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 李笑来推荐历史类书籍,4本书带你了解世界

 维京666 2018-04-13


历史是个有趣的东西,时间把所有的事实真相都埋藏在悠远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渴望了解它的一切,但没有人能告诉你真相到底是什么。这几本历史类书籍,带你穿越回过去,帮你寻找你要的答案。


1.《From Dawn to Decadence: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 Jacques Barzun



30岁构思,50余年酝酿,85岁动笔,93岁出版,这是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毕生心血巨著。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史学大师将500年的西方文化编织成一部优美流畅、气势恢宏的史诗巨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论著;两卷在手,纵览五百年西方文化的宏伟画卷。


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女权运动、性解放、工业化社会、原子弹、数字时代……


西方文明带来的美德与罪恶,几乎已经完全渗透全球每个人的生活,你可知道这一切从何开始?让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带你回到过去,细说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渐渐开花结果,带来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又如何盛极而衰,面临再生的瓶颈……


这本书也可以成为你练习口语的进阶教材,李笑来曾这么推荐过:


其实,练习口语最好的方法是最朴素的方法“朗读”。刚开始做不到很好地朗读,那就“跟读”。


今天在这个所谓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找得到的配有朗读音频的英文原版电子书浩瀚到看不完的地步,低年级学生看看《Harry Potter》,高年级学生读读Thomas Sowell的《Basic Economics: A Citizen’s Guide to the Economy》,水平再高点的人可以研读一下Jacques Barzun的《From Dawn to Decadence: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


2.《Lies My Teacher Told Me》James W. Loewen



读过的各种历史书中,这本对李笑来的影响最大,他曾经这么介绍这本书:


杰姆斯·列文教授的文字不卑不亢,用不露声色的方式告诉读者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与此同时,他运用大量的例证向读者说明中学历史课本(事实上,绝大多数通俗历史读本以及文艺作品都与此类似)是如何让历史这个原本非常有趣的、最适合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变成一个枯燥无聊、令学生厌恶、令学者啼笑皆非的东西——并且还是用“不约而同”的方式。


很喜欢列文教授的文风,一切皆有根据。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刻能够体会到某些看起来简短的文字背后求真求证所需要的工作量之浩瀚。


历史、历史教科书、历史老师都各自并不是一回事儿。对于那些敢于追究真相,有勇气接受现实的求知者来讲,列文教授所做的贡献在于他在普及一个简单却又并非广为人知的常识:历史实际上是一系列尚待解答或尚待完善的问题,而不是一系列确定的答案。


托马斯·索威尔教导我们说,要从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动机来判断人和事物。如此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教科书以及历史教科书的作者的作用最终并非像它们和他们所声称的还原真相,恰恰相反,是混淆视听、把立体压成平面,把光怪陆离淡化为浅浅的灰白残影而已。


3.《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Jared Diamond



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李笑来语录: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的解释,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解释明显比过往我们听到的解释更为靠谱。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而也许这个副标题更合适:“Understanding Global Inequality”。UCLA 的教授 Jared Diamond 在详述一万三千年前全球各地发展水平都差不多之后,开始尝试着解释最终的发展速度差异从何而来?


答案在于:资源不是均匀分布的。比如,能产钢的地方,必然在冷兵器时期占据优势,获得更大的版图……这本宏大叙述的书,不是一般地有趣,而其中的科学方法论也格外醒目,值得学习。


4.《The Selfish Gene》Richard Dawkins



李笑来语录:


Clinton Richard Dawkins,生于1941年。66岁的Richard,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最为彻底、最具底气的无神论者、反宗教论者。


三十年前(1976),他的巨著《The Selfish Gene》开创了进化论的一个崭新时代——他以基因为中心的进化论观点( Gene-centered view of evolution, also called gene selection theory,也称基因选择论)在其后至今的三十多年里大受欢迎。而在科学界,他的《The Selfish Gene》以及随后于1982年出版的《The Extended Phenotype》成为被引用最为广泛的科学文献。


虽然这本书将基因描述为“自私的”,但并不是说基因具有意志或者由自私的动机所控制,而是说基因的行为“看上去”是自私的。就是说在生物体中的基因总是有利于基因自身的传播,而并不必须有利于生物体自身。


这种观点解释了很多自然界中的利他行为,尤其是亲属之间的关系:当一个生物体为了保护亲戚的安全而战斗的时候,虽然冒着很大风险,但因为亲戚体内有很多相同的基因,因此对于基因是有利的。


本书金句:


  1. 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2. 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3. 由于文化的出现,我们的人生的终极任务,将不只是繁殖,还有文化的创造和传承。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新生订阅号精选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