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各位前辈有没有经验分享一下? 输液室几乎是医疗机构最忙碌的地方之一,许多医院的输液室更是人满为患,人头攒动,常可见有的患儿家长还把孩子的吊瓶挂在输液架上,在医院里面到处走动。 此情此景,要求医护人员提高警惕,严防输液室患者输液安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门诊输液室常见有哪些安全隐患? 用药错误、输液反应、其他不良事件等。 2、哪些因素会造成患者用药错误? 医嘱因素:正确的医嘱是安全输液的基础,现在,新特药、相似药、多规药层出不穷,同种药物存在多种剂量、制剂,部分医生对新药的规格、用药剂量不熟悉,导致药物剂量、单位用错。 护士在收药时会出现:患儿家属取的药与医嘱不符,药物剂量与患儿实际年龄、病情不符,错开皮试单等。 护士因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液室人多事杂,护士稍有不慎,核对不严,询问简单,查对不仔细,就会发生用药错误事件。 配药操作过程中,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加之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环境的陌生,很容易产生误会。 3、防范输液用药错误有何对策? (1)规范输液流程 认真执行医嘱。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助医生把好医嘱关。 (2)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护士接到输液单后核对:药品、剂量、用法、质量等,无误后,配药的护士再次核对药物,输液时第三次核对,输液瓶签和输液卡齐全。 (3)强化护士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 主动关心患者,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赢得其信任。用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在静脉穿刺时,主动与患者交谈沟通,增强家长的信任感。 穿刺不成功时,做出必要的解释、安抚,取的家长的谅解和支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充分掌握药物的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 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水平,熟练掌握抢救病人流程、心肺复苏、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 4、门诊输液室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 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空气栓塞、静脉炎等,输液室最常见的就是发热反应。 5、如何防范处理输液发热反应? 在输液期间,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及发冷等症状。发热反应较轻患者的体温会在38°左右,而发热反应较重患者会在初期阶段出现寒战,但随着病症恶化会出现高热现象,则体温高达40℃—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紧急处理 (1)发热反应较轻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汇报医生,密切观察;发热反应严重时,立即停止输液,汇报主治医师,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3)对症用药,予物理降温,更换衣物,温水擦浴等,注意保暖。 (4)做好文书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处理过程。 (5)及时上报药剂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6)保留输液器和剩余药液于冰箱,以备检验。 6、门诊输液室常见的不良事件有哪些?如何处置? (1)药物外渗 输液部位灼烧痛或刺痛,患部肿胀,皮肤紧绷/发亮,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浸润部位周围皮肤温度较低等。外渗严重者可出现水疱、骨筋膜室综合症等。 处置: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局部湿敷,以减轻疼痛;外渗者需回抽药液,尽量减少在组织内的药液,并进行唤醒封闭以减轻局部缺血缺氧坏死,此外可以使用拮抗剂;给予心理护理。 (2)坠床或跌倒事件 处置:立即进行检查、对症治疗,消减对患者的伤害,按照跌倒坠床事件上报制度,进行上报处理,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抚。事后进行讨论、分析、整改。 (3)药物不良反应 如使用过程中出现药物副作用,恶心、呕吐等。 7、造成患者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1)不重视健康宣教 门诊患者总是希望缩短输液时间,而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导致心脏衰竭、肺水肿的发生。另有家长在患儿高热或脱水时减慢输液滴数,影响患儿治疗。 (2)巡视不及时 未及时发现患者出现药物外渗,或是巡视不认真,只查看滴速,未仔细查看输液部位。 (3)患者因素 如有的患者空腹输液,出现胃肠道反应等。有的患者擅自放开输液速度,输液速度过快,发生不良反应。 8、医护人员如何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1)做好查对工作 门诊病人输液药物直接由病人领出带到输液中心,个别病人还可能带来外院的药物要求输注;病房本身工作量就大,上午是高峰时间段,如果病人全集中在上午过来治疗,无形加重了病房护士的工作量,给查对工作也带来难度; 因此,加药护士应仔细查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用药常规。用药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用药史。用药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 (2)正确执行医嘱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再次确认无误后再执行,正确、及时执行医嘱。 (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有药液外渗或针头脱落等及时处理。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使用高危药物者,加强巡视和观察,严防药液外渗。 (4)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药物、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种类调节输液速度。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配合输液,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5)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工作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空腹不输液。病室内各床配护栏,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 (6)确保用药安全 A.中成药注射液用药安全 中成药注射液输注前后冲管;单独用药。严防过敏反应。 B. 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加强输液过程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用药反应。 C. 保持治疗室环境清洁 要保证加药调配环境的洁净,以及规范操作。加药过程中加强医嘱审核,强调无菌操作,尽量减少输液中加入过多药品。 D. 必备的抢救设施 如抢救车、吸氧装置等,熟悉抢救药品、仪器的摆放位置,做好“五定”管理,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第一时间进行报告和对症救治。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医学》