼之欲出,頗見風神。過片寫思念屈子而引出黄山品茶之詩會,融入感慨,思路宕折。“淚揾紅巾”化用稼軒詞句,情感從悵惘轉為開闊,結句有意境。惟下片寫茶僅“杯同酌”三字,改作两句當更佳。
龐堅: 通篇浑成,灵隽可诵。写品茗雅事,既有清韵,又具远神。首韵即进入咏茶主题,“一帘烟漾兰魂”,立意即高。次韵接叙,一个“记”字让时间链有变化之妙。第三韵引入皎月与缤纷花影,精于意象烘托;第四韵“琼瓯小啜,凉煞倚楼人”,令人但觉一片神清。下片换头转入“渺渺”之“思”,感怀屈子,看似离题,其实有深意焉,亦与起拍之“兰魂”绾合。以下“海桑劫后”云云,痛感诗道凌夷,令人深感本诗之立意与寻常咏物之作有别。最后两韵,有低徊语,亦有宽解语、期待语,乃令词境不涉颓唐而能臻高格。 陳興武: 通篇詞味足,用語亦雅馴,可見錘鍊工夫。惟下闋與詠茶題旨關係不太密切,“涉江何往”與“寥落星辰”及“海桑劫後”與“詩魄誰親”未注意對仗,與周體有異。
潘樂樂: 清愁到骨,寄慨遙深。結意猶未盡,如裊裊行雲。
徐青子: 得心應手,婉約深至。“問海桑劫後,詩魄誰親?”周體此處須對仗。 第二名(二等奖) 满庭芳·茶 作者:李志云(广东 佛山) 古树笼春,幽岩染黛,白云生处人家。草堂深柳,摇曳暖烟斜。槛外琼枝绽碧,青溪雨、更润些些。殷勤采,龙牙凤舌,犹带晓山霞。 生涯,蓬舍下,匀添活水,细点新芽。任柴门虚掩,落尽闲花。竹榻松风谡谡,问鸿渐,何处仙槎。琴声起,楸枰初罢,林际正归鸦。 最终得分:90.8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上片寫清幽之境,引出采茶。下片寫飲茶之樂,以琴棋襯托,切題合體。惟“草堂”、“蓬舍”、 “柴門”乃古人居處,今人無此简陋也。
龐堅: 全词情景交融,能写出品茗的雅趣与品茗者的林泉高致。上片主要写环境景物,层层铺垫后,直到临进过片才点出所咏对象,笔意纡徐有致。下片主要写茶事,荡出一笔落尽闲花,亦妙。以琴棋衬品茗之雅收结,可称稳健。
陳興武: 整體渾成,深獲林泉逸趣。“古树笼春,幽岩染黛”屬對工切而有意味。下片“漸”為頓字,既用西式標點,則宜用頓號,以示語句小頓。“生”“處”二字重出,“白云生处人家”似可改為“白雲繚繞人家”或“白雲回護人家”等語,正與前句“籠”“染”等動作呼應,而有遞進關係。謹供參考。 潘樂樂: 清雅俊朗,塵外高致。筆下一氣呵成,行雲流水,若毫不費力。 徐青子: 俊朗清深,耐人回味。“柴門虛掩,落盡閑花。”周體須對仗。 满庭芳·茶思(周邦彦体) 桃西溪,柳匀东陌,院晴红映窗纱。小炉微火,檐下煮茶墙外流莺小曲,动情处,偏恼人家。三杯后,初阳正暖,竹影数竿斜。 堪嗟。春似海,难施雨泽,徒到天涯。欲尽邀秦客,共品云芽。漫说人生梦,莫辜负,似锦年华。歌吟罢,清喉一盏,烟袅过墙花。 第三名(二等奖) 滿庭芳·詠茶 作者:宋彬(上海) 冰解幽溪,暖回深谷,嫩枝清露猶漙。綠芽誰採,雲疊色何鮮。甁甕分江貯月,紅爐火、初沸鳴泉。輕波泛,翹英試水,煙雨片時間。 相憐。春意動,槍旗漫展,花乳微飜。待碧沈霞腳,香裊盃前。我亦文園病渴,衹一啜、兩腋風旋。餘甘在,凉生齒頰,無悶自安禪。 最终得分:89.6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上下片多寫烹茶,詞費。“翹英”欠妥。 龐堅: 上片起以幽溪深谷清露衬托茶树,接写采摘嫩芽、汲取清水、设炉烹茶,以沏茶作小结,秩序井然,而辞有色采,语有韵致,不觉板滞。下片换头以表意之相怜二字领起,下二韵接写茶趣,甚有风致,随即转入抒感,文园病渴、无闷安禅,用典能较好表达意蕴,见出茶之为道,神逸心清。
陳興武: 平仄押韻悉依周體詞律,無一處違犯。上下片紅爐火及衹一啜處語氣均有注意小頓,過片“相憐”二字叶韻,後片第四句領字待用去聲,冰解幽溪與暖回深谷,槍旗漫展與花乳微飜。碧沈霞腳與香裊盃前均對仗工整。全篇緊扣題旨,層層深入,娓娓道來,不徐不疾,從容自如,而引人入勝。用語精當,刻畫傳神,讀之如臨其境,而具瞭解之同情。蓋深諳茶道三昧者也。
潘樂樂: 借物抒感,切題工穩,善於體物,略覺全篇寸步不離,或為微憾。 徐青子: 自然切題,對仗工穩,深具幽窈詞心。 第四名(三等奖) 满庭芳·茶思(周邦彦体) 作者:莫增清(广西 忻城县) 桃满西溪,柳匀东陌,院晴红映窗纱。小炉微火,檐下煮新茶。墙外流莺小曲,动情处,偏恼人家。三杯后,初阳正暖,竹影数竿斜。 堪嗟。春似海,难施雨泽,徒到天涯。欲尽邀秦客,共品云芽。漫说人生是梦,莫辜负,似锦年华。歌吟罢,清喉一盏,烟袅过墙花。 最终得分:89.0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下片既言“春似海”,又言“難施雨澤,徒到天涯”,語未通暢。“欲”為入聲,詞中领字宜用去聲。“秦客”未妥。
龐堅: 起从桃柳入,并以红点出春花,接中言及竹,过片点出春,一结写到花,将春茶的环境与节候写得颇透,犹如为表演搭了一个好舞台。上下片写景与抒感各为重点,而意脉并未隔离。叙述品茶的过程与乐趣以及感受,虽不特别出彩,但也基本到位,较有情致。
陳興武: 恪依周律,無病句,對仗三處,亦各工穩。“小炉微火,檐下煮新茶”頗覺寫實傳神。下闋領字“欲”為入聲,此處一般用上或去聲,上下片“处”與“负”均為頓字,既用西式標點,則宜用頓號,“小” “人” “牆” “似”字重出,而似非必不可避者,如“似錦”可改“錦樣”,意義不變,聲律亦無犯。此等處宜多留意。 潘樂樂: 功力較深,出語雅馴,對仗工穩,精嚴切題。
徐青子: 詞律嫺熟,對仗工穩。語言亦雅馴,深合要眇宜修之體氣。 第五名(三等奖) 满庭芳 作者:王群紅(安徽 巢湖) 露潤纤茸,雨催嫩綠,竹窠繚繞雲嵐。翠崖懸磴,依約見茅檐。還記花前素手,引泉瀹,細啜清甘。渾如夢,松窗斜日,淺笑對青衫。 何堪,春又到,歸來燕子,低語呢喃。卻空裊茗煙,人在江南。世味沈浮盞底,孤懷浥,冷暖都諳。風生處,餘香指上,弦月淡疏簾。 最终得分:88.0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大體尚佳。“却空裊輕烟”未依周词格律。“却”為領字,宜用去聲或上聲。“世味浮沉”未妥。
龐堅: 上片竹窠、茅檐、松窗,见出品茶者之清雅。云岚之白虚点,山崖之翠实述,亦妙。写人,则素手、青衫,色调亦与环境深相契合;细啜、浅笑,举止生动传神。下片由燕归引出人在江南之离绪,世味浮沉,情怀冷暖,尽入茶盏,可谓感慨系之。结以月印疏帘,语淡而意远。 陳興武: 通篇詞味頗足,用語亦甚雅切。惟“歸來燕子,低語呢喃” 及“空裊茗煙,人在江南”均未注意對仗,有異周體詞律。上下片“瀹”與“浥”均為頓字,既用西式標點,則宜用頓號,以示語句小頓。 潘樂樂: 層層布境,一片悵惘迷離,全自茶煙化出,蘊無盡今昔之感。體物,寫景皆佳。收放自如,虛實相生,細節刻畫到位。
徐青子: 刻寫細膩,結語空靈。惟“歸來燕子,低語呢喃”宜對仗。“卻空裊茗煙”句,此處周體為仄平平仄仄,且應與“人在江南”句對仗。 第六名(三等奖) 满庭芳·品茗 作者:陈东彩(广东 广州) 桃靥匀朱,柳眉舒翠,仲春微滞余寒。昨宵新雨,溪水渐潺湲。草色花光竞秀,任蜂蝶,醉舞蹁跹。二三子,携炉将椀,围坐近林泉。 清欢。痴看取,香浮细叶,影袅轻烟。更两瓯祛闷,一味消闲。堪笑书空旧事,臻禅境,莫更忧天。醒春困,吟诗品茗,世外做茶仙。 最终得分:87.4分 【评委点评】 劉夢芙: 上片寫品茶之境,下品寫品茗之樂,通體清暢。“茶”字犯題面。 龐堅: 此写野外瀹茗,与室内之品茶又自不同。上片以春景烘托林泉煎茶的逸致,下片以旷放澹荡为言,略近苏东坡之潇洒。桃红柳绿,溪水潺潺,色穠声清。蜂蝶对二三素心人醉舞,意象亦颇妙。言禅言仙外,又加一句莫更忧天,语堪玩味。
陳興武: 恪依周律,無病句,三處對仗亦工。惟“二”字宜平而仄,上下片“蝶”與“境”均為頓字,宜用頓號,“春”及“更”字重出而非必不可避者,“做”宜為“作”,“堪笑書空舊事,臻禪境,莫更憂天”邏輯混亂,語態有欠自然。
潘樂樂: 嚴遵周體,對仗精工。寫春光爛漫之景與飲茶只趣俱見筆力。全篇聲色兼備,瀟灑曠達。 徐青子: 用詞清新有味,具見襟期寄託。“作茶仙”誤為“做茶仙”。“ 二三子”之“二”字格律有失,應為平聲。 优秀奖 满庭芳·咏茶 作者:关梅卿(江苏 徐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