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

 369蓝田书院 2018-04-12

有个病人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周身皮肤发黄,医院里一检查,肝胆都没有什么问题。

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就没法下手治疗,他便拖着沉重的步伐来找中医。


老先生便说,为什么皮肤会发黄呢?

 

我说,黄加所得,从湿得之,湿郁热蒸,所以发黄。


老先生又说,那你怎么判断他是湿热熏蒸呢?


我说,脾主湿,又主四肢,这病人腿脚屈伸不利,走路沉重,这是湿性下注,湿留四肢。

  

老先生又说,还有呢?

  

我说,舌红苔黄,脉濡数,尿有热赤,这都是一派脾虚湿盛,湿热郁蒸之象,《黄帝内经》叫做,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

  

老先生点点头说,你是住在哪里的呢?

  

这病人苦闷地说,我住在一间地下室。

  

老先生说,为什么不住高一点的呢?

  


这病人说,就那里租房最便宜,我要省点钱,给娃子读书。

  

老先生说,不能因为省钱把身体搞坏,这样得了病了,花更多钱,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你这身体的湿邪跟久住在低洼之地,潮湿之所是分不开的。

  

多出点小钱,找间环境好一点的,通风透光强点的,这样自己身体少病,娃子也开心,读起书来也更起劲。

  

这病人听后点点头,确实为了省钱去住地下车库,这样得了病,又要花钱吃苦实在不值得啊!

  

然后老先生便说,哪味药是退黄专药?

  

我说,茵陈乃治黄专药。

  

老先生说,没错,茵陈可以退脏腑里的湿热毒邪,但还缺一味药,要把皮肤外面的湿热黄浊也收下去。

  

我说,我知道了,就是白鲜皮。

  

老先生说,为什么呢?

  

我说,师傅曾经说过,白鲜皮气味膻烈,能通上彻下,无微不至,凡皮肉筋脉里头伏藏的湿毒,这白鲜皮都可以到达,然后把它们搜刮下来。

  

这样湿热从小便膀胱排出,皮肤的黄浊,这些浊阴之色,就会慢慢变淡。

  

老先生点点头。

  

这病人回去就用白鲜皮配茵陈蒿煎服,就吃了五天,花费不过几块钱,身上的不明原因泛黄之症,便像退潮一样退掉了。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主治】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常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者,可配苍术、苦参、连翘等药用;

治湿疹、风疹、疥癣,又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用,煎汤内服、外洗。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本品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药用,如茵陈汤(《圣济总录》);

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药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禁忌】虚寒证忌服。


【现代药理研究】 

1.白鲜皮有抗菌、驱虫作用。


2.白鲜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兴奋心脏。②抗心律失常,其有效成分是花椒碱。③升血压。


3.白鲜皮有抗炎作用。


4.白鲜皮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5.白鲜皮对子宫和肠平滑肌有影响。


6.白鲜皮有耐缺氧、抗疲劳作用。


7.白鲜皮有升白细胞作用。


【经典在线】


《药性论》曰: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沈氏尊生书》曰:白鲜皮汤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本草纲目》曰: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