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预测的步骤与方法《易经》的哲学思维及人文观

 黄元章3355 2018-04-12

欲解《易经》,必先了解远古华夏先民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否则,难以知易言易。

中国远古先民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从“炁”论的,认为宇宙的产生是从“无”到“有”的,即由无形向有形逐渐形成的,用“宇宙鸿蒙”、“洪荒”、“太素”、“太始”、“太初”、“无极”等词语来描述混沌前的状态;用“清者上浮于天,浊者下沉于地”,来描述天地的初始,用“太极”来描述“阴”“阳”两仪的产生,“两仪”尔后分化为四象,“四象”再加一阴或一阳,形成八个单卦(经卦),“八卦”各个复加形成六十四卦,单卦有三个爻,复卦有六爻,所以易经预测叫六爻预测。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个爻象、爻辞。

周易预测的步骤与方法《易经》的哲学思维及人文观

《易经》六十四卦是由八个单卦两两组合而成的,这八个单卦全部以自然界八种物质或事物的现象来命名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能完全显示现代社会的具体物质名称以及具体社会现象,但其所代表的内容却包含着宇宙所有的物质现象。

中国远古先贤发明创造的文字属于象形组合文字,每一个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字有日,坤字有土、解字有刀、困字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哲学典藉,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它通过太极、阴阳、五行、四时、八方、八卦(符号)、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等作工具,按其本身特有的逻辑思维方法与准则,来分析、思考、判断、预测宇宙间的各种问题;但其内容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所有思想和原理。

《易经》与《道德经》是相通的,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的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周易预测的步骤与方法《易经》的哲学思维及人文观

《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置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易经》的哲学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界的事物与人事因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性的联系,可以相互启示,指导人的言行。如乾卦就是以龙的活动规律来启示人在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初九爻,潜龙勿用,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爻,亢龙有悔。爻辞表述了龙由潜伏到腾飞的活动过程,藉此启示人要依时而作,把握好时机。

2,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不宜孤立地、静止地观察和对待事物。

3,人的言行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法则与规范,才能遇事顺利,少受挫折。

4,启示人要积极主动,努力进取,不要错过有利时机,空自悔恨。如《井》卦,九三爻辞,“井(氵枼)不食,为我心恻”,意思是说,“当井水清澈的时候不去汲食它,错过机会只有饮浑水,令人遗憾”。

了解《易经》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准确度,还有助于我们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及时纠正对《易经》属唯心论的不全面、不客观的认识。

《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其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

周易预测的步骤与方法《易经》的哲学思维及人文观

《易经》中包含终始观。终始观是中国道德哲学对哲学原理的巨大贡献,其深刻程度、影响广度和对立统一样可以称之为规律。

《易经》的终始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利用卦序编排集中体现终始观。

2,利用卦的组合体现终始观。六十四卦,两两相偶,非复既错,组成三十二个完整的终始循环。

3,利用爻变体现终始观。

终始观和发展观相比较终始观居于其上,终始是发展的终始,发展是在终始的总原则下的发展。《易经》中包含唯物观。易始于占,亦终于占。

(每日都有更新,后续更精彩)

[易理精华,创作不易,有缘得之,珍惜收藏!多谢阅读、点评、点赞、转发,感恩持续关注!帮忙转发文章的热心粉友,有机会获得笔者的免费预测。本人信道崇真,绝不食言!]

周易预测的步骤与方法《易经》的哲学思维及人文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