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从二十来岁参军到三十三岁开国称帝,从军不过十一二年。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兵,在短短时间就成为后周禁军统率,并成功发动陈桥兵变,开创属于自己的朝代呢?我们纵观赵匡胤的前半生,可以发现他之所以成功,因为有三个秘诀! 其一、审时度势,会烧冷灶。 赵匡胤参军之后,成为枢密使郭威身边的一名亲兵。赵匡胤亲眼目睹了郭威是如何从一个后汉大将摇身一变成为后周太祖的。因为扈从有功,在郭威称帝之后,赵匡胤出任东西班行首(亲卫部队小小班长)。官职虽然卑微,却常伴随皇帝左右,是个绝对的美差。不料赵匡胤却主动申请调离,跑到澶州,拜在了柴荣的帐下。 柴荣乃是周太祖郭威妻子柴夫人的侄子。早年郭威无子,就认下柴荣为养子。后来,后汉皇帝把郭威的家眷包括儿子都杀光了。 郭威称帝之后,选择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问题。当时有三个人选:其一、女婿张永德,虽然女婿是外人,可外孙却有郭威的血脉;其二、外甥李重进,也算郭威血亲;其三、内侄柴荣。百官都认为最热门的皇嗣人选是勇悍酷肖郭威的李重进。可赵匡胤却认为柴荣仁德大度,日后必然为君。两年之后,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继位称帝,是为周世宗。赵匡胤也跟着沾光,一跃数级火速提拔,担任禁军指挥使。 其二,学会示弱,一举灭敌。 在周世宗称帝不久,就爆发了与北汉的高平之战。诸位老将都微赞不前,唯独赵匡胤身先士卒,力挽狂澜。从那一战起,赵匡胤就成为周世宗最为倚重的大将。 周世宗征讨南唐,攻打南唐重镇寿州。南唐中主李璟派遣重兵防守寿州,调集长江上万精锐水军停泊在淮河之畔的涂山脚下。周世宗征调数十万民夫辅助攻城,日夜不停。可每当胜利在望,涂山唐军就来侵扰后方。后院不宁,寿州南下。可是,前线战事吃紧,无法调出相当兵力。怎么办?周世宗把这个艰巨的人物交给了心腹爱将赵匡胤。 赵匡胤带领本部两千人奔向涂山敌营。到达附近时,赵匡胤下令止步,选择地形埋伏下来。然后赵匡胤亲率百余人突袭敌营。唐军一看周兵极少,纷纷迎战,想要全歼周兵。赵匡胤且战且退,将唐军引入包围圈,在涡口地区大败唐军,并夺得唐军大型战舰五十多艘。 其三、耐心等待,把握时机。 赵匡胤驻扎六合,截断了唐军运送粮草的通道。唐中主李璟派弟弟李景达率精锐两万人奔赴六合。为稳妥起见,李景达在距离六合县还有六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停止进军。赵匡胤部下将领纷纷求战,可是,赵匡胤却认为:“如今我军兵力不满两千,如果主动出击,唐军必定会知晓我军人数。此时唐军扎营,正是不知我方虚实,心中必然恐惧。不如耐心等待,等到唐军出战,我军在迎击,必然可以大破唐军。”几天之后,李景达果然忍耐不住,出兵六合。赵匡胤冲锋在前,率领部众大败李景达,歼灭唐军五千人,俘虏数千人。唐军残部逃到江边,因为争夺渡船又淹死许多。经过六合一战,唐军精锐几乎死伤殆尽。 攻占淮南之后,周世宗封赏功臣,赵匡胤因战功卓著,再度被破格提升,出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第二号人物,仅次于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殿前都点检张永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