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晋剧 毛毛旦《捡柴》音配像

 七彩阳光3109 2018-04-13

。《捡柴》是晋剧旦角的开蒙戏,毛毛旦的《捡柴》唱法是晋剧界广为传唱的典型,受到清末、民国乃至当今的演员、票友的喜爱,其与天贵旦(王春元)三儿生合作的《捡柴》在当时堪称一绝。由于毛毛旦本人与张家口的紧密联系,毛毛旦的唱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张家口票界都仍然盛行,马车社票友孟永学习毛毛旦的乱弹相当逼真,甚至受到内行人士的好评。


   

此音配像其半部分用京剧张君秋先生录像,后半部分用河北梆子李秀芬录像。


毛毛旦技艺高超,唱功深厚,晚年在张家口落户,常在同德戏院演出,后来因岁数大技艺下降,不受器重,加上沾染烟瘾,生活潦倒。1945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由旧剧联合会第五分会供养。1946年9月8日,毛毛旦在同德戏院下处病逝。当时中在张家口的文艺界领导主持追悼会,葬于西山坡下。




这四段录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百代、胜利两唱片公司为毛毛旦先生灌制,百代录一张,A面为“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一段,B面为“那君子在荒郊扬鞭走马”一段;胜利A面与百代B面重,B面为“你问他因甚事荒郊走马”一段,唱词通合“发花”辙,文学性强。唱片限于时间长度,无乳娘、李春发唱腔。现将蒲剧《春秋配》中《捡柴》一折剧本记录如下:


乳娘:内白)大姐,走动着。

   【姜秋莲、乳娘同上。

姜秋莲:   (唱)

    出门来羞答答将头低下,

    忍不住泪珠儿点点如麻。

乳娘:(唱)

    你看这荒郊外秋景如画,

     事到此免伤心且把泪擦。

姜秋莲  (唱)

      奴好比花正开忽遭雨打,

      又好比萌芽草却被霜杀。

乳娘:(唱)

      只见她绣鞋小金莲不大,

      荒郊外却叫她怎捡芦楂。

    莫要恸哭。你坐在涧头以上,老奴替你捡柴。

姜秋莲:只是有累乳娘。

乳娘: 何言有累。

姜秋莲 :(念片)前世孽造下,

    今世来报答。

    男捡柴身强力大,

    奴捡柴难免外人笑话,笑话。

乳娘 :(念片)抬头用目洒,

    大胆将泪擦,

    荒郊外埝头坐下,

    待老奴替你把柴打,把柴打。

李华 :(内白)闲人闪开,生的马过来了.

姜秋莲苦哪。

    [李华上。

李华  : 奇奇奇怪!(唱)

    黄花女坐荒郊此事有差,

    细看她年纪儿不过二八。

    她头上梳云髻尚未出嫁,

    因何事坐涧头两泪巴巴。

   看这女子,亦非小户人家,因何来在荒郊,其中业 有缘故。那壁厢有一老妈      妈,待我下马问过。妈妈!小生见礼了。

乳娘  :君子施礼,莫非错行路径?

李华  : 并非是错行路径,请问妈妈身后那位大姐,她是你家甚么人?

乳娘  : 她是我家大姐,我是她的乳娘,何劳你问!

李华  : 照妈妈这样说来,敢贝J』是生多口了l

乳娘 :  诚为多口。

李华  : (唱 )    

    她那里恶狠狠直言答话,

    我并非起歹意将她盘查。

    欲待去心儿照无端本挂,   

    不问明引得我难以回家。

    请问妈妈,大姐亦非小户人家,因为何事,来在荒郊捡柴?

乳娘:你并非过路官员,常常盘向哪个不成?

李华:敢则生又多口了!

乳娘:诚为多口了! 

李华:唉,妈妈常常与我无趣,待我拉马走去。(拉马欲 走)

姜秋莲   :苦哪!

李华:奇怪!(唱)

    未上马那女子将泪掉下,

    这件事好教人实在惊诧。  

    问妈妈她那里无有好话,

    上前去问大姐便知根芽。

    大姐,生我这里有礼。  

姜秋莲 :(起介)不便还礼。君子施札为何?

李华:我看大姐并非小户人家.不在闺阁刺绣,来在荒郊为何?

姜秋莲:男女讲话,于礼有碍。    

李华:噢,好一个于礼有碍。如此生将马拦在涧下,侧耳领教。(拉马换位)

乳娘:大姐随得我来,谁叫你答应与他!

姜秋莲: 乳娘呀!(唱)            

                那君子恻隐心再三问咱,

乳娘 :自古男女有别。

姜秋莲:  (唱)

            虽然是分男女不能不答。

李华:大姐家住哪里?

乳娘:在烟火村里住着哩!

姜秋莲 :(唱)家住在罗郡庄魁星楼下。

李华:生也是罗郡庄人氏。

乳娘:谁来问你!

姜秋莲  :(唱)院门前有几株槐柳交加。

李华:令尊公何名?

乳娘 :白胡子老汉l

姜秋莲  :(唱)我的父名姜韶表字德化。

李华:作何生意?

乳娘:卖豆腐的,你吃给你割上二斤。

姜秋莲: (唱)家贫穷为生计奔走天涯。

李华:大姐不在闺阁刺绣,来在荒郊却是为何?

乳娘:荒郊散心哩,何劳你问!

姜秋莲 :(唱)在家中受不过继母拷打,无奈间到荒郊来捡芦楂。

乳娘:呀,走走走!

李华:听大姐解说一遍,原遭继母所害。我自有道理。(转身取银介)妈妈转

            来,这是三两银子,拿回家去买些芦柴,免得大姐、妈妈受此劳碌之

            苦。

乳娘:君子休得夸富,好好将银子带去,免讨无趣。

李华:赠银乃生一片恻隐之心,若有二意,皇天鉴之。妈妈既然加疑,将银子

            撇在地下,拉马走去。(欲走)

姜秋莲:乳娘叫君子君子留步着! 

乳娘:噢咦,噢咦!君子你先回来!

李华:(转身)妈妈讲说什么?

乳娘:我大姐还要问话。

李华:有什么话早讲几句,生我还要赶路。    

乳娘:大姐,有甚么早讲几句,他那里还要赶路。

姜秋莲:乳娘呀!  (唱)

                你问他因何事荒郊走马。

乳娘:请问君子因为何事荒郊走马!

李华:生我是 送友回来的。

乳娘: 大姐,他是送友回来的。

姜秋莲:(唱)再问他他在罗郡哪街有家。

乳娘: 你在罗琼庄哪个巷儿里居住?

李华:生在永寿街 前居住。 

乳娘:大姐,在永寿街前居住。 

姜秋莲:(唱)把他的名和姓给我留下。

乳娘:君子高名上姓?李华:姓李名华表字春发。

 乳娘:大姐,他是春发李相公。

姜秋莲:(唱)可在庠可在监可在科甲。

乳娘:你问人家在庠在监,你与人家沾亲咖带故咖?问不得!

姜秋莲:问得。

乳娘:问得我给你问。相公你在庠也在监?

李华:草草入泮,尚未登科。

乳娘:看看看,这下把我科住啦,没登科大概是一秀才。大姐,人家是一秀

            才。

姜秋莲  :(唱)你问他椿萱茂高堂潇洒。

乳娘:看,问了半天才问了一句好话。我给你问来。相公,你一双爹娘可好?

李华:双亲去世了l

乳娘:可伤可伤。大姐,他父母去世了。

姜秋莲:娘呀!

乳娘:凉啦,把被子盖上。真是小家欠教。

姜秋莲  (唱)再问他贵昆玉雁行几发?

乳娘:越问越怪味啦,你问人家兄弟几个?你与人家分家啊!问不得。

姜秋莲:问得。

乳娘:问得我给你问,相公,你弟兄几个?    

李华:上无兄,下无弟,生是孤身。

乳娘:大姐,他是十亩地里一棵谷——独苗。

姜秋莲 :(唱)再问他年纪儿可有多大。

乳娘:问着问着,你就问出意思来了。我不去,你问咖!

姜秋莲 :你多大……

乳娘  (止住)你看这不是闹玄哩,我不问,她就敢问。走,问去!

姜秋莲  :(羞介)乳娘呀!(哭介)

乳娘:我给你问,我给你问。相公贵庚多少?

李华:生年方弱冠。

乳娘:这一冠 把我冠住了。我看他不过十七八岁,大姐,他十八岁了。

姜秋莲:再问他…  

乳娘:问甚么?(转身面向里介)

姜秋莲:罢罢罢!(唱)再问他主中馈可有浑家。

乳娘:哎呀呀,走走走,这还了得。

李华:问来问去,问在婚姻二字。看此女子有失贞节操守之道。是非之地,不

            可久留。我这里拉马走去。正是:

      (诗)误入天台路径斜,

                  阮郎无心饮胡麻。

                  落花有意随流水,

                  流水无心恋落花。

             岂岂岂岂有。

乳娘:真乃是圣贤圣贤。

姜秋莲:真乃是佛心佛心。

乳娘:倒是你妈那脚心。问来问去,问在婚姻二字,羞得那生脸通红,扬长走               去。眼看天色将晚,一根芦柴未曾捡下,将三两银子拿回家去,见你那

            姚娘 去!

           (唱)他本是真君子德性甚大,

                       又疏财又仗义可称豪侠。

姜秋莲:(唱)他一片竭诚心至真不假,

                           与我家并无有半点葛瓜。

乳娘 :   (唱) 你以后若得那才郎出嫁,

                             配一对锦鸳鸯一些不差。    

姜秋莲 :(唱)我和你甚心情还说那话,

                             婚姻事还有我二老爹妈。(同下)




《捡柴》本戏《春秋配》叙书生李春发之友张雁行,恨世不平,夜约李春发至集使山聚义。李不愿往,留之宿谈。窃贼石景坡入李宅行窃,被张雁行擒获,欲杀,李劝免,并赠以布银放逃。翌日,李送张雁行。归途,遇商人姜绍之女姜秋莲。因姜绍外出,被继母贾氏虐待,逼同乳娘往荒郊捡柴。李见怜,乃赠银。秋莲不受,李买芦柴而别。秋莲归,贾氏诬女不贞,欲鸣官。乳母伴秋莲乘夜逃走,遇巨盗侯上官,杀乳母劫包裹并逼秋莲成亲。秋莲佯允,诱侯在山崖采花时将其推坠涧中,投石砸之,逃奔尼庵。石景坡见侯,将其所劫包裹掳去;因李春发对己有恩,将包裹投入李院中以为报答。贾氏见乳母尸鸣官,又道出李赠银事,太守耿申至李处见包裹,疑李为凶手,押禁狱中。石探监,李嘱往好友张雁行处求救。张妹秋鸾寄居侯上官家,侯欲卖之为娼,为石窃听,误以秋鸾为秋莲,助其逃走,逼其去见官救李春发。秋鸾投井,恰遇姜绍救之,姜伙计徐黑虎见秋鸾美,杀姜,抛尸井中,缚秋鸾而逃,遇巡按何德福,被拿获,将秋鸾安置尼庵。石景坡告耿申'秋莲投井',打捞却得姜尸,贾氏反诬石为凶手。何德福私访逮解侯上官回衙。张雁行率部回城,代李春发鸣冤,耿申战败,怒斩李,张雁行劫李回山。李却私逃下山入尼庵,遇秋莲、秋鸾互诉冤苦,齐赴何巡按处告状,何审明案情,判贾氏、侯上官、徐黑虎等罪,又以李春发招安张雁行有功,荐李为翰林学士,奉旨与姜秋莲、张秋鸾成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