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一词,蛮有意味。首先要把握好分寸,若太轻,便如隔靴搔痒,难生触动。若是太重,则沦为一种纯粹的伤痛,则感之不存。所以伤感不能是那种沉重的失亲之悲、亡国之恨,不能充满朱门酒肉春闺梦人的现实因素,那会让人难过伤心但不是伤感。 一个人寂寞了,会伤感,但若诗中仅去夸大这种悲伤而不做合理解释,就会显得略“作”。如果去想一个人在想自己,这种伤感则勉强合理。古人最善于这种对面落笔,如:“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类用的大都直白,更妙一点的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玉楼春·欧阳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把伤感的情怀是写到了一种极致! 解连环·周邦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虞美人·蒋捷
道不尽人生悲欢离合,风雨漂泊,每读心有戚戚焉。 浣溪沙·纳兰容若
回不去的曾经,终是无法释怀。西风又凉,往事如同发黄的叶子,残阳里萧萧飘下。映入眼帘的,满是旧日里生活的枝蔓。那个温暖和煦的人,那张浅笑依依的脸,埋藏于心灵深处,始终挥之不去。于是便有了“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叹,奈何命运早已知晓,待到失去后,才发现已非寻常。 阮郎归·秦观
郁结难解,郁闷难抒,郁愤难除。 黍离·诗经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诗人回到曾经的西周古都。放眼望去,曾经的城市变成已变成片片庄稼,昔日的繁华只剩下断壁残垣。时过境迁,人非物亦非。对故国的追思,对百姓的痛惜,对历史的感慨,对时空的敬畏,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人生短促,红颜易老;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一个故事,一段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