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良知的茶人揭秘:春茶当春喝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财政姚绍怀 2018-04-12

春季,茶树和大自然一同苏醒,新采摘的茶叶叶面饱满、厚实,色泽鲜嫩,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浓厚,喝上一杯,味醇韵雅,十分惬意。因此,大家开始时兴喝春茶,特别是刚采摘的新鲜春茶。

最近,一位为中国茶叶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立志将毕生精力继续奉献给中国茶叶事业的老茶人告诉我,春茶当春喝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你信吗?别急着说不相信,请接着往下看。

刚采摘、炒制的茶叶,浮火(也称浮阳)大,饮用不仅易使人上火,还会带出人体上的老病根。经过冬季长时间冬藏,茶叶寒湿之气浓厚。再加上现在片面地追求外形,茶叶炒制的干度普遍不够,以致寒湿之气更重,饮用极易凉胃。还有,新茶由于未经较长时间放置,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还没完全氧化,可能导致饮后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肠胃疾病患者,可能加重病情。另外,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容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醉茶”现象,尤其是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为了解决绿茶浮阳大、寒湿重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茶叶进行时效后熟和烧炭存性处理。所谓时效后熟,就是将茶叶的处理交给大自然,让其在与天地交换的过程中实现火力的均衡。古人春季将新采摘、炒制的绿茶装坛,坛内放入石灰袋或木炭,将茶叶偎起来以吸潮,坛口用牛皮纸一层层封好,置入山洞,到秋季再取出来喝,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慎重,也为了敬畏,每年春季和秋季,人们都要分别举行盛大的封坛和开坛仪式。

所谓烧炭存性,就是采用高温提香等一系列工艺手段,将茶叶的含水量减少到极限,使茶叶由寒性转为温性。经过烧炭存性的茶叶,不仅喝起来暖胃,保存起来也很方便,不用冰箱,常温下密封就可以保鲜两三年。

古时候,十分注重养生的皇帝,都是在开坛之后的秋季品新茶。如今,更加想方设法不惜代价养生的现代人,还会春季抢着喝新茶吗?(文/水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