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指小儿乳食过量,导致脾胃受损,使食物停留在中焦而导致的肠胃疾患。积食时可能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 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呢? 积食的孩子一般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如下这些情况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请各位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来判断! 1,如果你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张开嘴巴应该是没什么味道的,可是这几天突然间嘴巴里面有异味,即我们说的口臭,那可能是积食啦! 2,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舌苔,如果舌头布满舌苔,又厚又腻或者中间部位有厚厚的舌苔,那绝大部分是积食啦! 3,看看孩子的大便,如果很臭,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也可能是积食。 4,如果孩子脸上容易出现发红,且是比较凝聚的一块,一般在右侧的颧骨部,大部分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自己挠的,其实这往往是积食导致的问题。 5,还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孩子突然间这两天食欲不振,没胃口,吃不下饭;晚上睡觉不踏实,总是爱动甚至哭闹;或者吃饭后就肚子胀,肚子痛等等! 今天给大家分享小儿积食推拿手法。 清大肠经(3分钟):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掐四缝(10次):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摩腹(5分钟):顺时针的方向在腹部抚摸转圈,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捏积(10次):沿着督脉,从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当低头时颈椎处有一个凸起较高的骨头,医学上叫做第七颈椎。第七颈椎下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这叫捏一遍。 还有一个很好的治积食食疗方法,就是焦三仙炒鸡内金: 用焦三仙(注: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味药,正规药店都能买到)、炒鸡内金各6克。这个是3岁以上的小朋友都可以用的,3岁以下分量减半。 做法: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煮水给孩子喝。 用法:可以每天可以饭后喝,一般一天喝三次,够孩子一天喝的就行了。 特别提醒:用砂锅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