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经历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放牛郎,而且当过和尚要过饭。 这样的经历,最后却成为了一代帝王,不得不说是一个传奇。 我们承认朱元璋的传奇经历,但是有一点也是必须承认的,朱元璋是一个杀戮很厉害的皇帝。 洪武年间发生了几个大的案件,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等,动辄上万人被杀。 因此朱元璋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屠夫皇帝的名号。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人,此人是地方一霸,而且手握重兵,但最后却逃脱了朱元璋的诛杀,并且他的家族显耀数百年。 此人就是朱元璋的封疆大吏、镇守西南边疆的沐英。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朱元璋的干儿子。 小时候的沐英过的是非常艰难的,母亲饿死在了逃难的路上,没有父母的照顾,他只能以讨饭为生。 后来朱元璋的起义军遇到了沐英,并把他带回了营帐,小沐英不但长的英俊,而且还非常聪慧,马皇后非常喜欢他。 于是老朱就将沐英认作干儿子了。 朱元璋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一直带着这个干儿子,在朱元璋手下那些名将的熏陶下,沐英的军事才能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明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沐英立有赫赫战功。 1381年,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的蒙古残余势力,当时主帅就是干儿子沐英,他领兵三十万,与蒙古大军对峙与白石江两岸。 沐英表现的非常勇敢,他和自己的副将傅友德商量,自己要率领敢死队渡江,为大军进攻元朝军队赢得主动权。 此战是对西南蒙古军队的灭绝性打击,沐英斩获敌兵数万,大明西南边境安定了下来。 云南远离中原大地,这里少数民族众多,朱元璋认为这里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一个大将镇守。 后沐英被任命为黔国公,永久镇守大明的西南边境。 沐英其实除了镇守云南外,东南亚的藩属国,沐英对他们也是有管理权力的,所以东南亚诸国认为沐英就是他们的头领。 洪武年间,很多大臣都被屠杀了,然而沐英却平安的活了下来。 这和他在云南的贡献是有很大关系的,他在云南励精图治,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富庶的生活。 作为干儿子的沐英深得朱元璋的赏识,而且朱元璋也是非常信任沐英的。 朱元璋之所以不动沐英,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沐英是太子朱标的好朋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 朱元璋希望能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将领,这样朱元璋更不会杀死沐英。 1393年,朱标英年早逝,祸不单行,没过多久沐英也去世了,沐英死的时候四十八岁,朱元璋将其追封为黔宁王。 沐英的子孙镇守云南两百多年,对明朝政府忠心耿耿。 云南从唐朝开始就脱离华夏版图,而沐英的子孙后代世世镇守这里,为祖国的边境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沐家子女都是华夏儿女的英雄。 |
|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