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0個做叻極有限

 yangtz008 2018-04-13


本文作者畢老林,是香港知名財經專欄作者。慣以粵語落筆行文。為保留原文原汁原味,本編未做轉譯。


文:畢老林


4月10日,周二。比特幣期貨問世後,Bitcoin價格迅即見頂,跟坊間憧憬進入新一波更勁的升浪截然相反。邪門還是巧合,留待泡沫史家蓋棺論定,但「見光死」的例子在投資世界俯拾皆是,那就絕對不是巧合!


曾幾何時,對沖基金充滿神秘色彩,人們只知其操盤人神通廣大,牛市熊市戰無不勝。強如中央銀行,面對這些「大鱷」竟也不堪一擊。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叫得出名堂的對沖基金經理,都是活躍於那個年代的紅人。同業表現新不如舊,個人質素當然重要,惟昔日競爭不若今天激烈、過去無往而不利的投資策略開始失效,也許才是對沖基金黃金歲月一去不返的真正原因。


步下神壇


在索羅斯(George Soros)、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科恩(Steven Cohen)、西蒙斯(Jim Simons)、鍾斯(Paul Tudor Jones)呼風喚雨的年代,整個對沖基金行業管理的資產大概不到百億美元;以諸般當時來說令人莫名其妙的投資策略「點石成金」的對沖基金,加起來恐怕未必過百。


千禧年科網泡沫爆破,對沖基金以實績證明於惡劣環境中亦能獲利,或至少避免輸錢。這種能耐吸引了許多人(包括退休金等機構投資者)的注意,從那時起,數以千計新的基金乘勢加入;隨後15年,整個行業資產管理規模以幾何級數跳升,今時今日已逾3萬億美元!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流水不爭先

他,也許就是運氣最好的關二哥

私人洽購請致電1333-28-77772 聯繫大公館畫廊葉小姐,或點擊本鏈結訪問內頁索引


過去10年,圍繞對沖基金的新聞和評論,偏向負面的佔大多數,媒體提得最多的有基金收費跟回報成反比、十中七八連年跑輸基準、客戶一窩蜂撤資等。換句話說,對沖基金脫去神秘面紗後,迅速從金融市場天之驕子淪為喜歡落井下石之輩的反面教材,雖不一定足以直接影響吸金能力,惟與操盤人叱吒風雲的時代相比,對沖基金早已步下神壇。


對沖基金投資策略五花八門,近年一個熱門領域乃立足於計量和演算法的交易模式。老畢對這些所知極少,但追本溯源,此類策略所以日趨流行,無非因為以相同模式操作的先行者非常成功,吸引大量以為照辦煮碗便能享受豐碩成果者爭相仿效。


優勢消失


問題不在策略本身,而是數以百計新基金走上同一條路,為的只是複製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或Two Sigma長勝不敗的輝煌戰績。第一個做是天才,第100個做就叻極有限。隨着愈來愈多人採用同一或相似方式搵食,策略的透明度只會愈來愈高,非但削弱整體回報,先行者的優勢亦會因競爭加劇或早期享有的資訊不對稱遭蠶蝕而逐漸消失,自身戰績往往亦無復當年勇。


關於這一點,老畢有些個人體驗或可跟大家分享。二十多年前,專業馬評人大都以馬匹晨課狀態,結合騎師配搭、評分負磅等公眾資訊,作為Call馬畀貼士的憑據。那個年代,電腦雖已開始普及,但懂得利用軟件對馬匹進行系統性篩選的馬評人少之又少,《南華早報》以Topspeed為筆名那位名家就是其中一位。


管好預期


以勝出率計,此君表現不算出色,可是一連多季在彩金榜上高踞首位,足證其程式選馬法「大雞唔食細米」,贏親都係大茶飯。這種無寶不落兼穩定性奇高的策略,一度令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從某季開始,Topspeed戰績不知何故大不如前,未幾還退隱江湖。


老畢當然不曉得這位出色馬評家「急流勇退」的原因,但個人認為,他的優異成績吸引愈來愈多職業賭徒依樣葫蘆,大大削弱其策略優勢,跟上述現象不無關係。成功會帶來競爭,羊群會吸引羊群,不論任何投資策略,大家都得謹記管好對回報的預期,不要讓往績令自己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畢老林/投資者日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