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要维护两个群:IC咖啡讲堂001|物联网微课堂和C2M联盟(筹)。在IC咖啡讲堂001|微课堂群中,由我做了十几场物联网趋势的分享,也邀请了行业专家做了分享;在C2M联盟(筹)群中,分享了很多个性化定制,以及B2B的内容。 现在关于IC咖啡讲堂的微课堂的讲座,已经集结成册《物联网的趋势与当前热点》,欢迎大家去IC咖啡免费领取;分享中多次强调了智能硬件的一个趋势:硬件标准化、个性化通过软件来实现。 C2M联盟(筹)群中分享的观点,引发行业内专家的讨论,后来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在阿里的内部有过深入的讨论。 这两个群都有个性化的讨论。 个性化是智能的主要特点物联网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各行各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升级都被称为智能化。 曾经在以前的课程中谈到过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区别: 自动化是设备(硬件)使用的时候,未来设备的状态变化都是可以预知的,根据预知的状态来自动调整、修正到期望达到的状态。 而智能化设备(硬件)使用的时候,未来设备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设备(硬件)能够获取到状态的信息,通过学习,找到未来期望达到的状态。 所以智能需要包括以下的功能:感知状态(传感器)、配置和学习(人工智能)、决策应对(控制器)和执行(执行器)。 而传统自动化的功能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智能功能多了一个配置和学习的步骤,配置是标准产品为个性使用做的修改;学习是通过使用过程积累用户的使用习惯或者积累最佳使用方案。 配置和学习的过程其实都是为了实现智能设备的个性化! 所以智能设备(硬件)类智能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通过软件增加标准产品的个性化功能。 个性化的另外一个维度是个性化产品(不是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每个产品都是个性化的,那么在设计能力满足的情况下,要求生产设备能够根据个性化化的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柔性制造)。 终端消费品在智能化时代,个性化功需求最突出在物质丰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个性化的产品来表达个性。终端消费品的智能化升级的主要特点当然也是个性化,主要表现在: 1、通过智能化的产品实现个性化。就比如智能手机,苹果刚推出的智能手机产品是标准化的,但苹果的App Store上提供丰富的软件,在标准化的智能手机上。不同手机安装了不同的软件而导致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是一种个性化。随着智能硬件的推动,将会有更多的传统的非电子类产品,增加具有智能可配置、可学习的功能,转变为智能产品。就比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戒指,还有智能鞋等等。 2、通过个性化产品彰显个性。比如冰箱外观可以定制为家庭成员照片,根据自己身材做的尺寸定制的服装,自己设计喜欢风格的服饰等等。个性化定制需要解决的是让非专业人士具有设计能力的工具,能够全程跟踪订单信息的系统以及肉型生产的能力。 智能化是长期的过程,终端消费品行业智能化发展早期,是以解决个性化需求为驱动力的。 所以在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内筹建一个个性化定制专委会,主要是搭建终端消费品行业的智能化的生态圈,促进终端消费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包括:终端消费品产品的智能化(智能硬件方向)和终端消费品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终端消费品的智能制造)。 欢迎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加入个性化定制专委会,也邀请这两个领域的专家加入到个性化定制专委会的专家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