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是指在果园行间和全园长期种植1年生和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植物作为覆盖作物,并定期刈割,覆盖地面,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起到改土增肥的作用。 一、果园生草作用 1.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果园生草管理,草根分泌物及残根,可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有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可吸收养分,明显增加。 2.能有效防止土肥水流失 在山地果园种草,能有效防止土、肥、水流失,保持果园水土,防止土壤被侵蚀。 3.能够有效防止高低温危害 果园生草形成地面被覆盖,地面和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小,旱春土温上升缓慢,根系活动迟,可避免晚霜危害,夏季地表温度温度比清耕低4一8℃可避免表层根系因土壤温度高而引起老化死亡。 4.能够减少病害发生 果园生草后,可以提高果树对钾、磷的吸收,防止缺铁、缺钾症的发生,实践证明,也能够减轻果实苦痘病和水心病的发生,降低纹羽病发病率。 5.能够提高果实品质 生草果园由于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增加,使果实着色率提高,含糖量大,果实硬度及耐贮性也有明显改善。 6.能够节省除草用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试验,果园生草、刈割和清耕相比,可以减少锄草用工60%,并大大减轻厂劳动强度。另外,由于覆盖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减少商品肥料和农家肥的施用量,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二、果园生草的技术要点 1.种草模式 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较深的结果大树果园,可全园生草;而土层较浅、瘠薄的或幼树果园,则宜采取行间生草,株间清耕。 2.种草种类 果园生草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长,适应性强、耐阴、耐践踏、抗杂草能力强、与果树无共同的病虫害。适宜生草的种类有豆科类的白红三叶、紫花苜蓿、田菁、毛叶苕子、紫云英等;禾本科的有黑麦草、羊胡子草、百脉根、小冠花等。 3.种草时间及方法 3-4月地温稳定在15 摄氏度以上或9月为适宜。3-4月播种,草被可在6-7月果园草荒前形成;9月播种,可避开果园草荒的影响。播种方法可条播或撒播,播种宜浅不宜深,以0.5-1.5 cm为宜。播种量如果园白三叶草用种量为0.5-0.75 kg每亩。 4.草的刈割及更新 待草根扎深和长大时再刈割,依草种类不同,刈割2一4次,留茬5一10 cm,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割下草盖树盘或撒于园地上。生草5年后,草层逐渐老化,应及时翻耕1次,休闲1一2年,再重新播草。 水肥一体化技术 与传统的施肥、灌水浇地方式相比较,水溶性肥料可与节水灌溉(喷灌、滴管)有效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发挥水溶性肥料独特优势。具体有以下几点: 1·水、肥用量少,明显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平均节水70%以上,节肥30%左右。应用实践证明,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增产10%-15%以上,明显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2·水溶肥配方灵活、养分均衡、齐全,施肥均匀。随水施肥时,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特点和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灵活调整水溶性肥料的配方,控制养分浓度和形态,实现按需施肥,做到养分均衡供应,为提高树体产量和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3·施肥时间灵活掌握,采用喷灌和滴管施肥,不受作物生育期的限制,在作物生长期间任何时期都可以随水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及时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水肥的持续需求,明显起到壮根健株的作用,显著改善果实品质。 4·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时省工高效,成本低,可解决目前果园管理劳动力缺乏突出问题。 总之,水溶性肥料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成本低,吸收快,营养成分利用率极高等优点,避免了传统复合肥肥料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破坏土壤结构等现象。此外,还具有传统复合肥所不具备的优点,即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减少作物的生理病害。 水肥一体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水-肥-水交替进行,消除管道中的残留养分,防止菌落滋生,堵塞管道; 2·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防止肥料流失,造成浪费; 3·切忌不能将肥料直接添加到蓄水池中,容易引起蓄水池“富营养化”,导致管道堵塞; 4·每年至少浇封冻水、萌芽水两次透水,消除边际效应; 5·市场上销售的不能完全溶解的普通肥料,如复合肥、农用粉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一些不水溶的液体肥料均不能在喷滴灌设备中应用,以免引起管道堵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